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創業板指刷新四年新高 北向資金單日凈買入182億

周五,A股三大股指集體拉升,創業板指最高觸及2328.58點,刷新2016年4月以來逾4年新高。與此同時,北向資金也再度開啟“買買買”模式,昨日大舉凈買入182.33億元,創歷史第二大單日凈買入額。

創業板龍頭公司上漲明顯

今年以來,創業板指累計漲幅達28.99%,不但跑贏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更是高居全球各大重要股指漲幅榜首位。

創業板指的強勢表現來源于“創藍籌”持續發力,不少創業板指權重公司周五股價逼近或創出今年以來新高。

根據統計,100只創業板指成分股中,有80只今年以來股價上漲,平均漲幅為29.41%。第一大權重股寧德時代周五上漲4.37%,盤中高點距離再創歷史新高僅相差不到1%。今年以來,寧德時代累計漲幅為56.16%。

其他創業板指權重股中,邁瑞醫療、愛爾眼科周五股價均再創歷史新高,東方財富等則刷新今年以來新高。

統計顯示,創業板大市值公司股價表現明顯優于中小市值公司。100只創業板指成分股中,自由流通市值排名前二十的公司,今年以來平均股價漲幅為44.60%;自由流通市值排名后二十的公司,今年以來平均股價漲幅僅為6.97%。

除了2月份科技股帶領的快速反彈外,創業板指近期真正與A股其他板塊走出差異化行情,始于4月28日的日內V形反轉。消息面上,4月27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

而創業板指本周加速上攻,也與6月12日涉及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的一系列規章制度、配套規則發布實施有關。

顯然,二級市場投資者對于此次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更多是看中其帶來的投資機會,尤其是注冊制試點給高成長性行業帶來的潛在估值提升。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認為,在疫情和全球經濟等不確定因素制約下,二季度市場風險偏好較為低迷,此時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落地為市場注入“強心劑”。從中長期看,伴隨著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再融資新規等新一輪政策推出,疊加5G換代下新一輪科技周期來臨,科技成長主線有望進一步強化。

北向資金單日凈買入額達歷史次高

周五市場的另一大看點來自于北向資金。

周五收盤后,富時羅素A股擴容最后一步正式生效,其A股納入因子從17.5%提升至25%。至此,富時羅素納入A股第一階段正式完成。本次擴容也是今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機構預計,本次納入因子提升有望給A股帶來約210億元人民幣的被動增量資金。

與此前擴容生效日的情形相同,北向資金尾盤再次演繹“標志性脈沖”。以滬深交易所公布的使用額度計,北向資金昨日尾盤使用額度一度逼近300億元。以港交所公布的實際成交計,北向資金全天大舉凈買入182.33億元,創歷史第二大單日凈買入額,其中滬股通凈流入98.87億元,深股通凈流入83.46億元。

之前數次MSCI、富時羅素等指數公司擴容生效日當天,北向資金均在尾盤集合競價階段呈現“脈沖式”波動,并帶動相關個股股價異動。究其原因,這與部分被動指數基金為了達到最少的追蹤誤差,而集中以收盤價買入有關。

從盤后公布的活躍成交股信息來看,周五盤中創下歷史新高的貴州茅臺、恒瑞醫藥分別獲北向資金大額凈買入6.95億元、2.88億元。邁瑞醫療、五糧液的北向資金凈買入額同樣超過了4.8億元。科技藍籌方面,寧德時代、聞泰科技分別獲4.93億元、1.83億元凈買入。

放眼未來,機構普遍認為,A股后續繼續納入國際指數公司的進程可能會放緩,但外資持續增配A股的大趨勢是確定的。

今年3月,知名外資投行摩根士丹利就調高A股評級至“增持”,稱中國股票市場將成為疫情下的避險資產。“目前A股市場外資持有比例較低,價格也處于買入的較好時點。”摩根士丹利中國市場策略師王瀅表示。

浙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相較2019年同期,今年下半年雖然A股納入國際指數事件減少,但A股作為全球少有的性價比較高的資產,仍是全球投資者重點追逐的方向,后續主動加倉的外資依舊存在。行業配置上,外資配置以消費為主,但新增標的越來越多樣化。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的創業板個股和中小板個股數量均比納入MSCI指數多,表明富時羅素納A成分股更加多元化。(記者費天元汪友若)

關鍵詞: 創業板 北向資金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