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保險牌照難拿資本打“退堂鼓”:3家上市公司“組團”宣布終止籌設花城人壽

藍鯨保險關注到,3月18日晚間,上市公司海印股份(000861.SZ)、春雪制藥(300147.SZ)、金發科技(600143.SH)齊齊披露關于終止投資設立花城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城人壽”)的公告。

公告內容顯示,近日,經籌備組及主發起人協商,綜合考慮近年宏觀經濟環境及金融政策變化,一致決定終止籌備花城人壽,項目籌備期間產生的費用由各發起人根據《花城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書》的約定按認繳比例分擔。

三家上市公司認為,終止發起設立人壽保險公司有利于公司聚焦主營業務的發展,整合優化資產結構及資源配置,符合公司長遠發展規劃和整體利益,不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及日常經營活動產生影響。

回溯來看,2016年10月,海印股份披露公告稱,擬作為主發起人發起設立人壽保險公司,這也是其在發展銀行、保理、融資租賃、小額貸款等業務外在金融業務領域的又一布局,意在拓寬和豐富公司的業務領域。

擬籌的花城人壽注冊資本10億元,海印股份擬出資2億元,認購花城人壽20%股份;香雪制藥擬出資1.6億元,認購16%股份;金發科技擬投資1.6億元,認購16%股份,其余發起人信息不詳。與此同時,金發科技還在2016年宣布,與達安基因等公司參與發起粵科科技保險有限公司,擬出資1億元,持股11%。

早前,以上市公司、各路民營資本為代表的資本方對于籌建保險公司熱情度較高,不過,在監管對保險牌照審批日趨嚴格的背景下,要想成功拿到批復,成為一家保險公司的股東并不容易。

藍鯨保險觀察到,2018年銀保監會成立以來,獲批籌建的保險機構為數不多,一類擁有強大的國資背景或響應政策需求,譬如財政部旗下中國農業再保險公司,中國融通集團旗下融通財險,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共同籌建的國民養老保險公司,以及中國漁業互保協會牽頭成立的中國漁業互助保險社等;另一類,則是順應保險業對外開放趨勢,由國外成熟保險企業在國內發起設立的保險機構,如安聯(中國)、恒安標準養老等。

在此背景下,諸多民營資本打起“退堂鼓”,放棄籌設保險公司。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