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公募基金規模榜:4家邁入萬億級俱樂部 22家公司一年翻倍

■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5.56萬億元,同比增長28.5%。業內149家基金公司中,公募管理規模超過5000億元的有20家,同時也有34家不足100億元

■易方達管理規模超過天弘基金升至首位,廣發基金從2020年的第6位升至第3位

■一些中小基金公司規模快速增長,22家公司去年管理規模同比增幅超100%

《投資者網》湯巾

近三年來,A股市場呈現反復震蕩,但是結構性行情還是給公募基金帶來了顯著的“賺錢效應”,特別是權益類基金規模的爆發式增長,帶動公募基金整體規模連上臺階。

今年1月,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2021年12月公募基金市場數據。截至2021年12月底,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5.56萬億元,較2020年末的19.89萬億元,增長5.67萬億元,同比提升28.5%。而2018年底,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僅為13.03萬億元,三年間,增幅更是達到96%,幾近翻倍。

分類型來看,2021年末,開放式基金規模為22.44萬億元,封閉式基金為3.12萬億元。開放式基金中,貨幣基金達到9.47萬億元,占比為42.2%;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QDII分別為2.58萬億元、6.05萬億元、4.1萬億元、0.24萬億元,占比分別為11.5%、27%、18.3%、1.06%。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行業的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據Wind統計,去年末,在全部149家基金公司中,公募管理規模(剔除ETF聯接基金市值,下同)超過5000億元的有20家,其中4家超過1萬億元。但同時,也有72家規模在500億元以下,更有34家低于100億元。

同期,各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規模座次也發生了引人矚目的變化。統計顯示,去年末易方達總規模超過天弘基金升至首位,廣發基金躋身前三,博時基金從2020年的第8位升至第6位。

從變化率來看,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去年規模增長迅速,有22家公司規模翻倍,恒越基金和興華基金更是實現逾10倍增長。

4家公司進入“萬億級俱樂部”

2021年,A股市場整體呈現震蕩格局,上證綜指僅上漲4.8%,滬深300指數下跌5.2%,不過,新能源、半導體等新經濟板塊“你方唱罷我登場”,市場結構性行情升溫。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總體取得了較好業績回報。統計顯示,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為8.82%,超過了大部分主流指數。再加上投資者“買股不如買基”的觀念不斷深化,公募基金總規模增長近三成。

趨勢上看,基金業的馬太效應繼續深化,規模向頭部集中。據Wind統計,149家基金公司中,去年末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有49家,超過5000億元的基金公司有20家,其中4家管理規模超過1萬億元,分別是易方達、天弘、廣發、南方,規模分別為1.67萬億元、1.13萬億元、1.11萬億元、1.04萬億元。其他躋身前十名的公募基金公司依次為華夏、博時、匯添富、富國、工銀瑞信和嘉實,規模分別為9934億元、9896億元、9249億元、8879億元、8016億元、7958億元。

那么,頭部基金公司的排名發生了哪些新變化?具體來看,易方達去年超過天弘成為基金業新晉“一哥”,這是2013年以來易方達首次年末規模超過天弘;而天弘則是自2014年首次失去冠軍寶座,位列第二;廣發從2020年的第6位升至第3位;南方和華夏名次不變,保持在第4、5位;博時從2020年的第8位升至第6位。

同時,有72家基金公司規模在500億元以下,占據行業半壁江山,更有34家低于100億元,以成立時間不長的基金公司為主。其中,規模低于5億元的包括華宸未來、凱石、瑞達、國融、合煦智遠等10家基金公司。

22家公司規模增長超100%

雖然公募基金規模總體增長迅速,但是具體到各家公司還是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狀態。Wind統計顯示,在149家基金公司中,有123家2021年實現規模增長,占比達到八成,但同時也有20家公司規模下滑。

回顧2020年末,“萬億級俱樂部”只有天弘和易方達兩家公司,而到了2021年末,廣發和南方也躋身其中。從規模增長的絕對數量看,易方達、廣發、富國、博時、南方分列前五,規模增量分別達4660億元、3594億元、2984億元、2773億元、2518億元。

此外,還有11家基金公司規模增量超過1000億元,包括招商、華夏、工銀瑞信、鵬華、建信、交銀施羅德、景順長城、中歐等。

如果從規模增長率來看,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則脫穎而出,由于基數較小,所以增速尤為突出。據統計,有22家基金公司2021年末管理規模同比增幅超過100%。首當其沖的是恒越基金和興華基金,規模增速分別達到1294%和1033%,均超過10倍。此外,新沃基金、金信基金、東海基金、東方基金、中科沃土基金的規模增幅也均超過300%。

恒越基金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個人系基金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目前旗下有20只產品(各類份額分開計算),包括混合型、債券型和FOF基金。截至2021年末,該公司管理規模為147億元,比2020年末增長了136億元。目前公司有5位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平均年限為1.32年,低于行業平均水平4.01年。

2021年,恒越基金旗下產品取得了不錯的業績表現,Wind數據顯示,該公司5只成立滿一年的產品收益率均在30%以上,這些產品均由基金經理高楠管理。然而今年以來,隨著市場波動加大,該公司旗下權益類產品目前均為負收益。特別是葉佳管理的恒越品質生活和恒越優勢精選,截至2月18日年內收益率分別為-22.15%和-21.61%,在同類基金中分別位于倒數第1和倒數第4。《投資者網》發現,在東方財富基金吧里,上述虧損產品引發了一些投資者的不滿,有基民要求更換基金經理。

興華基金同樣是由個人發起的公募基金,成立于2020年,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目前旗下有11只產品(各類份額分開計算)。2021年是該公司的起步之年,規模增加22.26億元至24.41億元。步入2022年,該公司同樣面臨一定業績壓力,截至2月18日,旗下權益類產品年內均為負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統計中可以發現,也有一些中小基金公司規模下滑嚴重,典型的是九泰基金。2020年末,該公司還有107億元規模,但是2021年末,其規模縮水54%,僅剩49億元。

《投資者網》注意到,九泰基金2021年有3只基金清盤,包括3只靈活配置基金和兩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該公司又有3只基金進入清算程序。

在老產品清算的同時,新產品的募集也并不平順。九泰基金去年有3只基金發行失敗,包括一只靈活型配置基金、一只短期純債型基金和一只增強型指數基金。

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小基金公司均面臨人才儲備不足的難題,綜合實力無法和頭部公司相比,同時缺少渠道優勢、品牌優勢以及市場曝光度。今年以來股市步入調整區間,投資難度加大,對于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易方達連續三年非貨幣規模居首

事實上,評判一家基金公司的綜合管理能力,非貨幣基金資產規模也是一個重要的維度。

Wind數據顯示,2021年末,易方達非貨幣規模為1.19萬億元,再次位列行業榜首,這已經是其連續第三年此項數據奪魁。2020年和2021年,該公司非貨幣規模分別增加了3960億元和4083億元。

去年二季度,易方達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達10002.46億元,成為業內首家非貨幣基金規模超過萬億的基金公司,書寫了基金業的歷史。

從該公司旗下具體產品來看,張坤管理的四只基金易方達藍籌、易方達優質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易方達亞洲精選,去年末規模分別為676億元和200億元、99億元、44億元,規模合計達1019億元,張坤也成為千億級頂流基金經理之一。

據統計,易方達旗下有29只非貨幣基金規模超過百億(各類份額分開計算)。其中,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易方達裕祥回報,去年末規模達到729億元,是全市場規模最大的非貨幣基金。

其他公司和易方達相比非貨幣基金規模還有不小的差距。有5家公司該項數字在6000億元至7000億元之間,依次是華夏、廣發、富國、匯添富、南方,規模分別為6961億元、6716億元、6223億元、6112億元、6004億元。

從各公司非貨幣基金規模變化來看,有14家公司2021年增加值在1000億元以上。易方達以4083億元的增量排名第一,前五名還包括富國、招商、華夏、廣發,分別增加2094億元、1979億元、1922億元、1813億元。此外,南方、天弘、交銀施羅德、景順長城、中歐等增量也超過1000億元。

同時,也有23家公司非貨幣規模同比減少,其中民生加銀、泓德、新疆前海聯合等5家公司減少了100億元以上規模。

在今年A股市場波動逐漸加大、“賺錢效應”降低的背景下,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未來業績和規模將發生何種變化,我們將密切關注。(思維財經出品)■

關鍵詞: 公募基金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