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4月信貸偏弱,央行重申“穩增長”,業內預計數據將逐步改善

在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社會融資規模雙雙創歷史新高后,疫情沖擊下,4月金融數據不及預期。

據央行5月13日公布的最新統計,4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910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9468億元。“拖累”社融的主要是低迷的信貸增量,4月增加6454億元,同比少增8231億元。而在降準落地、多個專項再貸款工具推出、央行上繳1萬億結余利潤等影響下,M2(廣義貨幣)同比增長10.5%,增速比上月末高0.8個百分點。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經濟體量大、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下一階段央行將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穩定信貸總量,降低融資成本,強化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

多位受訪人士也對記者表示,往年4月數據都通常偏低,今年疫情影響放大了這個季節性因素,不過實體需求終究是存在的,隨著生產經營活動恢復,信貸、社融數據會逐步改善。

企業有效融資需求下降,4月貸款增長明顯放緩

一季度新增貸款創歷史新高,不過逐月來看,實體經濟融資偏弱的情況從3月就已出現,4月進一步明顯。數據顯示,4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454億元,同比少增8231億元。

“4月當月人民幣貸款增長明顯放緩,同比少增較多,反映出近期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進一步顯現,疊加要素短缺、原材料等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增多,有效融資需求明顯下降。”央行有關負責人分析稱。

之前實體經濟有困難時,市場對央行降準等舉措的呼聲還較高,不過目前金融系統并不“差錢”,最大的問題是實體信貸需求不足。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對記者表示,一般通過短債利率看流動性,4月央行投放了很多再貸款工具,又(在4月25日)實施了降準,銀行間市場短端利率很低,流動性肯定是很充足的。目前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特別是受疫情影響,房地產銷售持續大幅下滑,對信貸需求影響很大;其次一些制造業企業的信貸需求也受到影響。

4月數據偏弱也有季節性因素。植信投資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記者表示,3月(逢季末)有考核,金融機構貸款通常放得多一點,而做一個貸款項目需要時間,4月往往有點跟不上,因此4月信貸增量比較少是很常見的現象。今年疫情沖擊的痕跡明顯,進一步放大了季節性的因素。

連平還指出,4月企業短期貸款減少了1948億元,但票據融資增加了5148億元。票據是短期的,期限在3個月或6個月,銀行發放票據可以跟企業商量,且利率水平很低,對企業來說能拿到一筆便宜的周轉資金。

4月金融數據也有亮點。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一是4月財政存款同比明顯少增,反映財政支持經濟力度在增大;二是企業中長期同比少增較上個月有所收窄,呈現邊際改善跡象。

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變,預計數據會逐步好轉

4月金融數據會是年內低點,之后逐步回升嗎?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發展有諸多戰略性有利條件,經濟體量大、回旋余地廣,具有強大韌性和超大規模市場,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此前一天(5月12日),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階段央行還會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進一步支持。在5月13日的答記者問中,央行有關負責人重申,央行將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具體包括穩定信貸總量,降低融資成本,強化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

受訪人士也預計數據會逐步好轉。連平稱,需求終究還是存在的,比如國家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貸款還得放,而且國家也明確上半年要把年初制定的一些政策落地。“因此不用過于擔心,隨著生產經營活動恢復,信貸、社融數據會逐步轉好,可能6月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改善。”

廖志明表示,信貸數據后續重點看企業復工、產能恢復速度等進展情況。從社融的支撐因素看,根據財政部要求,6月底前要完成大部分今年新增專項債的發行工作,因此預計政府債券5、6月發行會增加甚至放量,對社融形成支撐。

周茂華還提到,從趨勢看,隨著國內生產生活逐步恢復正常,此前被抑制的消費需求有望出現反彈,同時,有助于緩解國內工業企業經營壓力,穩定信心,促進國內需求回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程維妙

校對盧茜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