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我國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逐步恢復 工業企業效益呈積極變化

隨著一系列穩經濟措施的落地見效和企業復工復產持續推進,我國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正逐步恢復,企業利潤有所改善。據6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410.0億元,同比增長1.0%。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建議,下一步,要持續做好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推動工業經濟穩定恢復。

工業企業效益呈現積極變化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從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可以看出,工業企業出現止跌企穩的跡象。在穩住經濟大盤的各項措施持續發力下,預計三季度工業經濟恢復態勢有望加速。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環境技術經濟分會理事張建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逐漸向好,企業復工復產、物流保障有序推進,能源保供穩價穩,企業生產經營逐步恢復,企業利潤降幅收窄是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利同比增速筑底跡象顯現的原因。

張建紅認為,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活動加快回暖。國內供需回升,保供穩價措施效果繼續顯現,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呈現高位回落態勢,預計未來幾個月工業企業產銷量和利潤將延續回升態勢。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曉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央政府的強力督導和各級政府部門的層層落實下,短期資金和財政的保障將支撐6月份經濟增速反彈的力度相對強勁,完成二季度經濟正增長、失業率下降的短期政策目標。同時,三季度經濟數據也會加速上揚,存量政策的效果會充分顯現,增量政策仍將持續發揮穩增長作用。

推動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目前,工業企業效益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各行業的恢復不衡,不同步。上游的煤炭、石油等能源行業利潤保持成倍增長,會擠壓中下游行業的利潤,尤其是產業鏈供應鏈中下游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成本壓力依然較大。因此,進一步提振市場主體的信心非常重要。”徐洪才說。

徐洪才建議,從產業政策看,能源等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的政策要持續發力,同時要預防輸入型通脹。從貨政策看,在穩健靈活的同時,也要注意做好防控金融風險。從財政政策看,財政政策通過減稅降費、定向精準發力、擴大有效投資等方式,可以更積極地發揮穩住經濟大盤的作用。

劉曉光表示,提振工業經濟,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是重中之重。要將保鏈穩鏈作為重心,把幫扶中小企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及時總結經驗,健全重大突發事件下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工作機制,指導企業完善應對風險挑戰的各類預案。一方面,需要市場端和生產端更好聯動,關注市場變化,提升風險感知能力;另一方面,要以需求為牽引,提升供給能力和產業鏈水

劉曉光強調,展望下半年,在工業先行企穩下,中國宏觀經濟有望企穩回升并在低基數效應下呈現較高同比增速。為了保證全年經濟目標基本完成、使中國經濟回到健康運行區間、避免W型復蘇所帶來的困難,中國穩經濟一攬子措施要在中期進行擴容和工具的創新。(記者 徐蔚冰 郭錦輝)

關鍵詞: 工業企業生產經營 工業企業效益 工業經濟穩定恢復 規上工業企業利潤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