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福州已完成互聯網營銷師培訓8754人 培訓受益面進一步擴大

每天清晨,看著一箱箱裝有李干、蜜餞等土特產的包裹發往全國各地,“帶貨主播”陳紫葳總是露出欣慰的笑容。

從擺在路邊賣,到搭上“互聯網+”的快車,陳紫葳網店營銷額實現較快增長,這背后源于刻苦的鉆研和系統的培訓。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民是主體,技能最重要。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一重要部署,市人社局通過政策突破、機制創新,安排1000萬元技能提升專項資金,在全省率先開展萬名互聯網營銷師培訓,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先行先試:

在全省率先培訓互聯網營銷師

連江魚丸彈十足、風味極佳,是富有福州特色的風味小吃。因為市場競爭激烈,手工魚丸制造者急于開辟新的市場。

趙雁娟把發力方向瞄準了網絡直播。但是,“播什么、怎么播”成了她直播帶貨路上遇到的關鍵難題。

去年底,市人社局舉辦的互聯網營銷師培訓讓趙雁娟收獲頗豐。“我在培訓課上學會了直播和剪輯技巧,還了解了很多互聯網營銷知識。”趙雁娟說。

2020年,人社部等三部門公布“互聯網營銷師”為新職業,隨后“帶貨主播”隨著直播電商的高速發展而呈現爆發態勢。然而,缺乏營銷技巧、場景布置等技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互聯網營銷師的提升和發展。

“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培訓什么。”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10月,市人社局組織人員前往浙江杭州學“網紅直播”培訓的先進做法,并于當年11月在全省率先舉辦互聯網營銷師培訓班。省播音主持協會、省職業培訓協會的專業人員詳細講解了互聯網營銷臺基本規則、視頻剪輯軟件功能、手機拍攝方法、漲粉營銷策略等內容。

“互聯網營銷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僅一周時間就有超過233名從事或有意愿從事互聯網營銷相關工作的人員報名,超過培訓預期。”上述負責人說。

創新突破:

培訓受益面進一步擴大

每晚9時至11時,是陳紫葳直播的時間。在直播間里,李干、蜜餞、菜干成了熱銷品。“每天的營業額都有上萬元。”陳紫葳說。

陳紫葳在微商市場打拼多年,不過先前只用圖文形式銷售農產品,與客戶缺少互動,實際效果有限。受益于互聯網營銷師培訓,她悟出了許多“門道”,還帶動3名村民再就業。

兩期培訓班帶來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市人社局便考慮如何擴大培訓受益面,以此提升福州市網絡營銷、電商行業整體水。

經過總結和調研,市人社局突破原有職業技能培訓政策規定的10類重點群體范疇,將所有從事或有意愿從事互聯網營銷相關行業的城鄉勞動者(不含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納入培訓范圍。

“我們將互聯網營銷師培訓作為鄉村人才振興戰略的重點項目,從擴大培訓范圍、完善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探索監管模式等方面協同發力,明確在全市培養1萬名互聯網營銷師的目標任務。”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為切實提升培訓的精準,市人社局因地制宜,依托遴選的全市29家有資質的正規培訓機構,通過整建制購買服務的方式,圍繞各縣(市)區互聯網經濟的特色屬,舉辦“定制網紅培訓班”。

去年,福州市累計完成互聯網營銷師培訓8754人,培訓對象包括農產品、特色產品、文旅、商貿等行業的城鄉一線互聯網從業人員,其中鄉村從業人員約占七成,所有學員均免費參訓。

擴大戰果:

再安排1000萬元開展技能培訓

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計完成互聯網營銷師培訓9234人,實現“培訓促就業、就業帶產業、產業促發展”的良好成效。

如何確保培訓取得實效?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培訓過程中采用了學員滿意度測評和“黑名單”制度,倒逼培訓機構認真做好教學計劃、用心開展教學活動。

“培訓結束后,每名學員都要提交畢業作品——不少于1分鐘的直播帶貨短視頻,作為結業考核內容。”上述負責人說,考核合格的學員,將獲得培訓機構頒發的互聯網營銷師培訓結業證書。

學員結業后將培訓成果運用到互聯網銷售當中,為家鄉代言、為本地制造業代言、為本土特色產品代言、為鄉村振興代言。

記者了解到,市人社局將持續加大鄉村技能人才培育力度,計劃再安排1000萬元資金,會同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團市委、市婦聯等6家單位,爭取開展互聯網營銷相關崗位職業技能培訓8000人至10000人,為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福州市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關鍵詞: 互聯網營銷師 營銷師培訓 培訓受益面 技能培訓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