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消費者吐槽商品標簽貓膩 搜索商品時應避開精細化分類關鍵詞

同一類型、同一尺寸、同一材質的餐盤,加上“網紅爆款”“ins風”“牛排盤”等標簽,標價就翻倍;同樣是保溫箱,“輕奢”“復古”“商務風”的產品總是賣得更貴……日,不少消費者吐槽在購物過程中發現的商品標簽貓膩。

《工人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用來幫助消費者細化商品分類的各類標簽,反而成為商家變相抬價的新手段。

商品貼上各種標簽

日,正忙著給房屋翻修的湖北市民劉女士,準備在電商臺選購新餐具。通過“餐盤”搜索頁面,她看中了一款標價為22.9元的8英寸瓷質底餐盤。由于店內沒有劉女士滿意的顏色,她再次使用圖片搜索功能尋找類似的產品。

搜索后,劉女士發現,同樣款式的8英寸瓷質底餐盤在其他店內售價為9.9元,差價達10多元,且發貨地均是廣東潮州,這讓她有些不解。

經朋友小李提醒,劉女士對兩款餐盤頁面內容進行反復比對發現,材質、尺寸都相同,只是售價更高的被貼上“高顏值”“網紅爆款”等標簽,而售價低的則主推“簡約風”“早餐盤”等概念。

據劉女士介紹,小李是在購買保溫箱時遭遇了同樣的套路,才會進行此番提醒。數月前,小李想購買一個13升的保溫箱。“同樣是13升的保溫箱,產品A的售價為238元,產品B的售價才不到70元。”劉女士說,兩款產品介紹的保溫效果是一樣的,明顯的區別在于前者主推“復古”“露營”“輕奢”等概念,后者則僅僅寫著“長效保溫”“冷藏便攜”。

在劉女士向記者展示的產品頁面中,記者還看到許多商品都有4個左右標簽,有的甚至高達七八個高頻標簽,以此來保證盡可能出現在消費者的搜索結果中。

標簽溢價高達數倍

同類產品,打上某些類型的標簽后,身價就能實現翻倍。記者在多個臺搜索發現,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

在聚集了30多萬用戶的某網絡小組中,許多網友都曾發帖尋找某些產品的價替代品,同時對商家通過標簽抬價的手段進行吐槽。根據網友發布的內容,“法式”“氛圍感”等成為服飾領域抬價關鍵詞,“輕奢”“ins風”“女用”等則是日用品慣用的溢價標簽。

對此,互聯網營銷師夏儀珍分析認為,幫助實現商品溢價的標簽,包括功能、用途、風格、場景等多個方面。他表示,通過打上某些標簽,日用品的溢價能達到2至3倍,文玩珠寶等甚至能達到5至10倍的溢價。

通過觀察產品營銷案例,夏儀珍發現,消費者在搜索時會下意識從自己最直觀的需求出發。例如,通勤場合或商務場合使用的商品,在不知道如何購買時,會傾向于帶上“通勤”“商務”等標簽。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認為,通過商品標簽實現溢價屬于營銷方式的一種,而且往往強調功能表現詞匯的商品偏價,強調產品功能以外的氛圍、觀感、體驗等相關內容詞匯的價格會更高。

謹防買產品成為買標簽

用來實現產品精細分類的標簽,成為商品溢價的關鍵詞。夏儀珍分析認為,出現這種營銷現狀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許多網店商家并不直接負責生產,而是一個推銷商品的賣貨渠道。他說:“大家拿的是同一個貨源,想要賣出更多商品就要在營銷上‘下功夫’,包括精準定位的標簽、圖片展示和產品故事等,那么賣產品就成為賣標簽。”

夏儀珍表示,對電商臺而言,這樣的做法并未被排斥。“一方面,標簽化營銷屬于商家的營銷定位和策略,很難被臺篩選排查;另一方面,能吸引更多更高額的消費,臺的流量增加,某些臺的抽成和傭金等就更多,也就不會排斥這樣的做法。”他說。

年來,通過標簽抬價的營銷手段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曝光,并衍生出一些“反制”手段。記者在某社交臺看到,許多博主開始教學如何搜索來避開溢價關鍵詞。例如,“化妝品收納”改為搜索“桌面收納”,“化妝臺刷”改為搜索“筆筒”,“工裝馬甲”改為搜索“老頭馬甲”等。

對此,夏儀珍也提醒消費者,在搜索商品時要避開精細化分類關鍵詞,善用圖片搜索、價格排序等功能,盡可能充分地對結果頁面的各項產品進行細節比對。

關鍵詞: 商品標簽貓膩 精細化分類關鍵詞 標簽價格 商家變相抬價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