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各地爭相出臺促消費舉措 長期促消費還需從哪些方面著力?

消費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促進經濟穩發展的一系列部署,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日,各地相繼出臺一系列促消費舉措,進一步著力穩住消費基本盤,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

多樣政策添動力顯活力

記者梳理發現,各地根據自身特點出臺了多樣的促消費政策,以滿足居民不同的消費需求。如《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中明確,年內新增非營業客車牌照額度4萬個,按照國家政策要求階段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

重慶以“愛尚重慶·渝悅消費”為主題,統籌開展了線上線下融合、覆蓋各區縣及“吃喝玩樂游購娛”各業態的多元化消費促進活動。據了解,截至5月末,重慶市商務委已聯動各區縣、各大金融機構和上萬家企業開展了700余場主題消費活動以及2000余場各類消費促進活動,累計投入資金10億元。

山西省開展了以汽車、家電、線上線下零售為主的政府數字消費券發放工作。據了解,截至6月17日,全省政府數字消費券已累計投放金額超9億元,累計核銷約5.5億元,帶動消費87億元。此外,面向全省15萬困難群眾發放的1.5億元“愛心消費券”,旨在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這些舉措均取得了經濟帶動效果和社會效益。

《廣東省進一步促進消費若干措施》提出,將設立3000萬元“有獎發票”資金,圍繞零售、餐飲、文旅、住宿、體育等領域,科學制定獎勵辦法,在全省范圍內根據發票金額開展“有獎發票”活動,提升市場消費活力。

“從5月份的消費數據與高頻消費數據來看,當前消費市場的運行的確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其中除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上海等地全面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等因素的影響之外,促消費政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各地系列促消費政策不僅通過發放消費券、減稅補貼等方式提振了消費需求,也對供給端和流通端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的解決方案,從而促進了消費的回暖。

促消費需進一步挖潛

促消費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從長期看促消費還需從哪些方面著力?

付一夫表示,在促消費過程中,當務之急是要穩就業。“就業涉及千家萬戶的生計和發展,是百姓的財富之源。只有工作崗位穩定,百姓的收入來源才能穩定,對未來的預期才能得到改善,繼而更有動力去開展各項經濟生產活動或者通過消費來享受生活。”

付一夫進一步說,從宏觀數據上看,幾個月的城鎮調查失業率的確有上升之勢,這顯然會影響消費的進一步回暖。為此,需要從穩定中小微企業著手,通過減稅降費、發放補貼、減少裁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來穩定中小微企業的運行。

“此外,還應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精準施策,抓難點疏堵點,確保物流運行暢通,從而確保消費市場的暢通循環。”付一夫說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也提到,推動消費有序恢復發展,還需進一步打通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全鏈條。同時,鞏固消費大盤,仍需進一步挖掘消費的新增長點。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短途游、周邊游等“周末微度假”逆勢增長。大力發展“周末消費”不僅能幫助人們順利度過與疫情防控同步成長的心理康復期,且對延長消費鏈條、壯大消費市場、激發消費活力和提振消費信心都具有重要作用。

這有業內人士提出,發放消費券、數字人民紅包等短時間內雖能提振消費,但長期還需要財政、金融政策相配合。同時,還需要保護生產主體和市場主體,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其信心,進而推動一系列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等。(記者 魏橋)

關鍵詞: 促消費舉措 消費市場回暖 消費基本盤 線上線下消費融合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