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培訓致19人陽性!幕后公司涉嫌傳銷、洗腦,曾有業務員瘋狂至死
2月21至22日,武漢、北京、青島各新增新冠陽性病例14例、4例、1例。而這19例陽性病例,均指向了同一家公司——如新集團(NUS.US)旗下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如新中國”)舉辦的培訓會。
針對此事,2月23日,如新中國的一位工作人員對時間財經表示,經公司初步核實,該培訓為某經銷商違規私自舉行,未經如新總部報備,“經銷商無報備不得進行會議和培訓活動,任何人一旦違規,將進行嚴格處理。
此外,針對外界對如新公司的傳銷質疑,該工作人員則表示,如新是正規的直銷公司。而針對后續公司對該經銷商的處罰措施,以及該事件造成的公司業務影響等事宜,該工作人員表示需進一步核實。
23日午間,如新中國在官網也發布聲明表示,加強宣導經銷商嚴格遵守國家防控防疫政策,暫停湖北省所有的線下培訓,湖北分公司已暫停營業,全面消殺。
三年前,如新集團也曾引發社會廣泛的關注。2019年,34歲女子因堅信如新果汁“散熱排毒”的說法,生病不吃藥只喝如新果汁,最終因肺部感染死亡。
對此,如新中國在事后發表聲明表示,涉事經銷商違反公司相關規定,已對其解除合同。彼時,如新中國表示會加強經銷商管理。
曾遭《人民日報》三度發文痛批
經銷商頻繁違規背后,外界對如新集團的傳銷質疑聲似乎也一直未停止。
2月23日,在新浪微博上,#如新傳銷#、#如新化妝品曾被央媒點名涉嫌傳銷#、#武漢疫情涉事如新公司涉嫌傳銷#等話題閱讀量已超千萬。
而在社交軟件知乎上,在“如新是傳銷嗎?”的相關提問下,有多位用戶發帖表示肯定。如2019年1月發帖的一位回答者表示,自己有家人在做如新,“如新的多層次計酬,就直接可以定位為傳銷,它們用各種名義來美化這個計酬方式,都不能掩蓋其打著直銷的牌子做著傳銷的事實!”此外,該回答者還在回答中表示,如新一方面通過辦培訓會,精英收錢賺錢,大型的拿酒店回扣,另一方面是所有如新的低層自用,“這個比低層賣出去的產品還多,我家光洗臉的機器就3種”。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初,《人民日報》曾接連刊發《看“如新”怎樣編織謊言》《看“如新”怎樣攻陷人心》《“如新”公司在美國屢遭處罰斯坦福大學公開與之決裂》三篇報道,直指如新集團涉嫌精神控制實為傳銷。
前述人民日報文章內容顯示,如新是一家擁有直銷牌照的跨國公司,但實際操作卻暗藏多層貓膩:除捏造傳播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外,所謂“基因重設”技術是純屬編造,所謂的“科研顧問”也只是掛名不做事。除此之外,該公司還被指偷換廣告與報道概念,以媒體廣告標榜經營模式合法,以及存在制造榜樣,利用群體效應進行精神控制。
人民日報文章還顯示,如新公司往往利用他人生活上的不如意引誘其入行。此外,文章詳細介紹了如新“攻陷人心”的一些招數:入行需先買500元產品,發展下線可一直晉升至“寰宇領袖”;現場展示豪車豪宅,利用生活上的不如意引誘入行;新人第一道門檻是“大量使用如新產品”;要求每會必到,每天制訂計劃,每天看書聽碟。
另據報道,如新根據產品銷售數量和發展下線人數,將直銷商分為從“見習”到“寰宇領袖”,共7級。在保證自身營業額不低于每月10000元的情況下,直銷商每新發展4位直接的“下線”則晉升一級。直銷商的收入由自身的銷售提成和“下線”營業額的提成兩部分組成,后者是高層級直銷商收入的主要來源。“寰宇領袖”可拿到最多6層“下級”營業額的提成,其直接發展的“下線”需達到16人以上。
隨后的2014年3月,國家工商總局認定,如新公司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范圍從事直銷、夸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其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擅自直銷、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因此將對如新違法直銷“罰沒”總計486萬。
而5年后的2019年,年僅34歲的如新銷售人員林麗(化名)在生病后,高燒數天,但她僅靠喝如新果汁“排毒”,拒絕就醫治療,最終不幸身亡。該事件再次引起外界對如新公司“傳銷”質疑。
據彼時公開報道,林麗丈夫蘇偉稱,“如新的培訓就是讓人敵視醫療。”蘇偉回憶說,林麗的兩個導師曾兩次面見蘇偉,想拉他一起做,他們宣稱85%的藥品都是無效的,要是你真愛你的家人,就讓他們遠離醫療。
相關報道顯示,讓林麗生前飲用的如新果汁全名為“g3活能混合果汁飲料”,售價690元一盒,事發后,果汁被下架。2月23日,時間財經仍在如新官方銷售網站上檢索到同名盒裝產品,售價785元,商品名后備注“暫為非直銷品”。時間財經查詢商務部登記備案的直銷產品,未發現該產品在列。
中國市場收入連續三年第一
官網顯示,美國直銷企業如新集團1984年創立于美國猶他州普羅沃市,1996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業務遍及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及太平洋地區等全球近50個市場,是一家深耕于個人保養品和營養補充品領域的跨國企業之一。
2003年,如新集團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2006年獲得直銷牌照。隨后,中國迅速成長為如新集團最大的市場。今年2月16日,如新集團發布的2021年財報顯示,2021年,該集團總收入26.957億美元(約合170.46億元)。其中,來自中國大陸市場的收入最多,達5.688億美元(約合35.97億元),約占總收入的21%。其次,約20%的收入來自美國,13%來自韓國市場,日本市場占10%。
而在此前的2019年-2020年,如新集團來自中國大陸市場的收入也均處于第一的位置。不過,該占比正逐年下滑。財報顯示,2019年-2020年,如新集團中國大陸市場的收入分別為7.225億美元、6.255億美元,占總收入比重分別為30%和24%。同期,美國市場收入比例則分別為12%、18%。這也意味著,如新集團近3年來,在中國市場的收入占比下滑9%,而美國市場則上漲8%。
在財報中,如新集團也表示,集團在中國大陸實施了一種與其他市場不同的商業模式,即利用零售店、銷售人員、獨立直銷商和獨立營銷人員來營銷產品。而在中國大陸以外的所有市場中,如新集團將獨立銷售團隊的成員稱為“品牌關聯公司”,他們的主要職責是通過個人和社交網絡推廣品牌和產品。截至2021年末,如新集團在全球擁有約4600名全職和兼職員工,這其中,并不包括在中國大陸業務的約15000名銷售員工。
財報也介紹如新集團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幾種商業模式,即利用銷售人員通過如新的零售店和網站銷售產品;其次是獨立直銷商,可在如新擁有直銷許可證和服務中心的商店之外進行銷售,也可通過網站進行銷售;再有則是獨立營銷商,他們是獲得許可的企業主,被授權在他們自己批準的場所或通過如新的商店和網站銷售如新的產品。
這個過程中,如新集團通常通過補償來激勵銷售人員。在財報中,如新集團也表示,由于中國大陸政府通過了直銷和反傳銷法規,對行業的業務施加了重大限制和限制,“最值得注意的是,法規禁止多層次補償,這是我們補償中國大陸以外銷售人員的基礎。這些法規可能會限制人們加入我們的銷售隊伍的動機,并可能降低我們吸引和留住銷售隊伍方面與競爭對手區分開來的能力。”
財報顯示,根據中國大陸規定,直銷公司可以向中國大陸的獨立直銷商支付最高其通過向消費者銷售產品而產生的收入的30%。而由于政府對保健品和直銷行業活動的審查一直處于較高水平,如新集團也在財報中表示,自2019年以來,集團在中國大陸收到和處理的政府審查、檢查、查詢和消費者投訴數量有所增加。
關鍵詞: 如新集團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冰雪保險”討論度升溫 購買此類產品時需看清投保須知
我國重疾險發展迎來較大挑戰,多因素致銷售增長遇瓶頸
冰雪運動的保險迎來“出圈”契機 產品開發、銷售難度都不小
排行
最近更新
- 一場培訓致19人陽性!幕后公司涉嫌傳銷、洗腦,曾有業務員瘋...
- 年內北交所指數被頻繁提及,打造晴雨表可期?
- 控股股東近七成股份將拍賣,獐子島實控人或生變
- 周鴻祎:并沒有“狂噴”元宇宙 看法“一分為二”
- 消息稱字節跳動又有員工被救護人員用擔架抬走,當事人回應
- 鍛煉后腰痛?專家建議:臥床休息+適當運動
- “交友”變“交錢”這些“脫單”App暗藏陷阱
- 醫保集采去年節省用藥費用近1700億元(新數據 新看點)
- 國家衛健委:2月23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86例 其中本土病例...
- 你今天鹽分攝入超標了嗎? “減鹽攻略”來啦!
- 蘇富比因藏家開拍前反悔取消拍賣104枚CryptoPunks
- Invisible Friends最近24小時成交量6684 ETH,NFT市場全網排名第一
- 美贊臣入局羊奶粉市場,兩次易主后能否真正“回血”?
- 愛茉莉太平洋關閉高端品牌門店,在中國市場上還有幾分勝算?
- 多地發布自貿區任務清單 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建設
- 今年將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 中小微企業是最大受益者
- 壹邦持續關注全民健康,提供全方位優質化服務
- 冰箱里囤積的年貨已吃完,內部該徹底清理了!
- 春季調節情緒有方法 聽聽醫生專家怎么說
- 停車開空調不開窗很危險 小心一氧化碳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 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高發 洗澡使用熱水器時建議不超過30分鐘
- 心臟不舒服可能是甲亢導致的 盡早治療才能預防
- 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見類型有哪些?該如何分類?
- 孩子參與“網紅”運動屢受傷 選擇適合的項目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 冰雪運動后出現腰痛等運動損傷怎么辦?臥床休息+適當運動
- 國家發改委五分鐘連發兩文劍指煤價 動力煤期貨直線跳水
- 房企融資提速 金地集團、美的置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相繼發債
- 新能源車企“逆向”加入手機賽道,下一個流量入口在哪?
- 鄭州將舉行多場不同主題的招聘會 涵蓋IT技術等多個行業
- 固原原州區計劃轉移勞動力就業7萬人 讓“春風”吹進勞動者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