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短視頻作品著作權討論熱度高漲 “剪刀手”蔓延程度不容低估

日,奧迪“人生小滿”廣告被指抄襲,再一次掀起了短視頻作品著作權討論熱潮;也再次提醒全社會,當前短視頻行業(yè)的“復制”之風和各種形式的“剪刀手”蔓延程度已不容低估。

客觀說,為打擊“剪刀手”,無論是相關法律的完善,還是短視頻臺的“自治”水,這些年都是在明顯進步的。但現(xiàn)實的難度在于,由于短視頻創(chuàng)作門檻低,傳播速度快,在海量的短視頻中,從法律到臺,要恰當處理好原創(chuàng)保護與合理表達之間的關系,依然存在相當大的難度。

這里面有些是侵權認定標準的模糊所致。比如,內容上的直接“照搬”當然好判斷,但創(chuàng)意的模仿及“二次創(chuàng)作”到底如何界定,其合理邊界在哪,還缺乏足夠清晰的標準。還有一些則是臺的責任問題需要進一步厘清。比如,某個短視頻的侵權事實成立時,其對應的短視頻臺到底負有怎樣的責任?因此,我們需要根據(jù)短視頻的傳播規(guī)律和創(chuàng)作特點,構建一套更具針對的著作權保護規(guī)則。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治理短視頻著作權侵害,首要的是打擊“剪刀手”,讓侵權者付出足夠的代價;但鑒于臺在短視頻分發(fā)和傳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要有效遏制“剪刀手”的僥幸心理,臺的作用不可忽視。

這方面,短視頻臺其實是有很多工作可以探索的。比如,能不能建立更精準、有效的像自媒體文章一樣的短視頻原創(chuàng)保護和審核機制,以從源頭降低侵權短視頻被傳播的可能?此外,今年全國兩會上,有委員建議建立短視頻二創(chuàng)授權機制,也同樣值得嘗試。

網絡環(huán)境下的版權保護,是個世界難題。短視頻作為一種新的網絡傳播方式,由于融合了文案、創(chuàng)意、場景等多種元素,其著作權保護則更具復雜。有效應對該難題,需要社會協(xié)同治理,及時、科學地協(xié)調好法律、個人、臺等不同方面的關系。唯有協(xié)同共治、久久為功,短視頻“剪刀手”之路才會越走越窄。

關鍵詞: 短視頻作品著作權 短視頻行業(yè) 短視頻侵權剪刀手 著作權保護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lián)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chuàng)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