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去年收入同比增長14.2% 冷飲業務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
2022年4月27日,伊利股份公布了2021年全年和2022年一季度業績,2021年伊利收入達到了1106億元,同比增長14.2%,也成為亞洲首個突破千億的超級乳企。在如此大體量下,伊利依然保持了穩健的增速,盈利能力也進一步提升。
在業內看來,雖然從2020年以來,疫情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但作為行業龍頭,伊利保持穩健增長,其全產業鏈的資源整合能力、風險應對能力等核心競爭力和經營韌性再次得到驗證。
業績增長超預期
2020年伊利的營業總收入已經達到968.9億元,突破千億已是板上釘釘,但伊利的業績表現依然超出了市場預期。
報告期內,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1106億元,同比增14.2%,營收增長絕對值超過13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全年實現凈利潤87.3億元,同比增23%。同期發布的2022年一季報顯示,伊利一季度營業總收入達310.5億元,同比增13.5%,凈利潤35.1億元,同比大增24.1%。
從分業務上看,伊利的“基本盤”業務液體乳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49.1億元,同比增長11.5%。通過構建立體化渠道和積極拓展地、縣級下線市場,液體乳業務規模及市占地位繼續保持行業領先者地位,其中,“伊利純牛奶”、“金典純牛奶”、“安慕希常溫酸奶”系列產品年銷售規模均超過200億級。
伊利的冷飲業務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71.6億元,同比增長16.3%,進一步擴大了領先優勢。
伊利近年來著重發展的奶粉業務也不負眾望,奶粉及奶制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2.09億元,同比增長25.80%,崛起勢頭明顯,特別是伊利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金領冠年銷售收入突破百億。
整體來看,伊利的業務仍呈現雙線增長的趨勢。
在重點產品上,金典純牛奶、安慕希常溫酸奶、金領冠嬰幼兒配方奶粉、巧樂茲和甄稀冰淇淋等重點產品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8%,市占率持續提升,拉升了收入。
疫情下,高端牛奶消費增長明顯,伊利也抓住了這一機遇,2021年金典有機系列產品市占份額在連續多年保持市場領先地位的基礎上,較上年同期增長0.64個百分點,高居有機奶品類首位;“臻濃”系列純牛奶年度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近六成。
在創新品類中,以金領冠嬰幼兒全新配方奶粉、金典A2β-酪蛋白有機純牛奶、暢輕黑標蛋白時光、QQ星兒童成長配方羊奶粉等為代表的新產品收入占比達到13.4%,顯現出多品類產品梯隊的增長活力。
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金領冠嬰幼兒配方奶粉,目前國內新出生人口連續4年下滑,導致奶粉市場規模不斷萎縮,市場進入強強爭奪階段。金領冠以伊利近20年在母乳營養方面的研究為基礎,推動嬰幼兒配方奶粉進入“專利時代”。目前,金領冠旗下的專利已達70余項。這些扎實的研究成果,讓金領冠成為首批通過“新國標”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
同期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公司嬰幼兒配方奶粉零售額市占份額同比提高了1.4個百分點,增速位列市場首位。而金領冠的崛起也讓伊利的業務版圖更加完善。
后千億時代要怎么走
隨著2021年伊利收入突破千億,并位列全球乳業排名前五,已經完成了此前“五強千億”的第一階段目標,在后千億時代,伊利依然在進一步完善“后千億時代”戰略布局、加速邁向“2025年進入全球乳業前三、2030年實現全球乳業第一”中長期戰略目標。
一方面,在實現千億“小目標”之后,伊利進一步夯實基礎。
2022年3月,伊利完成了對澳優乳業的要約收購,正式控股澳優。澳優是國內奶粉市場頭部企業,擁有全球羊奶粉頭部品牌佳貝艾特。強強聯合后的伊利奶粉業務進一步得到強援補充,有利于進一步高速增長。
在目前火熱的奶酪業務上,伊利成立伊家好奶酪公司,通過公司化運作,可以面向市場采取更靈活的市場策略,同時可以實現資源的集中配置,更好地適應奶酪行業的快速增長勢頭,進一步提升公司奶酪業務的競爭力。
除了重點業務布局,伊利在全產業鏈的布局和能力建設上也進一步提速,通過收購新西蘭乳企Westland,伊利進一步完成了國內、新西蘭雙核心奶源基地布局,在全球范圍構建強大自有奶源優勢。同時,在完成并購澳優后,澳優在荷蘭和澳大利亞等擁有大量上游資源,也進一步增厚了全球乳業資源布局的戰略深度。
另一方面,伊利也在探索新的增長驅動力。
伊利加大了與奧運、世博、CBA、亞洲杯等核心IP平臺的合作,推動品牌、經營的雙維提升,特別是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伊利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大放異彩,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秒針報告顯示,伊利在冬奧會期間全媒介收獲了2177.3億次曝光,位列全行業之首,也帶動了伊利同期的銷售,1-2月份冬奧包裝的伊利牛奶和鮮奶銷售增速達到了78%和60%。
在豐富的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支撐下,伊利也進一步推動國際化進程,尋找新的增量市場,2021年伊利主要產品已覆蓋到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業務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8%。
此外,在業務收入不斷壯大的同時,伊利也在探索尖端科技驅動增長的機會。
4月17日,伊利宣布與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展開一系列合作,全球首個“乳業太空實驗室”正式揭幕,根據計劃,伊利將聯合航天有關科研機構在科研探索、技術轉化、產品開發等領域全方位緊密協同,攜手在航天新材料包裝、太空菌株、碳衛星牧場監測、健康營養保障等領域開展密切合作,推動中國乳業研發正式邁入“太空時代”。
加速投資回報 加速回報社會
上市26年來,伊利長期以來勵精圖治,秉承著“股東價值領先”的承諾,讓業績持續保持穩健增長,也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其總市值從1996年上市時的4.2億元,上漲到2022年4月27日的2496.1億元,累計漲幅高達593倍,年化增幅為27.8%。
從ROE表現來看,伊利近10年都保持在22%以上,這基本上等于其股價的年化漲幅,說明其估值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業績的穩步推進,并不是依賴于市場的情緒波動,這一趨勢與貴州茅臺頗為相似,在整個乳業板塊中獨樹一幟,也為其贏得了“奶茅”的投資標簽。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務增長之外,伊利在ESG上也有更長遠的計劃,主動承擔起更大的企業社會責任。
近年來國內疫情不斷出現,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伊利發揮全產業鏈資源優勢和全渠道布局優勢,全力保障疫情下乳制品的有效供給,奔赴各地疫情一線,為“戰疫”補給營養與物資。自2020年至今,伊利已陸續捐贈3.8億元抗擊新冠疫情。
在目前市場較為關注的“雙碳”領域,伊利正在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并帶動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進全鏈減碳。
財報當日,伊利也公布了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根據4月8日《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路線圖》,伊利計劃將在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并成為中國食品行業第一家發布雙碳目標及路線圖的企業。中國食品行業首個“零碳工廠”、 中國首款“零碳牛奶”、中國奶粉行業前2家“零碳工廠”、中國冷飲行業首個“零碳工廠”,也相繼在伊利誕生。
正如伊利董事長潘剛所表示:“在當前疫情反復的形勢下,伊利將全力保障乳制品的有效供給。我們有信心在不確定環境下依然取得確定性增長。公司將在不斷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的過程中,與合作伙伴攜手共贏,以穩健發展回饋員工和投資者。此外,作為中國食品行業首家發布雙碳目標及路線圖的企業,伊利將在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我們將在推動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融合發展中,最終實現‘全面價值領先’的目標。”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市重疾險參保人數逐年增加 七個醫保年度賠付14.4億元
一季度社保基金新進14只個股 養老金賬戶新進9只個股
一季度廣東保險業總資產增長9.99% 面向服務業加大風險保障力度
排行
最近更新
- 伊利去年收入同比增長14.2% 冷飲業務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
- 三大指數漲跌不一 能源金屬、房地產開發等板塊漲幅居前
- 五一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將大幅減少 5月民航經營情況恐難有起色
- 唯一擁有雙混動技術路線品牌,廣汽傳祺鉅浪混動強勢來襲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再次更新 蘇浙滬飲食模式更健康
- 江蘇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居全國第一 信貸增長較快
- 南京首創“外賣騎手信息系統” 進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 中消協:一季度挽回經濟損失32251萬元 健身服務投訴下降較多
- 中國鐵路盯上跨界茶飲生意 對各行業巨頭是一門好生意嗎
- 一季度建材工業增加值增長1.6% 平均出廠價格上漲8.2%
- 清潔電器行業維持高景氣 抖音電商加劇價格走低
- 安徽德安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
- 學會急救,珍愛生命,預防溺水
- 九江經開區一季度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3% 加快產業項目建設
- “陣雨+暴雨”來了!新一輪冷空氣來啦
- 洋錢罐借款小微用戶:從程序員到多次創業者
- 我國法定職業病有132種 蕪湖市塵肺病為頭號職業病
- 再獲殊榮!國任保險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
- 安徽無為市科學把控土地市場供應節奏 計劃出讓15宗土地
- 蕪湖將再添5家醫保定點醫藥機構 滿足市民求醫購藥需要
- 蕪湖14家醫保定點藥店上線“刷臉”系統 市民可“刷臉”支付
- 騰越文化近現代名人書法作品展暨交流座談會
- 一季度蕪湖CPI上漲1.3% 食品價格降幅不斷擴大
- 安徽發布“十四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 每年開展一次“敬老月...
- 譽博玻璃鋼罐,助力行業發展,實現企業價值
- 安徽引領銀行保險業提升普惠金融供給質量 促進經濟循環暢通
- 安徽各地農村積極探索適合的產業 為鄉村振興奠定產業基礎
- 集兆嘉宣布將收購美國知名百年品牌企業 加大力度開拓全球市場
- 養寵選糧,E寵商城提供一站式服務
- 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廣大游客:用安全文明點亮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