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與雙匯牽手合作 巨頭們或抱團渡過行業寒冬
“豬王”牧原股份和“肉王”雙匯發展牽手合作了。生豬價格一跌再跌,巨頭們或也開始抱團渡過行業寒冬。業內人士認為,“豬王”與“肉王”合作后,行業內養殖和屠宰的連接將會更加緊密。
兩大巨頭抱團
2022年1月3日晚,牧原股份、雙匯發展均發布公告稱,雙方于2022年1月1日簽訂《雙匯牧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合作協議),展開生豬點對點直供,建立供應鏈合作機制,加強生豬購銷合作力度。協議有效期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
根據合作協議,兩大巨頭合作后,雙匯發展開辟綠色通道,實行全天24小時、優先收購牧原股份直供生豬;雙方約定供應量、價格、運輸方式等,實現點對點直供。牧原股份應設定與雙匯發展屠宰匹配的養殖場作為基地,優先供應雙匯發展,并保障供應生豬的質量、品質,豬只體重在80-140公斤/頭,保證生豬質量安全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要求,符合雙匯發展采購標準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兩大巨頭的合作對彼此來說是雙贏,對行業更具有里程碑意義。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李明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養殖企業和屠宰企業合作后,能互相彌補各自的短板,降低雙方的成本。養殖企業涉足屠宰業務,一路上要經歷運輸損耗等問題,更關鍵的是盈利能力、銷售渠道及體制尚未成熟,這將增加部分業務風險。聯合屠宰企業后,養殖企業可以用合適的價格盡快地、盡可能多地消化產能,在降低自身成本的基礎上把豬肉合理出售。而屠宰企業的短板體現在獲取豬源上,與養殖企業合作能夠保證屠宰企業原料的統一性、整體性。龍頭間的聯合更重要的意義是加強產業范圍內生豬購銷合作力度,強化產能匹配和銜接流程的連貫性,簡單說就是依據價格作出相應的合理措施。”
“長遠來看,牧原股份有飼料、育種、育肥業務,雙匯發展涉及屠宰、加工業務,雙方的合作也是生豬全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有了這個樣本后,行業內養殖和屠宰企業的合作或也會進一步加強。”李明表示。
此次合作雖然不是牧原股份和雙匯發展的首次合作,卻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合作。根據財報,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9月,雙匯發展向牧原股份采購生豬金額分別達到0.21億元、3.80億元、2.90億元,占雙匯發展當年或當期生豬采購總金額的比例分別為0.07%、1.31%、1.4%。
競爭對手是否變合作伙伴
值得關注的是,在“豬王”與“肉王”合作前,雙方均已互相向屠宰、養殖業務拓展。雙匯發展2021年10月公布預計總投資14億元建設生豬養殖項目,預計年出欄生豬為30萬頭;牧原股份則于2021年12月表示,公司目前合計屠宰產能達到400萬頭/年,未來兩個月公司新建屠宰產能將陸續投產,預計到春節前公司屠宰板塊運營的屠宰產能將超過2000萬頭/年。
合作協議簽訂后,“豬王”與“肉王”是否由競爭對手變為了合作伙伴?牧原股份與雙匯發展均在公告中表示,當生豬價格低迷時,雙匯發展可適度加大對牧原股份的生豬采購力度;當市場價格高漲時,牧原股份可適度加大對雙匯發展的生豬供應力度;同時雙方共享生豬養殖以及屠宰后的相關結算數據。
巨頭合作帶來了取暖效應還是加劇了競爭形勢?受生豬價格低迷影響,虧損已經成為生豬養殖企業無法擺脫的現狀。此外,屠宰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龍大肉食、金字火腿等屠宰行業頭部企業的業績均在下滑。2021年,金字火腿僅第三季度就虧損了785.53萬元;龍大肉食2021年第二季度的屠宰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2.57%。
“行業龍頭間的合作,在雙方體制均比較完善的情況下,各自的專業性確實更能得到發揮。同時,通過這次合作,行業內企業的能力和眼界都得到了拓寬,也形成新的試點,未來會有更多企業來效仿這種模式,行業內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李明表示。
養殖、屠宰一體化是趨勢
李明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生豬產業鏈上的很多企業都會向著飼料、養殖、屠宰、加工一體化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趨勢。未來更多養殖公司會有自己的屠宰產品或與屠宰企業進行合作,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據中國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生豬出欄量排名前五的豬企中有四家均已向屠宰行業進軍,2021年屠宰產能均有增加。新希望表示,2021年前三季度生豬屠宰量增長了29%,未來生豬屠宰項目會根據目前養殖規模的落地和下一步行情的變化來開拓。溫氏股份表示,預計2021年、2022年新增屠宰生豬產能約400萬頭,未來公司80%的肉豬產品以毛豬形態銷售,20%以屠宰后鮮品形態銷售。天邦股份也表示,2021年預計生豬屠宰量將達到120萬-130萬頭。屠宰行業的龍頭企業雙匯發展、龍大肉食的生豬養殖產能也在逐年增加。
一位上市豬企的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在生豬屠宰業務上,相關政策正在鼓勵大型養豬企業向下游延伸,形成養豬、屠宰一條龍的布局。非洲豬瘟疫情在過去幾年已經給養豬行業帶來了規模、效率及產業鏈上的升級,養殖環節和下游屠宰環節的連接會更加緊密。
另外,也有企業早早就確立了一體化的目標。華統股份于2021年年底表示,立足生豬一體化龍頭,加速上游養殖布局,覆蓋“飼料-養殖-屠宰-肉制品深加工”全環節。
“從行業集中度來說,‘養殖-屠宰一體化’是可以成為未來生豬養殖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的。一體化更能貫穿產業鏈,不斷完善企業的體制,提高其抗風險能力,同時也使得新生公司更具有競爭力。”李明表示。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養老已成熱點民生問題 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有待打造
新能源車險終于落地 電池衰減、違法改裝等不保
全球網絡安全事故頻發 保險市場需求尚待挖掘
排行
最近更新
- 牧原股份與雙匯牽手合作 巨頭們或抱團渡過行業寒冬
- 多抓魚新店在三里屯開業 如何與用戶建立深度信任仍待解
- 打造一眾明星產品,富山藥品走進千家萬戶
- 問道“九五之尊”品牌工藝創新,促進品質再度升級
- 多地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品質
- 成都都市圈基礎設施建設亮點滿滿 高速公路網絡不斷加密
- 從“跟隨者”到“引領者” 擁抱中國汽車角色之變--專訪奇...
- 無錫空港經開區聚力暖心工程 營造溫暖和諧的社區共建氛圍
- 長春推進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工作 推動改建項目快速落地
- 上海雙眼部整形口碑比較好的醫院-上海薇琳張懷軍為你解答:雙...
- 用戶共創,捷途X-1定名“大圣”,將于2022年上市
- 山東搭建全省統一健康信息平臺 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
- 內蒙古將健全托幼服務供給體系 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
- 七省份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綜改區 在產業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
- 北京順義區“交出亮眼成績單 前11月引進各類優質金融機構36家
- 粵港澳大灣區中歐班列開行線路達19條 覆蓋城市越來越廣
- 天津經開區梳理企業需求清單 不斷優化區域營商環境
- 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發布十大舉措 打造“金融全牌照”城市
- 2021年前11月服務進出口增長14.7% 旅行服務進出口繼續下降
- 脫貧縣教師現狀:超常付出,收一份面的禮物就很感動
- 湖北發布六大舉措 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 長江三峽2021年接待國內游客61.65萬人 豪華游輪發班1880艘次
- 元旦假期銀聯網絡交易額達1.32萬億元 影視娛樂等方面消費增速靠前
- 助力“碳中和”“碳達峰” “ 綠色基金”規模創新高
- 2021年國鐵集團經營收入同比增收870億元 持續提升經營質量
- 飛豬上線“疫情工具箱”平臺 為用戶提供一鍵觸達的出行信息服務
- 延安必康收關注函 要求披露兩項對外擔保的具體情況
- 新年新日新福氣,冰雪時光開啟元旦車厘子上新活動
- 央行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規劃 明確金融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思路等
- 上美集團提交境外上市申請 重金營銷背后或藏“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