消費者環保意識不斷蘇醒,過度包裝虛火將退去
近日,一則“三只松鼠前高管倒賣廢紙箱牟利超68萬元”的新聞登上熱搜。網友們驚嘆“廢紙箱能賣這么貴”的同時,也不約而同關注到了三只松鼠的過度包裝問題。
網友的關注點并不奇特。作為網紅零食品牌的龍頭之一,三只松鼠一直因過度包裝飽受詬病——看起來一大包,但通常是大盒套小盒,大袋套小袋,撕開層層包裹才能看到商品,甚至吃一口食物就要撕一次包裝,吃到最后包裝比零食還多。而某種程度上,這種亂象正愈演愈烈,成為了行業“標配”。去年,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一份抽查結果顯示,50批次商品中有12批次存在過度包裝問題,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普遍性。
在并不久遠的過去,商品包裝還是以實用性為主。但隨著產品、渠道趨向于同質化,包裝逐漸成了消費主義話語的一部分,商家越來越醉心于用包裝抓眼球,對他們來說,似乎包裝越精致、越個性、越美觀,越能體現對消費者的重視。但果真如此嗎?當拆快遞和拆包裝成為儀式,繁復的精致的確能帶來快感,但包裝再精美,產品的核心還是里面的“內容”。如果包裝和產品價值形成強烈反差,人們或許更多感到的是無意義,甚至還會產生排斥心理。
在筆者看來,通過巧妙包裝編織絢麗浪漫的品牌故事未嘗不可,但一旦包裝過了頭,很可能物極必反。事實上,已經有很多網友戳破過度包裝的“泡沫”,看到了它的危害。首先,里三層外三層的包裝會帶來大量資源浪費,廢紙箱還可以賣錢,但廢舊塑料袋、塑料泡沫的歸宿很有可能是成為填埋垃圾,破壞生態環境。從經濟效益上看,過度包裝提高了價格、稅賦等隱性成本,無謂地消耗了我們口袋里的錢。在市場秩序方面,過度包裝的消費主義話語盛行,很有可能導致商家門競相模仿,不利于培養綠色發展的社會風氣。
近年來,越來越多部門開始關注過度包裝問題。去年3月,《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規則》發布,提出資源節約、環境無害、消費友好等方面的要求。今年3月《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正式施行,提出構建防止過度包裝的長效工作機制。可以看到,隨著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不斷蘇醒,過度包裝的虛火終將退去。一些網紅零食與其等著被消費者指著鼻子罵,不如因勢而謀、順勢而為,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包裝浪費,這樣或許更能俘獲消費者的芳心。
治理過度包裝,不僅需要商家自覺,更需要全社會形成治理合力,讓輕包裝、簡包裝、包裝材料循環利用成為新風尚。(扶青)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緊跟“三農”方向,護好國人“油罐子”,健康保障踐行長康
- 美素佳兒奶粉好嗎?美素佳兒從這三點出發證實自身品質
- 壓力傳感器工作原理
- 電子血壓計原理
- 各類放大器電路設計
- 電感線圈的常識普及
- 聯想ThinkPad T410真機拆解
- 無線通信原理
- 格力電器公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分紅總額或不低于300億元
- 去年我國R&D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 基礎研究經費占比提升
- Coinbase產品副總裁披露 NFT 平臺界面和購買流程
- 字節跳動將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對島”
- 互聯網平臺上的“隔離險”熱銷,真像宣傳的那么靠譜嗎?
- 高端系列啤酒讓不少消費者止步,是物有所值還是收“智商稅”?
- 警惕搶票軟件背后的風險
- 年貨消費,今年更紅火
- 滿足超兩千萬輛電動車充電需求
- 平臺春節“發紅包”如何實現雙贏
- 直播帶貨亟須 走出“頂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來自管控人員
- 北京:多次違規停放用戶將被限制使用
- 房貸利率下調 年輕人要珍惜“首貸”
- 負壓救護車筑牢冬奧會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過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雖說虎年將至,但別被這些謠言給唬了
- 理性看待走紅的鄉村生活短視頻
- 銀保監會: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無...
- 強化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
- 我國進一步縮短負面清單 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 科技賦能冰雪運動打破時空界限 冰雪旅游發展呈火熱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