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洞察 > 正文

全球最資訊丨遼寧秋糧收獲進入高峰期 農業機械顯身手


(資料圖)

新華社沈陽10月19日電(記者武江民、洪可潤)金秋時節,在沈陽新民市大紅旗鎮,金燦燦的稻穗隨風起伏,一臺臺收割機正在田間往來穿梭,壓倒、收割、脫粒一氣呵成。

在大紅旗鎮,農機手唐志強這幾天忙得不可開交,一天能收割80畝到100畝水稻。“原來秋收靠的是手扶犁杖,現在用的都是大型收割機,兩天就能完成過去一個月的工作。”唐志強說。

10月18日,在沈陽市沈北新區興隆臺街道青年農場,收割機正在收割水稻。新華社記者楊青攝

科技為秋收加速,也助力糧食穩產增收。在鐵嶺市昌圖縣亮中橋鎮,由于今年汛期雨水大,夏管難進地,盛泰農機合作社的植保無人機派上了大用場,平均1分鐘就能灑1畝地的農藥。鎮里有2萬多畝地由于植保無人機夏管及時,保住了好收成。

“這塊玉米地今年畝產能達1800斤。”合作社理事長盛鐵雍一邊和記者說,一邊扒開玉米穗,金黃的玉米棒個個顆粒飽滿、瓷實。

10月18日,在沈陽市沈北新區興隆臺街道青年農場,收割機正在收割水稻(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青攝

在沈陽市沈北新區興隆臺街道一處大米加工企業門前,扦樣、檢驗、計量、定價環節后,一車車稻谷被灌入糧倉。記者進入這座高大的倉房內看到,新收的稻谷被平整地鋪放。

“這是我們新建的現代化糧倉。”企業總經理洪蘊來說,糧倉內氣密性好,通過布設在糧堆中的傳感器,倉房內的糧食溫度、濕度可以被實時采集、分析、預警。

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9月以來,遼寧省不斷強化農機調度服務,指導農民科學安排秋收作業,一粒糧食從收到儲,爭取實現全程機械化。截至10月17日,全省糧食作物已收獲3434.1萬畝,其中水稻已收獲183萬畝,玉米已收獲2881.7萬畝,大豆已收獲144.1萬畝。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