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發地產ROE下滑六次拋售資產 ”頻頻賣子“試圖緩和困境
原標題:大發地產ROE下滑六次拋售資產 "三條紅線"綠檔為何"頻頻賣子"?
在其它地產公司紛紛收縮戰線時,大發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發地產",6111.HK)看上去卻要擎起規模化的大旗。
2020年以來,大發地產在土拍市場上頻頻亮相。今年上半年,拿地金額更是達70億元,位列地產行業59位。
擴張性戰略是把"雙刃劍"。最新財報顯示,公司盈利水平、凈資產收益率與經營活動現金凈額均有所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大發地產"三條紅線"仍處于綠檔。但與此同時,公司近一年來已六次拋售資產,近期還有發債與股權質押的動作。
種種舉動背后,大發地產現金流真的那么穩健么?這成為市場關心的問題。
為何增收不增利
公開資料顯示,大發地產創立于1996年,2018年才躋身地產百強行列,成功在港股上市。此后,公司一改其穩重低調的風格,變得激進高調。IPO時,公司甚至提出5年沖擊銷售額3000億元。
市場上較為普遍的看法是,大發地產之所以戰略轉變,源于公司創始人葛和凱辭職,其子葛一旸就任。在后者的帶領下,大發地產吸引了一批明星經理人,如公司CEO廖魯江、COO(首席運營官)冷俊峰、CPO(首席流程官)王峰分別來自世茂地產、中海集團、泰禾地產,前CFO羅俊此前在中南建設工作。
公司營收也有了跨越式的增長。2018年至2020年,公司營收分別為60億元、74億元、92億元。
億翰統計數據顯示,大發地產2020年并表口徑下銷售額282億元,位列房地產行業第79位。2021年1-7月,其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288億元。
公司2021年銷售目標是360億元。若按此計算,今年前7個月,大發地產已經完成年度目標的80%。
二級市場上,大發地產也有較好表現。近一年來,公司股價從4.45港元升至最高時的8.39港元。截至8月5日,公司股價報收6.13港元/股,市值51億港元。
(數據來源:Wind;單位:港元)
盡管銷售額與股價雙雙上漲,仍有一些財務數據顯示出與此不和諧的隱憂。譬如盈利水平的下滑,2020年,公司毛利率下降2.1個百分點至20.9%,凈利率則由8.1%降至7.8%。
與此相伴,2020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34%,降至3.39億元。此外,凈資產收益率降至9.57%,同比下滑約6.3個百分點,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同比大降3979%至-39億元。
除此之外,公司還面臨一些管理難題。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11月,廣州市大發凱潤房地產有限公司(大發地產持股比例100%)因違反稅收管理受到行政處罰;2020年3月,徐州凱藍嘉置業有限公司(大發地產持股比例33%)因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開工建設、一處臨時樣板房未取得臨時規劃許可證受到行政處罰。
密集拿地不改債務評級
對于大發地產的變化,克而瑞發表研報稱:"整體來看,公司財務結構具備穩健性,整體融資成本還是偏高。隨著拿地價格的走高,大發地產已經轉為以合作開發模式為主,但同時面臨項目權益被稀釋,因此未來如何提高增長質量是公司將要面臨的一項挑戰。"
尤其是近一年來,大發地產毫不掩飾加大土儲的決心,意欲再造一個"大本營"。2020年報顯示,全年新增22個優質地塊,平均地價約為5759元/平方米,其中,成都、重慶和綿陽等西南區域城市的土儲面積占比達到了26%。
大發地產原本的戰略是多點開花,如今已經變成以長三角和西南地區為主。2020年合同銷售額中,長三角地區貢獻了88%,新增土儲總建筑面積在長三角區域占比也達74%。
2021年以來,大發地產繼續在浙江麗水、重慶、成都、安徽蕪湖等區域拿地。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公司今年上半年拿地金額達70億元,位列59位;而2019年和2020年同期,,公司均未進入拿地前100位。
其中還不乏高溢價拿地。今年3月11日,大發地產以總價16.62億元競得浙江麗水市1宗商住地,溢價率53.89%,成為新地王;3月15日其斥資12.1億元競得南通市一宗地塊,溢價率28.13%,同樣刷新了該地區樓面價。
不過,競得上述南通市項目不足兩個月,大發地產簽訂的土地出讓合同便被官方解除,原因是"為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
6月10日,大發地產3.9億元競得成都青白江54.5畝地塊,溢價率10.26%。
盡管毛利率、ROE等指標因此出現變化,但大發地產債務評級未受影響,仍處于"綠檔"。
有市場觀點認為,有如此成績,原財務總監羅俊功不可沒。公開資料顯示,羅俊被稱為地產界的明星CFO,其曾在首創置業、中梁地產、中南建設等5家房企任職,全面負責房企財務工作。
在大發地產任職期間,羅俊多次公開提出降負債率的策略,公司財務結構持續優化,成為第一批"三條紅線"達標的房企之一。
今年7月15日,公司公告稱,首席財務官羅俊因個人原因辭職。
出售資產與發債
明星職業經理人出走,大發地產還能維持現金流穩健么?市場對此眾說紛紜。雪球網上有投資者分析,拿地只是第一步,后續的建設、運營成本較大,公司以股權出售來維持現金流的方式難以長久。也有機構表示看好公司債務情況,如招銀國際。
企查查顯示,最近,大發地產所持有的合肥融闕的股份比例從83.7%降至43.7%。對此,有市場觀點認為,公司的目的或許是緩解資金緊張狀況。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大發地產持有的現金約為39億元,其中已質押存款約12.56億元,受限制現金約21.3億元;而公司短期借款及長期借債當期到期部分就達到51億元。也就是說,公司短期內存在現金流壓力。
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年內,大發地產共有過六次出售資產的動作,被轉讓股權的子公司分別位于上海、寧波、蕪湖、安慶等城市,交易總對價約為7.17億元。
最新一次公開資產出售出現在今年6月9日,公司宣布以8217.6萬元賣出慶融闕置業90.84%股權、瀚顏實業100%股權,接盤方為成都坤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工商信息顯示,坤發地產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遠低于本次交易對價,且注冊地址與大發地產旗下多家公司相同,市場因此質疑該公司由大發地產間接持有。
那么,公司該如何釋疑上述問題?是否存在"左手倒右手"的情況?《投資者網》就相關問題致電致函大發地產,但等待一周仍未獲回復。
另一方面,在6月11日,大發地產將其持有的南京凱泫置業5800股股權,質押給了青島信石三號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
巨潮資訊網顯示,今年1月,大發地產發行了1.8億美元優先票據;6月10日,大發地產額外發行了一筆1億美元優先票據,票面利率均為9.95%。
據Wind數據統計,自2019年以來,大發已累計發債約11.8萬元,票面利率均在9.95%到13.5%之間,高于行業平均水準。克而瑞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100家典型房企境內債券平均融資成本為4.4%,境外債券融資成本均值為6.86%。
有市場觀點認為,大發地產發債與質押,表明公司某種程度出現資金緊張狀況,但招銀國際持否認態度,該行近期發布研報,維持大發地產"買入"評級,并表示:"公司已準備好資金贖回2021年7月11日到期的兩億美元債券。以2021年上半年的數據推測,大發地產能維持在'三道紅線'政策下的綠檔,相信公司有足夠的流動性以支持業務發展。"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去年新增減稅降費超萬億 涉稅違法行為更將嚴查嚴辦
- 奧園10.78億元出售加拿大項目 助力境外債務重組
- 消息指蔚來正考慮在新加坡二次上市 公司回應:不予置評
- 綠地控股披露2022年上半年擬新增不超760億元擔保額度
-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021年我國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97.6%
- 特斯拉發布強勁財報 警告供應鏈問題將持續至2022年
- 冠城大通擬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約6-7億元等預計2021年凈利潤虧8-9億元
- 平安幸福年 同心共守護
- 新能源車企頻頻切入保險賽道 意在擴大產業鏈條
- 張一鳴再退出多家字節關聯公司職務 卸任字節跳動法定代表人
- 國家藥監局:推進化妝品新法規平穩實施 嚴防嚴管嚴控化妝品安...
- 三部門發文明確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具體要求3月1日起施行
- 十部門: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叫得響、質量優、特色顯的農村...
- 異鄉過年,溫暖不減
- “就地”過春節,精彩不一樣
- “只賣9塊9”的“隔離險”,葫蘆里裝著什么藥?
- 緊跟“三農”方向,護好國人“油罐子”,健康保障踐行長康
- 美素佳兒奶粉好嗎?美素佳兒從這三點出發證實自身品質
- 壓力傳感器工作原理
- 電子血壓計原理
- 各類放大器電路設計
- 電感線圈的常識普及
- 聯想ThinkPad T410真機拆解
- 無線通信原理
- 格力電器公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分紅總額或不低于300億元
- 去年我國R&D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 基礎研究經費占比提升
- Coinbase產品副總裁披露 NFT 平臺界面和購買流程
- 字節跳動將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對島”
- 互聯網平臺上的“隔離險”熱銷,真像宣傳的那么靠譜嗎?
- 高端系列啤酒讓不少消費者止步,是物有所值還是收“智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