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水光針售價低至幾十元,背后是否暗藏套路?

如今,社交平臺、彈窗廣告、直播間甚至電梯里,醫美營銷無處不在。

“顏值經濟”正處風口,水光針是很多醫美新手的入門級項目。作為“輕醫美”的爆款品類,無需動刀、恢復速度快的水光針被商家熱推。

市面上的水光針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價格差別如此之大,背后是否暗藏套路?《工人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售價低至幾十元

“為皮膚‘氪金’,補水保濕、延緩衰老,我是愿意的。”7月10日,林女士來到一家醫美機構,敷完麻藥后,由醫生將玻尿酸、膠原蛋白等營養元素注射進皮膚。

林女士消費的項目名為水光針。據了解,注射水光針屬于中胚層療法的一種,在注射時,需要使用水光槍將玻尿酸、膠原蛋白等營養元素注射到真皮層。由于注射成分、生產廠家不同,市面上出現了名目繁多的產品。

一家醫療美容醫院的醫生史芳表示,水光針、瘦臉針等屬于“午休美容”項目,無需動刀、操作時間短、恢復速度快,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滿足了不同年齡段消費者對美的需求。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輕醫美”用戶市場規模達到1520萬人,預計2021年將增至1813萬人。

作為“輕醫美”的爆款品類,水光針被商家和消費者熱捧,目前市面上水光針的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不少醫美機構推出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到店體驗。

記者瀏覽某醫美平臺發現,一款2毫升的某水光針在多個醫美機構被熱推,價格在98元到499元不等。另一款7毫升的某水光針,標價近2000元。

背后暗藏套路

多位醫美行業從業者對記者表示,大品牌、有口碑的水光針,市面上的正常售價不會過低。價格過低的針劑存在3種情況,一是針劑是醫美機構為了拓展客戶而推出的,二是針劑為不知名產品或成本較低,三是產品為“黑針劑”。

“如果是正規產品,低價水光針應該是機構推出的拓客產品。”一家醫美機構的護士張淇淇說,能不能注射要看機構是否正規、產品是否為正品。

“進店后,我們會先給客戶做皮膚檢測,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問題。通過低價吸引進來的,我們會強烈建議升單。”就職于北京東城區一家醫美機構的高寧向記者透露,推出低價產品會被納入拓客成本,非手術類醫美項目的拓客成本在300元/位到500元/位之間不等。

高寧表示,醫美機構的咨詢師通常會以護膚效果為說辭,游說消費者購買價格更高的產品。此外,限定低價、辦卡優惠、交訂金保留產品、充值滿減等也是常見套路。“如果實在談不攏,最后機構可能會以皮膚敏感等為由,告知消費者不能注射。”

“還有一種低價針劑是‘黑針劑’。”張淇淇表示,有些醫美機構會承諾當面拆藥、當面掃碼,但二維碼和針劑是真是假,消費者很難辨認。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目前醫美市場上流通的針劑正品率僅為33.3%。

不提倡沖動型醫美消費

醫美不是“魔法”,沒有“一針永逸”。業內人士介紹,以水光針項目為例,實際上是用藥品填充皮膚的凹陷處,隨著藥品被降解吸收,若想保持效果,需隔一段時間再注射。

“注射水光針可以分期付款,均攤到每個月,會有花銷不大的錯覺。雖然沒有強制消費,但會有強烈的復購沖動和意愿。”有消費者表示,在機構和平臺的營銷下,很難不被“洗腦”。“一入醫美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記者調查發現,多個醫美機構推出了花唄分期服務,一款售價為499元的水光針,分期12月,每月僅需35.74元。

對于消費能力不強的群體,一些消費金融公司甚至推出了“醫美貸”等消費信貸產品。一些消費者在機構的套路下,莫名背上了貸款。

“我們不提倡沖動型醫美消費,消費者應根據自身基礎和心理需求,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和專業醫生進行咨詢和操作。”史芳說。

關鍵詞: 水光針 價格差別 暗藏套路 醫美項目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