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微信朋友圈十年 社交戰場劇變,競爭對手層出不窮

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版本發布朋友圈功能,2022年4月19日,微信按時間順序展出了365個用戶分享的朋友圈故事,為朋友圈十周年慶生。十年間,社交產品一茬接著一茬,直播+社交、短視頻+社交、元宇宙+社交概念……想方設法搶占用戶的注意力。這一系列變化,是PC互聯網轉向移動互聯網的縮影,篩出了每個風口的優勝者,也正見證元宇宙時代社交產品的養成之路。

365條朋友圈曬情懷

一周前,微信官方公眾號上發布了一則通知,為朋友圈十周年故事展征集作品。一位用戶在公眾號留言“我是2012年12月31日開通了微信,最少也有將近3000條的朋友圈,與其說是朋友圈,倒不如說是我的電子日記,亦或者是我成長的記錄,記錄的內容也在變化,朋友圈生日快樂”獲得100多個贊。

4月19日,故事展如期上線,作品是365個用戶分享的朋友圈截圖,微信將其按時間順序展示。正如這位用戶所言,作品中喜怒哀樂的故事都有,用戶的情懷是主角,承載朋友圈的微信作陪。

回到朋友圈上線時,那時的微信還是4.0版本,用戶可以通過朋友圈發表文字和圖片,同時可通過其他軟件將文章或者音樂分享到朋友圈。用戶可以對好友新發的照片進行“評論”或“贊”,其他用戶只能看相同好友的評論或贊。現在朋友圈支持視頻拍攝、視頻號內容分享等。

隨著小程序、視頻號的上線,朋友圈被微信和用戶討論的頻率下降,至于朋友圈對微信的意義,微信相關人士在朋友圈十歲生日當天保持沉默。

用戶見頂,商業化謹慎

這不代表朋友圈的價值下降,在微信“發現”頁面,朋友圈始終處在第一的位置,這也不意味著微信對朋友圈功能百分百滿意。

“如果能有重來的機會,我會重新設計朋友圈,把朋友圈和個人相冊分開,作為兩個獨立的部分,一個公開展示,而另一個僅自己可見。”在2019年微信之夜演講時,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直言。遺憾之外,張小龍當天還首次公開了朋友圈的數據——平均每天7.5億人進入朋友圈,平均每人十數次。此后,微信鮮有提及有關朋友圈的數據,但微信的穩定狀態從騰訊歷年財報數據上可見一斑。

以近三年為例,截至2019年12月31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11.65億,同比增長6.1%,環比增長1.2%;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12.25億,同比增長5.2%,環比增長1%;截至2021年12月31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12.68億,同比增長3.5%,環比增長0.4%。

業內人士提到朋友圈十周年的第一反應則是,“商業化謹慎”。用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的話說,“和其他家相比,微信的商業化很克制,朋友圈只有四條廣告”。和當年朋友圈測試廣告一樣,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微信相關人士對于朋友圈一天最多會投放多少條廣告,沒有明確答案。

對手層出不窮

互聯網社交足跡的變化,反映的是每一次通信技術的革新所帶來的必然結果之一,那就是互聯網社交平臺的升級。根據蘋果應用商店排名,免費社交App前十名依次是小紅書、QQ、微信、知乎、微博、Hobby、Soul、和平營地、探探、陌陌。

除QQ、微博外,上述10個社交類App的上線時間都晚于微信,均是互聯網各個風口與社交結合的代表,小紅書是內容分享社區、知乎是問答類社區、Hobby是面向年輕人潮流社區、Soul是年輕人的社交元宇宙、和平營地是手游社區、探探是陌生人社交App、陌陌結合了直播和社交。

這些App上位的過程是中國互聯網變遷史,由于社交產品對于用戶的天然吸引力,一批又一批互聯網創業者希望用社交籠絡用戶,成為現象級App。比如2月爆火后又下架的元宇宙App啫喱,就曾沖上蘋果總榜以及免費社交榜單第一,如今連續50天擠進免費社交榜單前十的Hobby,則是近期最有代表的社交新應用。

再者,處于社交賽道,幾乎每個挑戰者都曾被拿來和微信做對比,微信背后的騰訊也不斷在短視頻+社交賽道賽馬,這樣的挑戰和自我革命注定將持續。

北京商報記者魏蔚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