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中國科協年會“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論壇”舉行 聚焦裝備制造業

6月25日,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湖南長沙召開。本次論壇聚焦湖南裝備制造業,以“智能制造賦能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為主題,邀請院士、專家以主題報告及高端對話的形式,解讀智能制造發展趨勢、相關技術、解決方案及具體實踐。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玉山做了有關企業智能制造的報告,介紹了吳忠儀表智能制造的實踐案例。他表示,智能制造不能只靠軟件,要軟硬兼施,在技術、物料、裝備、制造、管理5個維度全面實施的基礎上,向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精益化、柔性化、網絡化、可視化和智能化八個方面推進。他認為,智能制造的終極目標是實現質量更好、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和效益更好。只有通過智能制造才能全面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提升生產效率、提升企業效益,實現制造環節的蝶變。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沈衛明分享了以《智能制造賦能中小微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為主題的報告。他表示,智能制造不是簡單以機器替代人,而是提高效益、提高質量、保證安全、保護環境。目前,我國4842萬企業中,99%是中小企業。中小微企業增長快、貢獻大,活力足,對中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于中小微企業,需要研發和推廣低成本的智能制造技術,同時要注重中小微企業參與產學研合作。中小微企業智能制造轉型,第一步是先實現數據采集與可視化,并對數據進行分析,來指導生產制造。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蘇州大學教授孫立寧分享了有關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創新發展及生態建設的報告。他指出,我國制造業智能化升級與數字化轉型處于戰略機遇期;機器人向高性能、智能化方向發展,與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3D、新材料等技術融合,應用領域不斷拓寬。應面向戰略新興產業和區域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基礎理論、關鍵技術與集成應用創新,實現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技術與產業可持續協同創新發展。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物聯網研究中心主任高工郭楠以視頻報告的方式,介紹了國際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概況及我國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情況。據介紹,自2018年以來,該中心根據國家智能制造體系要求,細分行業開展本行業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規劃和研究制訂工作,推動各個行業應用的標準研制。截至目前,已發布和正在制訂的智能制造標準,實現二級目錄全覆蓋,三級目錄覆蓋率達到了75%。目前船舶、建材、印刷已經發布了本行業的智能制造體系標準,未來一段時間,鋼鐵、紡織、汽車將陸續發布。

論壇最后的高端對話環節,圍繞“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對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的影響”“數字供應鏈協同對中小企業的價值”“精益化制造和數字化制造的關系”“數字化轉型給企業帶來的變化”“長沙市智能制造發展情況及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重點任務”等問題展開,專家們各抒己見,充分表達觀點,給參會者帶來許多啟示,受到與會代表的歡迎。

近年來,湖南大力推進“制造強省”建設,立足長株潭地區,重點培育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裝備制造行業已躍升至萬億級水平,已經形成了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其中,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等已成為湖南制造乃至中國制造的亮麗名片。此外,中小航空發動機及航空航天裝備也加快向世界級產業集群邁進。

關鍵詞: 中國科協年會 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論壇 湖南裝備制造業 智能制造發展趨勢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