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富裕家庭低風險資產配置比例上升 保險產品增持幅度居前

財聯社4月26日訊(記者徐川)近期金融市場階段性波動較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家庭財富的配置格局。《2022年上半年植信中國財富指數報告》顯示,受調研富裕家庭對于長久期、抗通脹均衡的配置需求增強,從境內流動資產的類型看,中高風險產品的配置比例由上期的40%下降至32%,反之低風險產品由60%上升至68%。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解讀稱,從指數一級指標來看,本期家庭財富指數為125,雖較上期下降7個百分點,但仍在景氣臨界線100以上,說明財富增長雖放緩但漲勢不變;資產配置指數下降至99,反映出富裕人群資產配置更多向低風險資產傾斜,資產配置風格偏向穩健。

具體來看,中高風險類的產品比例較上期顯著減少,股票與公募基金的配置比例分別由上期的14%、10.3%下降至10.5%、6.7%。在公募基金的持有類型中,貨幣市場型基金持有比例接近過半,成為富裕家庭現金管理的重要工具,其次為指數增強基金與偏股基金,持有比例均為33%。

另在低風險的流動資產中,銀行理財產品的配置比例由上期的23.3%小幅提升至24.1%。按年齡分類,25-30歲的投資者選擇銀行理財作為低風險資產的比例相較上期增加至28%,而50歲以上投資者受“破凈”等影響選擇比例較上期下降至20%。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保險產品成為低風險類別中的配置亮點,配置比例由上期的5.6%大幅增加至16.4%,最受關注的前三保險種類為意外險、商業健康險和養老險,調研顯示,大部分家庭在購買保險上的支出為10-20萬左右。

在投資收益方面,上述報告指出,過去12個月,有45%的受調研投資者設置了8%以上的年收益率目標并實際獲得收益超過8%,但較上期低12個百分點,其余大多數投資者比例收益率穩定保持在3%-8%區間。

具體分產品種類來看,銀行理財產品、貨幣基金、股票、公募基金和期貨等衍生品收益跌幅居前,而保險、外匯交易和貴金屬投資收益則逆勢增加,債券投資收益也有小幅提升。

對于大類資產的收益預期,約70%受調研投資者認為未來6個月上證指數、黃金價格和美股將會在-5%至5%之間窄幅波動。此外,從金融產品的收益預期看,分別有78%、74%的受調研投資者認為公募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在未來6個月持平,認為上升的投資者所占比例則為14%、16%。

關鍵詞: 保險產品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