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豬肉價格跌至每斤8元以下,“拐點”何時會出現?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每年元旦春節都是豬肉消費旺季,旺季往往也是價格偏高的時期。然而,今年市場的豬肉價格卻旺季不旺,生豬價格持續走低,多地豬肉價格跌到每斤8元以下。期盼在春節前能賣個好價錢的豬肉養殖戶沒有等到預想的價格。豬價罕見逆勢下行,到底是需求不足還是供給偏多?此輪豬肉持續下跌的“拐點”又會出現在何時?
這幾天,遼寧大連的生豬養殖戶王文智有些鬧心,他家里有300多頭即將出欄的生豬,本想著趁著春節多賺點,但目前的行情讓他非常失望,“現在的標豬,300斤以下價格每斤只有7.5元。”
王文智告訴記者,元旦之前,體重在200到250斤左右的標豬還能賣到每斤8.1元到8.2元的價格,原本想著臨近春節,豬價還會繼續上漲,沒想到卻出現逆轉,現在的價格已經跌破了他的養殖成本線,如果按現在的行情賣,一頭豬就要虧損近200元。王文智說:“咱的成本,標準豬300斤以下的得8塊錢每斤,400斤往上到500來斤的都得9塊錢以上到10塊錢,湊合是個本錢。現在這個價格我都賠錢。”
同樣失望的還有山西養殖戶李高峰。2021年6月份,豬價大跌,李高峰淘汰了一批母豬,并準備到年底再增加一批,正好趕上2022年豬周期行情上行。但是現在,他有些猶豫了。李高峰說:“現在我還沒增加新的(母豬),2022年都1月份了,前半年肯定是低谷,不用說,肯定是虧損期,到下半年有可能有那么一點利潤,但是不會很高。我估計2022年拐點不會來。”
2021年以來生豬價格持續波動。9月份以前,生豬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國內生豬均價最低達到11元/公斤。進入10月份,價格開始反彈,到11月底,生豬價格一度達到18元/公斤以上。但從12月份開始,行情再次出現下跌,截至2022年1月7日,國內生豬均價為15.4元/公斤,環比下跌接近15%,同比下跌超過50%。
據了解,2021年九、十月份的豬肉“低價效應”引發了一波豬肉消費熱潮,很多食品企業囤肉備貨,市場腌臘、灌腸提前出現,透支了后期豬肉消費。盡管元旦過后,豬肉消費短期回調,但局地疫情暴發,對餐飲業、旅游業影響較重,加之消費者消費結構變化,導致豬肉消費整體疲軟,直接壓制生豬價格的反彈。
而導致豬肉價格低迷的原因還不止于此。截止到2021年三季度末,我國生豬存欄量超4.3億頭,同比增加18.2%,能繁母豬存欄量達到4459萬頭,同比增加16.7%。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光華在2021年已預測,2021年四季度到2022年一季度,上市肥豬會有明顯增長。陳光華表示:“在養殖環節,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21年)3月份以來,全國規模豬場每個月新生仔豬數量都在3000萬頭以上,并持續增長。這些仔豬育肥6個月之后就可以出欄上市,預計2021年四季度到2022年的一季度,上市的肥豬同比還會明顯增長,生豬供應相對過剩的局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光大期貨農產品研究總監王娜認為,春節之后,豬肉價格還有繼續下行的風險。王娜表示:“春節之前整個價格會維持相對偏弱的情況。等到春節之后,需求還會更加偏弱,而供應會繼續增大,所以要警惕春節之后價格還有繼續下行的風險。”
按照目前的豬價,自繁自養或許還能留有一部分利潤,而育肥養殖如果成本控制不好,則可能出現虧損。但最讓養殖戶擔心的并不是眼前的盈虧,而是行情難以把握。擴產能、去產能,還是維持原狀,拿不定主意。
有機構的研報顯示,能繁母豬去化累計已經達到7%左右,在豬價低迷的情況下,去化有望加速,到2022年一季度末,累計去化幅度有望達到12%以上,本輪“豬周期”價格拐點預計在2022年4到6月份出現。
而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則認為,拐點最早要到2023年才會出現。朱增勇說:“盡管從(2021年)7月份開始,能繁母豬的量小幅調減,但是整體的調減幅度還是相對比較溫和的,所以從目前整個能繁母豬存欄和產能的變動來看,還不足以帶動2022年下半年出現價格的拐點。”
近年來,豬肉價格呈現較大幅度的上下波動,價貴傷民,價賤傷農。為走出這樣的怪圈,2021年9月份,農業農村部印發《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方案設定了能繁母豬存欄量調控目標,即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穩定在4100萬頭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萬頭。能繁母豬月度存欄量處于正常保有量的95%-105%區間,為綠色區域;處于正常保有量的90%-95%和105%-110%區間為黃色區域,將啟動相應調控措施。
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近日強調:“生豬產能調控機制已經建立,各地要圍繞能繁母豬存欄量和規模養殖場戶保有量這兩個核心指標,落實相關要求。把環保、貸款、保險等長效性的、基礎性的支持政策穩住。遇到關鍵時候,根據調控機制的規定,能夠實時出臺臨時性救助等措施。”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女子“自斷筋骨”騙保引關注 反保險欺詐形勢嚴峻
“保險+醫療”產業融合機制模式研討會舉行 共探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
2021年保險罰單數目與罰金“再創新高” 中介機構頻現頂格處罰
排行
最近更新
- 多地豬肉價格跌至每斤8元以下,“拐點”何時會出現?
- “械字號膏藥”充斥市場 醫用冷敷貼更是不當宣傳的高發地
- 2022年貨節新老電商競爭加劇 快遞企業漁翁得利
- 廣州越秀區去年二手住宅成交環比下降6.4% 年底客戶入市熱情升溫
- 千萬銷量千家售后 一加多觸點布局國內市場
- 御品膏方亮相“2021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案例巡展”
- 在耐人“尋味”的咖啡館,一品鉑爵旅拍鏡頭下的精致愛情
- 九紫新能源多元生態服務,成為搶占市場的殺手锏
- 世界矚目!CARDE電器將重磅亮相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
- 食品通脹恐加劇 美國牛肉價格升至11月來高點
- 據悉融信、中梁等房企否認接到央行“一對一”電話通知
- 雀巢大中華大區為男員工提供育兒假,最長可達6個月
- 中青寶收關注函:說明“0港元收購元宇宙數字平臺公司”定價依據
- 河北消費品工業網上年貨節舉行 將持續30天
- 第十三屆健康中國論壇隆重開幕,御品膏方榮獲榮耀合作伙伴稱號
- 全球供應鏈面臨“重新洗牌”的風險,我國如何對沖壓力?
- Kindle在中國市場的熱度大不如前 電子書多強爭霸的大戲開啟
- 大漁大師課發布會正式舉辦 開創教育+娛樂課程新模式
- 海南集中開工項目142個 今年計劃投資101億元
- 召回銷毀!國家藥監局:注銷蓮必治注射液藥品注冊證書
- 水溫過高?時間過長?冬日泡湯謹防暈倒
- 工信部:推廣新型商業模式,實現工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融合對接
- 曝光 | 青創智慧、立德領導力張萌以創業領航優秀青年百年榮...
- 捷報頻傳!益世界《我是大東家》獲2021年度人氣飆升獎
- 慶祝2022龍祥康體無動力游樂設備品牌升級
- 中醫藥隕石香熏與健康方法 納入衛健委“十四五”重點課題
- 長興縣水運“十四五”規劃發布 推動集約高效的港口發展格局
- 好運來檳榔:用認真的態度,打造高品質檳榔
- 湖南發布2021區域科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 長株潭城市群持續領先
- 河南大學與愛爾眼科將在醫療、科研等方面建立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