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商超行業整體業績加速下滑,未來的機會將在哪里?
2021年即將結束,在這一年里,傳統商超的日子過得頗為艱難,行業增長乏力,業績加速下滑,巨頭們頻頻關店。傳統商超行業的出路在哪里?
整體業績加速下滑
進入歲末,商超行業最引人注目的新聞莫過于沃爾瑪關閉入華首店。今年12月7日,沃爾瑪深圳洪湖大賣場關門歇業。這是沃爾瑪1996年進入中國時所開的首家門店,迄今已經經營了25年,幾乎見證了中國商超發展的全過程。無論對于沃爾瑪還是中國商超行業,這家門店都極具象征意義,它的關閉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大賣場發展日漸式微的窘境。
據媒體報道,沃爾瑪在關閉洪湖店的同一天,還關閉了無錫太湖店、重慶北城天街店、太原三墻路分店三家大賣場;三天后,沃爾瑪在上海五角場的門店也因租約到期而關門停業。有統計顯示,今年沃爾瑪在全國至少關閉了27家大賣場,而從2016至2020年,沃爾瑪已經關閉了80家大賣場。表面上看,沃爾瑪關店的理由主要是租約到期,但事實上,大賣場行業整體增長乏力,租金人工等成本日益上漲、客流不斷減少等才是沃爾瑪關店的主因,其甚至放棄了入華首店。
其實和其他同行相比,沃爾瑪的經營業績還算是不錯。得益于線上銷售和山姆會員商店業績的高增長,沃爾瑪中國第三季度的凈銷售額增長18.8%,可比銷售額增長16.5%。
而其他很多商超同行的業績就要難看得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近日發布的連鎖超市經營情況報告顯示,由于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間形成的高基數、疫情反復和社區團購帶來的沖擊,今年上半年,超市門店客流和同店收入下降,營收和利潤增長承壓。另外,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國內超市企業整體業績進一步下滑,13家超市上市企業中有6家企業營收同比下滑,另外7家企業勉強實現了個位數的營收增長。而如果和2019年相比,則僅有3家企業因門店數量的增長而實現營收增長,其余10家企業營收同比下滑。凈利潤方面,今年第三季度13家上市企業中有8家出現了虧損,其中永輝超市巨虧超過10億元。
“今年以大賣場為主的商超業績大幅下滑,一方面是因為去年的基數相對較高,另一方面是受到渠道分流的影響。”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彭建真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以前大賣場是剛需渠道,但近年來,電商、社區團購等多種渠道興起,不斷分散大賣場的客流。與此同時,大賣場業態的經營模式也難以適應消費需求的變化,這一點在一二線城市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大賣場無論在價格方面還是便利性方面都受到較大挑戰;而在三四線城市,社區團購對大賣場的影響則很明顯。彭建真表示,商超客流下降的趨勢其實從2012年就開始了,但那時降幅不明顯,而且商超還可以通過客單價的提升來彌補客流的下降,而現在,由于消費者可選擇的渠道越來越多,顧客流失加速,導致商超營收和利潤全面下滑。
會員店模式受到追捧
2021年,在行業整體滑坡的大勢下,會員店成為商超行業的熱詞。增長強勁的會員制模式受到追捧,很多大賣場紛紛轉型會員店,以期從中覓得新的商機。
今年6月,物美旗下首家由大賣場改造而成的麥德龍PLUS會員店開門迎客;至今,麥德龍已經開啟了19家PLUS會員店,速度之快令人驚訝。而另一家超市巨頭家樂福中國今年10月也將位于上海成山路的大賣場改成了會員店。與此同時,家樂福宣布,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200家大賣場中的100家全面升級改造為付費會員制的會員店。12月底,連鎖超市品牌家家悅在濟南開出了首家會員店。此外,北京華聯、人人樂、永輝等超市品牌今年也先后進軍會員店領域。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消費者對高性價比的會員店已經有很高的接受度。對于增長乏力的傳統商場而言,增長強勁的會員店模式非常具有吸引力。以山姆會員商店為例,這家在中國市場深耕25年的會員制模式巨頭迎來收獲期,連續數年實現了銷售額兩位數的高增長。
不過,隨著傳統商超紛紛轉型會員店,如何避免陷入低端的同質化競爭將成為行業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目前,國內由大賣場升級而成的會員店在商品和服務形式上基本都在模仿國際巨頭,例如,烤雞、瑞士卷、麻薯等產品幾乎成為這些轉型會員店的標配,而這些產品一直以來都是山姆會員店的熱銷產品。這種簡單的模仿與會員店為會員提供獨特的高性價比商品和服務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相悖的。
“靠模仿他人的方式很容易陷入同質化競爭,也很難維持下去。”彭建真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傳統商超在經營過程中主要依靠供應商,利潤主要來自向供應商收取通道費等,自己很少碰商品,在供應鏈建設方面存在短板。而會員店模式則需要以會員需求為核心,建立自己的供應鏈,精選優質的高性價比商品,提供增值服務,利潤也主要來源于會費。因此,二者的經營模式有很大的區別,從大賣場轉型為會員店需要經歷一個很長的過程。他認為,在轉型會員店的過程中,傳統商超需要補課,在轉變經營理念的同時,要強化商品采購和研發能力,建設獨立的商品供應鏈。
未來的機會在哪里
彭建真認為,會員店目前只是大賣場轉型的一種探索,市場容量有限。未來,大多數商超可能會進一步小型化,通過精細化運營服務特定的客群,例如線上線下融合的精品超市、社區生鮮超市等等。
在今年蕭瑟的寒冬中,商超行業依然不乏亮色。首先,一些三四線市場的區域型龍頭企業逆勢增長。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調查顯示,這些區域型企業有一些共性:一是定位中高收入人群,回避價格競爭;二是產品十分豐富,特別是餐桌替代品的加工,投入大,效果好;三是門店放權,一線員工參與度高。
其次,盒馬、七鮮等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型超市品牌呈現出加速發展的勢頭。今年,盒馬鮮生的門店總數量突破300家,其中今年新開門店達上百家。而過去兩年較為沉寂的七鮮超市今年也重新活躍起來,新開門店數量占總門店數量的一半左右。今年年底,七鮮對外宣布將加速開店,目標是在七年內躋身中國連鎖零售行業第一陣營。根據七鮮對外披露的數據,今年4月至9月,七鮮超市GMV(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幅達到兩位數,其中9月同比增幅將近50%。根據計劃,明年七鮮超市在加速拓展的同時,門店的形態也會順應市場需求進行變化,并且還將開一些面積更大的門店。
無論是那些表現搶眼的區域超市龍頭,還是盒馬、七鮮等新型全渠道超市,它們的發展勢頭表明,市場對優質的商超依然有很大的需求。“只要中國的GDP在增長,零售的大盤就肯定會增加,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做出滿足消費需求的調整,就有機會。關鍵是要用心去做。”彭建真認為,目前零售的各行各業都面臨著挑戰,對于商超而言,在升級轉型過程中,無論轉向什么業態,無非就是抓住零售的本質,瞄準消費需求,做好商品經營,建立完善的供應鏈,做到比別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體驗更好。
在不久前的一次會議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則明確指出,目前,消費市場變化的特點主要體現為人口老齡化、家庭小型化、購物線上化。超市也正在從1.0版進入2.0版,這集中體現為三個替代:價格競爭被性價比替代,初級產品被餐桌替代品(3R產品)替代,純線下被全渠道替代。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養老已成熱點民生問題 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有待打造
新能源車險終于落地 電池衰減、違法改裝等不保
全球網絡安全事故頻發 保險市場需求尚待挖掘
排行
最近更新
- 傳統商超行業整體業績加速下滑,未來的機會將在哪里?
- 用真情溫暖冬季,淘批今選團隊繼續敬老善舉
- 淘批今選走進兒童福利院,溫暖人心
- 永輝超級物種重新“殺”回市場 走社區店路線
- 快遞業價格戰減弱 新玩家入場打破原有的市場格局
- 我國縣域經濟全面開花 仍面臨適齡勞動力短缺等困難
- 融合創新·先行示范 首屆體醫融合博覽會即將開幕!
- 電商行業增速普遍放緩 “二選一”壟斷行為成為過去式
- 品質標桿洶洶來襲,問道九五之尊站穩高端市場
- “十四五”國內貿易發展規劃發布 到2025年網上零售額達17萬...
- 悅詩風吟大舉關店 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線上銷售火熱
- 綏芬河綜保區開展兩場“百日攻堅”招商活動 創新突破釋放產能
- 小糊涂仙元旦迎新大片逐夢熱映,致敬每一位奔赴新程的逐夢者
- 肯德基推出“食物銀行” 引導更多人減少食品浪費
- 上海元旦假期接待游客517萬人次 文旅融合豐富了都市休閑場景
- 多地激發農村土地資源活力 為鄉村振興帶來“動力”
- 北京健全外商投資促進體系 加大外籍高端人才引進力度
- 江西新余積極拉動鋰電產業鏈延伸 加大鋰電企業金融服務支持
- 長沙高新區發布先進計算產業發展指數 著力于打造“長沙硅谷”
- 河北蘆臺聚集京津項目138個 加快構建“3+2”現代產業體系
- 年度回顧|CARDE電器2021高光時刻大盤點
- 青島高新區扶持企業做大做強 “專精特新”龍頭企業不斷涌現
- 我國制造業正處于擴張狀態 高技術制造業保持較快增長
- 前方高暖預警!林內開啟新年溫暖“奇遇”,取件有禮“巢”驚喜!
- 中國移動將于1月5日上市 遭網上投資者棄購金額為7.43億元
- 冬奧會催生消費新熱點 購物街區等紛紛開展冰雪活動
- 2021年163家公司登陸科創板 IPO審核速度整體變緩
- 保險代理人規模近乎腰斬 粗放式經營弊端顯現
- 金融營銷亂象叢生 多項監管禁令將對理財等業務產生影響
- 元旦檔三部影片檔期票房過億元 13部影片發力春節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