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超90%,專門賺孩子錢,長春高新的印鈔機熄火了?
1月19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廣東聯盟藥品集采通知,金賽藥業和安科生物等公司的重組人生長激素被納入集采。集采消息引發股市震蕩,金賽藥業母公司長春高新閃崩跌停。
在醫學上,生長激素主要用于治療矮小癥,不過絕大多數孩子并不需要為了增高而使用它。但是近年來,在部分家長對孩子“身高焦慮”,以及一些民營醫院鼓吹的所謂“定制身高不是夢”的氛圍下,生長激素使用量驟增,更有企業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以頭部企業長春高新為例。該公司2020年年報指出,金賽藥業是其核心子公司。當年公司實現凈利潤30.47億元,其中金賽藥業就貢獻了27.60億元,占比90.58%。在金賽藥業的提振下,長春高新的制藥業營收毛利率高達90.58%。
金賽藥業的生長激素被納入集采,有投資者擔心,這是否將給長春高新帶來不利影響。長春高新對此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積極研究政策規定并將合理制定方案”。
來源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網站
毛利超過90%,“寡頭”的暴利生意?
從數據上來看,生長激素實在是太賺錢了。
長春高新2020年年報表示,金賽藥業作為公司核心子公司,確保了公司經營目標的實現。當年長春高新實現營業收入85.7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31%;實現凈利潤30.47億元,同比增長71.64%。
其中金賽藥業實現收入58.03億元,同比增長20.34%;實現凈利潤27.60億元,同比增長39.66%。簡直就是長春藥業的搖錢樹、印鈔機。
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長春高新制藥業收入占比91.16%,其中基因工程/生物類藥品和中成藥分別占84.37%和6.79%,遠遠高出房地產(8.69%)和服務業收入(0.15%)。
畢竟,藥品生意毛利實在是太高了。
資料顯示,長春高新制藥業的毛利率為90.85%。如果按照產品類型來分,拋開毛利率73.29%的中成藥,生長激素等基因工程/生物類藥品毛利率高達92.27%。
年報資料截圖
市場上的生長激素產品分為三類:粉針劑(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水針劑(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和長效水針劑(聚乙二醇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其中水針及長效劑型的定價空間和毛利率更高,更受青睞。
這正是金賽業務之所長,幾乎獨占了高端市場。
國金證券去年8月研報指出,國內生長激素市場呈現金賽藥業和安科生物領先的雙寡頭格局。PDB藥物綜合數據庫資料顯示,2020年金賽藥業的粉針、水針和長效劑型市占率分別為4.37%、70.81%和0.94%,合計占據生長激素市場76.13%的份額。在水針和長效劑型市場上,金賽藥業在水針市場樣本醫院銷售中占據了99.88%的份額,在長效市場目前占據獨家地位。
此次同樣進入集采、股價大跌的安科生物,產品則相對低端,它主導的是粉針市場。研報稱,在目前國內短效粉針市場中,安科生物占據44%的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一。
生長激素這個暴利賽道,不光利潤高,更讓人羨慕的地方在于根本不愁銷路,客戶搶著買。
對于家長而言,給孩子打成長激素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家長愿意付錢。
據中國網財經2021年報道,有家長表示:“孩子自2021年1月開始使用金賽藥業的生長激素治療,每天都要打針。目前我們孩子一支劑可以用5天,一支劑的價格是1300元左右,每月要花費8000元左右。”
一位家長為15歲的孩子打了兩年半的金賽增周制劑,使用生長激素治療花費50-60萬元人民幣。對于高昂的治療費用,這位家長稱“五六十萬買這點身高,要不然你有錢也買不到,過了這個年齡就沒有了。”
央媒關注:生長激素不是想打就能打
站在醫學角度上,生長激素注射需求猛增未必是好消息。
2021年8月,新華社“新華視點”發表《身高焦慮就打“增高針”?危險!》一文。文章指出,出于身高焦慮,不少家長想方設法給孩子注射生長激素。這不僅耗費不菲、效果微乎其微,還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健康風險。
新華網截圖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黃軻曾接診過一位母親,因為擔心孩子身高偏矮,陸陸續續在各處就診求醫,一年砸了48萬,結果孩子只長高了1厘米。
像她這樣為孩子焦慮的家長還有很多。武漢協和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醫生林鳴,工作日接診人數在50-80之間,其中不少人是來咨詢注射使用生長激素的。但林鳴表示,實際上,真正需要生長激素治療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絕大多數的孩子只需要進行常規的飲食、運動、睡眠指導,并不需要使用生長激素。
“藥物是用來治療疾病的。不是說我覺得矮、想長到多高,就打點生長激素,這是非常荒謬的行為。”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小兒內分泌遺傳代謝科主任張一寧表示,“目前過度檢查和不規范檢查的現象非常普遍。有家長到門診來,一定要給孩子做生長激素化驗,我說不用做還被罵。這個檢測是用藥物激發進行試驗,要抽血5次,有很多外在因素影響當時激素的激發水平,需要綜合判斷。有些醫院用不規范的手法做檢查,檢查結果拿到之后就開始給孩子使用增高針,很不負責任。”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網站發布的《矮身材兒童診治指南》顯示,使用生長激素運動增多時易引起股骨頭滑脫、無菌性壞死,甚至嚴重可致跛行。在診斷、注射、監測和隨訪各個環節,生長激素的使用都是非常嚴謹的,絕不是說打就打、想打就打。
《矮身材兒童診治指南》截圖
最想讓家長帶著孩子去打增高針的是誰呢?
據“新華視點”報道,有業內人士表示,一些醫藥代表利用家長為孩子增高的迫切心理,把生長激素吹捧成“增高神藥”,因制劑不同、體重和敏感性不同,每月費用在3000元至15000元之間,往往需要注射2至5年。
文章揭露,因為背后的暴利,更有醫藥代表用高額回扣來引誘兒科醫生濫開處方。一些生長激素藥廠邀請兒科醫生參加培訓,而所謂的培訓就是讓醫生給孩子多開生長激素,按銷售額的一定比例提成。
曾遭到質疑的長春高新,不是第一次應聲跌停
值得一提的是,新華視點2021年的文章并沒有提到具體的醫藥企業。
不過文章提到,“國內一家生長激素龍頭企業年收入連年增長。2016年至2020年的5年間,其年收入增長了4倍多,收入90%以上都來自生長激素相關產品。”
有股民吐槽,這差不多是定向爆破,就差寫上長春高新的名字了。
文章發布次日,主營“增高針”的長春高新開盤直接跌停,市值蒸發超過120億元;創業板的安科生物更是跌幅超過10%,市值蒸發超20億元。
社交論壇截圖
去年8月,中國網財經更是直接點名長春高新。文章質疑,金賽藥業官網和產品說明書注意事項部分,很可能沒有對有關風險作出足夠的提示;生長激素作為處方藥,金賽增卻推出“買三贈一”活動,或涉嫌違規銷售。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局令第26號)的第二十條規定:“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得以搭售、買藥品贈藥品、買商品贈藥品等方式向公眾贈送處方藥或者甲類非處方藥。”“買三贈一”或涉嫌違規。
彼時,長春高新方面表示,該活動基于“金賽增患者救助項目”的公益活動,藥品由金賽藥業無償提供。有業內人士對中國網透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確實有相關規定,但是之前有先例,有公司以慈善的名義買藥贈藥,這是在打法律的擦邊球。”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是,長春高新生長激素產品,過半是從非公醫療單位流出的。2021年5月21日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長春高新稱,該公司生長激素大概30%以下在公立醫院銷售,70%以上在其他合作醫療機構銷售。
資料截圖
今日收盤,長春高新報每股204.84元,相比于去年5月21日每股522.17元的歷史高位,已經跌去了60.77%。
雪球網截圖
金賽藥業的產品,都賣給了哪些人?
2019年11月,長春高新完成股權過戶,拿到金賽藥業99.50%股權。
如今,關于金賽藥業客戶的公開資料并不多。不過,從《普華永道中天就191793號反饋意見通知書所做回復的專項意見》中,我們可以看到金賽藥業近年前五大客戶的基本情況。
其中多次出現的“健高系”公司,讓人好奇。
文件顯示,2015年為探索建立自營門診體系,金賽藥業與其他主體共同投資設立了金蓓高投資,借此間接投資了重慶金童佳、武漢健高及杭州健高。金賽方面稱,持股期間,該公司“對重慶金童佳等關聯方客戶未形成控制關系”,后來通過減資方式退出金蓓高投資,并于2019年3月完成了工商變更。不過有關金賽藥業與“健高系”公司關系的討論熱度不減。
文件截圖
形成反差并引發關注的另外一個地方在于:不少金賽藥業的頭部客戶,本身規模并不大。
在直銷模式下,杭州健兒醫療門診部有限公司近年每天的銷售收入貢獻都在1億元左右。不過啟信寶資料顯示,這家公司非常年輕:其成立于2014年,參保人數23人,注冊資本為100萬元,實繳資本僅為5萬元。
一些社區服務站,也成為金賽藥業的頭部客戶。
其中注冊資本6萬元的成華保和和順社區衛生服務站,2017年貢獻了7243萬的銷售收入;注冊資本8萬元的青羊芳鄰社區衛生服務站,僅2019年上半年就貢獻了6114萬收入。
這種反差,引發外界關于“大醫院看病,小門診拿藥”的討論和質疑。
對此,金賽藥業委托的獨立財務顧問表示,金賽藥業直銷模式下的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門診、診所等單位,均屬于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具有醫療資質的醫療機構。
有關獨立財務顧問在《核查報告》中稱,出現“大醫院看病、小門診拿藥”現象與公立醫院面臨“藥占比”等考核指標、許多公立醫院可提供的生長激素藥品規格有時無法滿足患者需求等因素有關,“具有合理性。”
有關成長激素的討論從來沒有停止。此次納入集采引發震蕩,也是情理之中。
綜合界面新聞報道,金賽藥業旗下規格為30IU/10mg/3ml的生長激素注射液,在此次廣東聯盟藥品集采的中標價為295.08元,而此前在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中標云南、江蘇、山東等多個省份時,其價格從未低于1031元。
在輿論看來,如果此次集采價格正式施行,甚至推動新的定價空間向全國普及。那么可以眺望,生長激素行業的高定價體系或將逐漸瓦解,暴利時代也將走向終結。不過事件的具體走向,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對于投資者關切,長春高新方面表示:“此次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尚未正式開始招投標程序,且具體影響還將取決于實際參與投標情況、中選結果、中選價格等,后續事項及對公司的影響程度尚具有不確定性,目前暫無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嚴重影響的預期,公司將積極關注后續進展,認真研究相關文件規定,合理制定實施方案。”
深交所互動易截圖
關鍵詞: 長春高新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銀保監會:商業健康險產品同質化嚴重,業務風險也不容忽視
排行
最近更新
- 毛利率超90%,專門賺孩子錢,長春高新的印鈔機熄火了?
- 光大科技“金控集團共享智能決策引擎”獲“十佳金融科技創新獎”
- 致敬經典,益世界《我是大東家》攜手上美影《寶蓮燈》玩轉聯動
- 寧夏完善“種植+養殖+加工”聯結機制 打造高端奶之鄉
- 用劉志華快速閱讀訓練系統,這些家長到底想干啥 ?
- 前十名奶粉排名參考起來,選到對的奶粉不在話下
- 天虹股份連續2個交易日漲停 投資者質疑其蹭熱度
- 榕樹貸款打造數字科技硬實力 賦能金融機構精準營銷
- 香木海的2021
- 國際金價再度大漲 中長期看本輪黃金牛市行情或未結束
- 老酒香飄虎年開局,舍得酒業攜“新春品鑒官”耿樂迎戰春節旺銷季
- 深圳前海邁入“黃金十年” 今年將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 深圳開啟“交地即發證”服務新模式 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水平
-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 2021年新冠核酸上市公司龍頭股票有哪些?
- 橡膠V帶概念股票有哪些?橡膠V帶概念股一覽表
- 2021年化纖行業板塊股票一覽,化纖行業板塊上市公司有哪些?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 第二代Nest恒溫器拆解
- 全球3G解析及網速大比拼
- 深圳市場主體達380.4萬戶 拓展電子營業執照和印章應用
- 央行降準對黃金市場有哪些影響?降準會提高黃金的價格嗎?
- 五千韓元能兌換多少人民幣?韓元兌換人民幣最新匯率是多少?
- 網紅外賣店在廁所池子里泡凍雞,到底是什么情況?
- 農業銀行幾點上下班?農業銀行營業時間表一覽
- 信用卡可以直接轉賬到銀行卡嗎?信用卡轉賬到銀行卡收手續費嗎?
- 廣發銀行的客服電話是多少?廣發銀行營業到幾點?
- 健康| 理想型住宅——祥源城
- 超市便利店年貨商品銷售旺 進入春節消費的沖刺階段
- 寧德時代入局換電市場 商業模式還仍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