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出現企穩信號,如何改變豬周期的劇烈波動?
“補欄母豬,我還想再等等。”對于生豬養殖戶來說,過去半年無疑是煎熬的。饒是有幸躲過了豬價暴跌的陳霄(化名),在思考接下來舉動的時候,仍然心有余悸。7月18日,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發布通知稱,將于7月21日進行2021年第三次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隨著國家層面接連出手兜底,經歷了長達半年坍塌式下跌的豬肉價格,終于出現了企穩的信號。
然而熬過了至暗時刻的生豬產業,仍迫切需要一場復盤:亂花漸欲迷人眼,當傳統豬周期遇上信息大爆炸時代,互聯網、短視頻、社交平臺……信息參差不齊,形勢越來越復雜,本就周期性波動的豬肉市場,也難免被攪得不得安寧。
割肉與硬扛
“最近豬價剛剛接近成本線,目前市場上還有很多大豬,溫度高大豬不長肉,溫度超過28攝氏度,大豬還會有熱應激,看現在這豬價,自繁自養還是不賺錢。”即便生豬價格有了回升的跡象,陳霄依然不敢輕舉妄動,對市場也仍處于觀望的態度。
震蕩是這段時間豬肉價格走勢的真實寫照。6月末至7月初,豬肉價格曾有過短暫回升,但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7月9日-16日這周,全國豬肉價格為22.51元/公斤,環比下降0.9%,同比下降51.9%。
但說起來,陳霄其實是幸運的。陳霄的養殖場在河北,今年初,因為想要擴建豬場,陳霄意外躲過了一劫。彼時因為看到豬肉價格已經有了下行趨勢,本著“損失點就損失點吧”的想法,于是將生豬全部清空,拿出時間及精力投入豬場建設。但正是這一舉動,讓陳霄躲過了此后長達22周的豬價下跌。
幸運兒畢竟是少數。“現在我就回家挺著,挺不住就賣標豬,肥豬實在不漲價的話再賣,到最后把去年掙到的錢拼一下。”今年1月前,有人曾勸李軍(化名)將200斤以上的標豬都賣掉,他雖聽了勸,但仍留下了一些300斤左右的標豬。
然而暴跌來得太快,壓欄6個月之后,這些標豬已經長成了500斤左右的牛豬,李軍所在的地方,牛豬肉價也就5.4元一斤。據李軍介紹,他養豬的成本在每斤8.5-9元左右,“一斤就虧4塊錢,一頭豬將近300斤,成本上就虧1000多塊錢。”
據了解,這一輪豬肉價格的下跌,始于2021年春節過后。以北京為例,今年1月,豬肉批發價格還維持在43元/公斤左右,但截至今年7月中旬,豬肉批發價格已經下跌至18元/公斤左右,跌幅超過50%。
算岔了的“賬”
豬肉價格下跌,遭殃的不只有養殖戶,企業也在所難免。最近一段時間,豬企密集披露2021年半年報業績預告,虧損成了行業的常態。例如正邦科技公告稱,預計2021年上半年虧損12億-14.5億元,同比下降149.64%-159.99%。雖然牧原股份能夠獨善其身保持盈利狀態,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94億-102億元,但仍同比下降5.42%-12.83%。
“我現在最后悔的就是低估了市場,沒想到大集團和個人上的母豬的量這么大。”據李軍介紹,此前非洲豬瘟爆發,豬“砍”的多了,才導致了2019年和2020年的高價,于是很多人入局。按照計劃,母豬懷孕4個月,育肥6個月,去年5、6月上的母豬,恰巧在今年這個時候就能將產能釋放。但當大家都這樣做,供給端突然集中增加,價格自然就會跌入谷底。
豬肉的行情還得從三年前的豬瘟說起。2018年,非洲豬瘟在國內迅速蔓延,各地按照農業農村部應急實施方案要求,采取了對疫點內其余生豬進行撲殺、對撲殺豬和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等措施。
根據農業農村部提供的數據,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我國因感染豬瘟而發病的豬只數量為18494頭,死亡數量為13034頭。但這期間,我國生豬的存欄量卻減少了8601萬頭。供應端缺口可想而知,消費端豬肉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行情好的時候好到什么程度?陳霄也給北京商報記者算了筆賬:養牛豬的利潤相當豐厚。一頭豬1000多甚至2000元的成本,最后能賣到7000元,賺5000元,誰不養大豬?所以大家都延續了去年的老思路,最后導致市場上的大豬特別多。眼下天氣又越來越熱,市場不缺肉,掉價就成了必然。
生產還是投機
價高傷民,價低傷農,多少年來,豬周期始終繞不過這個怪圈,但現在的情況又與曾經有些差別。
聊起豬肉價格下跌的情況,來自山東的老張給出的解釋也與其他人大致相同:去年大家都掙到了錢,就想著壓欄利益最大化,那時候大家心里有種堅信,價格一定會漲上來,所以才造成了產能的擠壓。
但被問及這種堅信從哪來的時候,老張尷尬地笑了笑,提到了短視頻平臺上的主播。“一些快手上的主播經常說,這里發生豬瘟,那里發生豬瘟,受這些主播的影響,就認為價格一定會上漲。因為這些主播本身也都是養殖戶,或者收豬、賣料的人。”
大機構裹挾著大量資金入局,開啟規模化、智能化“降維打擊”式的養殖模式,而市場上的信息又紛亂復雜,要在這其中摸準本就多變的豬周期,難度可想而知。
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過去整個行業信息傳播并不發達,養豬人更側重于生產性而不是投機性,所以只要豬長到了正常的體重就會出欄,而不會刻意安排在某個月份集中出欄。但當信息、自媒體發達之后,養豬人看到的都是同樣的信息,就會選擇在同一個時間點集中出欄,短期之內造成踩踏,出現創紀錄的下跌。
馮永輝認為,要改變豬周期的劇烈波動,首先要讓生豬生產更加穩定,供應就能相對平穩,但要保證生產平穩,首先就要解決疫情的威脅,這也相當于解決掉影響價格的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其次生產企業也不能過于受到自媒體的影響集中壓欄集中拋售。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有及時且權威準確的數據,向全行業的生產者及時發布,引導生產者合理安排生產。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緊跟“三農”方向,護好國人“油罐子”,健康保障踐行長康
- 美素佳兒奶粉好嗎?美素佳兒從這三點出發證實自身品質
- 壓力傳感器工作原理
- 電子血壓計原理
- 各類放大器電路設計
- 電感線圈的常識普及
- 聯想ThinkPad T410真機拆解
- 無線通信原理
- 格力電器公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分紅總額或不低于300億元
- 去年我國R&D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 基礎研究經費占比提升
- Coinbase產品副總裁披露 NFT 平臺界面和購買流程
- 字節跳動將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對島”
- 互聯網平臺上的“隔離險”熱銷,真像宣傳的那么靠譜嗎?
- 高端系列啤酒讓不少消費者止步,是物有所值還是收“智商稅”?
- 警惕搶票軟件背后的風險
- 年貨消費,今年更紅火
- 滿足超兩千萬輛電動車充電需求
- 平臺春節“發紅包”如何實現雙贏
- 直播帶貨亟須 走出“頂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來自管控人員
- 北京:多次違規停放用戶將被限制使用
- 房貸利率下調 年輕人要珍惜“首貸”
- 負壓救護車筑牢冬奧會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過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雖說虎年將至,但別被這些謠言給唬了
- 理性看待走紅的鄉村生活短視頻
- 銀保監會: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無...
- 強化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
- 我國進一步縮短負面清單 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 科技賦能冰雪運動打破時空界限 冰雪旅游發展呈火熱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