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焦點熱門:終被微信打敗!中國移動旗下“和飛信”將停止服務

早已淡出人們視野的飛信,因一則公告再次受到關注。

日前,中國移動發布公告稱,和飛信(原“飛信”后改名“和飛信”)業務將從2022年9月30日開始停止提供服務,屆時用戶將無法登陸以及使用和飛信,請用戶提前做好重要資料的備份和保存。而對于和飛信存儲的用戶信息,官方表示,將會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及《和飛信隱私政策》進行保存,保存期限后將對用戶個人信息進行刪除。

公告同時指出,如果用戶仍有辦公和通訊方面的需求,可轉為使用中國移動旗下的“移動辦公”App進行使用。這也意味著,和飛信——這個曾經收獲5億注冊用戶的APP經正式走下歷史舞臺。


(資料圖片)

消息一出,網友一片嘩然,特別是80后、90后,引發了他們一波回憶狂潮。“飛信里還有初戀的號碼”、“大學當班長就用的飛信收發通知”、“3G時代的王者,每天跟同學約飯都用飛信”。

圖源:網絡截圖

90后女孩莎莎至今對飛信仍記憶猶新,她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沒有微信的時候,飛信可以免費無限量發送手機短信,盡管當時生活費有限,她也能和好友、家人無限暢聊。后來微信起來了,飛信卻要收費了,大家也就漸漸不用了。

“飛信是基于3G時代手機客戶端所推出的即時通訊軟件,運營商的思維方式與架構也停留在3G時代。后來出現的微信、米聊等產品,嚴重沖擊了飛信的市場,飛信想要改變很難,并且資產維護和服務器運營的成本也比較高,因此該退出時就退出。”運營商從業人士陳豐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回溯歷史,飛信于2007年正式上線,是一款由中國移動打造的通信App。飛信主要有4大功能,分別是免費短信、多人通話、多終端登陸以及安全溝通。

簡單來說,你可以通過飛信免費向好友發送信息,即便好友不在線,信息也將會以短信的形式發送到對方手機上,保證信息即時到達不丟失。另外,飛信全面支持手機和電腦的多終端登陸以及應用的任意切換,保證用戶永不離線。從產品功能來看,飛信有點類似于微信的最原始版本。

2010年,飛信注冊用戶一度近5億,高峰期活躍用戶接近1億。但輝煌并沒有持續太久,自2011年開始,智能手機普及,移動互聯網大爆發,與飛信業務相同但功能卻不斷迭代的微信誕生后,便迅速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相比之下,飛信改變的步伐卻稍顯緩慢,且吸引力不足。據北京青年報報道,飛信于2012年向聯通和電信用戶開放注冊,但每個用戶每月只有50條免費短信配額來向移動好友發送短信,更多的免費短信則需要通過飛信積分來兌換。

飛信的下滑很明顯。據北京商報報道,2015年4月,手機飛信人均業務量從2014年12月的42條下降至29條,而用戶活躍度較2013年的9000萬戶出現下滑,比例超過20%,業界預測手機飛信用戶流失率更高。

2016年6月,中國移動將飛信改名為“和飛信”,宣告從即時通訊工具轉向企業服務平臺。緊接著2017年,中國移動正式宣布了“和飛信”的商用,新版“和飛信“有兩大目標,即打造成為“基于移動認證的政企工作臺”和“具有運營商特色的個人社交平臺”。然而在企服領域,和飛信再次遭遇釘釘和企業微信的狙擊,和飛信的轉型再一次折戟。

由于業績不佳,和飛信于2021年4月28日開始暫停企業注冊,并且對功能進行調整,不再提供多方視頻、一對一音視頻通話、發送短信等功能。而今又傳出和飛信正式停止服務的消息,關于和飛信的一切正式劃上句號。

圖源:和飛信公眾號截圖

“即便是手握絕對資源的運營商,如果所做的產品無法滿足用戶需求,也只能遺憾退場。”陳豐說。

不過在陳豐看來,這也不意味著飛信是一款失敗的產品。畢竟互聯網的競爭非常激烈,在某一垂直領域能笑到最后的也只有那么一兩個。像小米的米聊,之前聲勢不小,但最終也沒有做起來。

他同時指出,運營商和微信并非大家所認為的強競爭關系。畢竟微信也是基于運營商的網絡發展起來的,沒有運營商強大的4G、5G網絡,微信也沒有存活的土壤。因此,大家都處于共同合作、共生共榮的局面。

(應采訪對象要求,陳豐為化名)

關鍵詞: 中國移動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