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天津深化與對口幫扶地區的合作 打開市場、帶動群眾就業增收

天津與對口幫扶地區深化合作,圍繞特色資源,打造優勢產業,讓鄉親們的收入穩定增加。

6月中下旬,是西藏昌都阿旺綿羊的繁殖期,這個月,天津援藏企業就開始做各種準備。

2020年底,天津食品集團投資7000萬元,建成投產了阿旺綿羊基地。今年初,還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帶動當地農牧民增收致富。眼前這位20歲出頭的藏族小伙兒,叫次仁玉加,以前靠著散養阿旺綿羊為生。基地建成后,吸納了年輕、愿意學的農牧民,次仁玉加成為第一批員工。工作中愛鉆研,技術突出的次仁玉加,還當上了副廠長。

為了提升大家的技能水,這個月,在天津援藏前指的對接下,天津農學院的專家,通過線上授課的方式,為企業的技術骨干進行培訓。同時,企業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共建的博士工作站,也剛剛揭牌,將在肉羊品種資源開發利用、良種繁育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聯合研發,為下一步的加工、銷售打好底。預計明年將再帶動百名當地農牧民就業。

甘肅省古浪縣富民新村,是津甘兩地合作打造的百個鄉村振興示范村之一,天津投入2000多萬元,幫著村里建起了1000個設施農業大棚,由村民和農業公司承包經營。最,天津援建干部請來了農業專家,到農業園進行技術指導。村民嚴宗祿承包了50多個大棚,種植黃瓜等蔬菜,他剛剛招了十幾個工人,專家的到來,幫了大忙。

馬上就到蔬菜上市的旺季了,援建干部還了解到,大伙兒種植的蔬菜主要靠線下銷售,賣到周邊市場,而隨著大棚量增多,蔬菜集中上市量也大,要想賣出好價格,需要更多的銷售渠道。這次走訪,天津援建干部還組織了做消費扶貧的電商團隊,一起來考察。

現在,大棚的蔬菜種植產業,帶動當地周邊群眾就業超過1000多人,人均收入達到3萬元。

這幾天,天津援青干部來到青海省同仁市日秀馬村。眼下,青藏高原氣候回暖,正是黑青稞的播種期,利用扶持資金,今年,援青工作隊為村里買了農機設備,計劃把黑青稞的種植面積,擴充到1.2萬畝,比去年增長20%。同時,還打算在黑青稞的深加工上做做文章。先卡加,是當地村子的集體經濟帶頭人,兩年前,他開始帶著50多家農戶嘗試種植黑青稞,可讓先卡加苦惱的是,當地的傳統加工方式,沒有充分挖掘出黑青稞的附加值。

經過援青干部的牽線搭橋,天津一家商貿公司,承接了當地黑青稞的銷售。為了打開市場,他們與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工程學院合作,研發面粉產品。現在,第一批面粉已經生產出來,陸續銷往天津餐飲市場。

關鍵詞: 對口幫扶地區 特色資源 打造優勢產業 群眾就業增收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