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洞察 > 正文

10月外匯儲備增加235億美元

北京商報訊(記者廖蒙)11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22年10月末外匯儲備規模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524億美元,較9月末上升235億美元,升幅為0.77%。黃金儲備6264萬盎司,與前值保持一致。

回顧年內外匯儲備走勢,2022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整體呈現波動下行走勢。2022年1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報32216.32億美元,后逐漸回落至31000億美元關口下方。過去的10個月里,僅有5月、7月與10月外匯儲備規模數據出現回升,其他月份均為下降。

10月外儲較9月末上升235億美元,也結束了外儲連續兩個月的下滑走勢。對于10月外匯儲備規模變動,國家外匯管理局指出,2022年10月,受主要國家貨幣政策預期、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小幅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指出,10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回升受到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產生的正估值效應影響。2022年10月,美元指數下跌0.5%至111.5,非美元貨幣中,歐元上漲0.8%,英鎊上漲2.7%,日元下跌2.7%。

“此外,主要國家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下跌0.3%;標普500股票指數上漲8%,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上漲9%,日經225指數上漲6.4%。”溫彬補充道。

對于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進入2022年以后,全球金融市場持續波動,美聯儲接連加息進一步放大波動。美元指數持續升值,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主要非美貨幣對美元匯率出現不同程度的貶值,全球股票和債券等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而我國外匯儲備以美元計價,外匯儲備規模也因此在合理范圍內發生變動。

目前,我國銀行業資產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債券、保險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外匯儲備連續17年位居全球第一。人民幣國際地位大幅提升,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經濟體將人民幣納入儲備貨幣。

“在當前外部金融環境波動加大背景下,中國較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將繼續發揮抵御各類外部沖擊的壓艙石作用。”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管濤指出,不論是從傳統的進口支付能力、短債償付能力,還是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外匯儲備規模適度標準來看,中國外匯儲備都是比較充裕的。

另一方面,中國海關總署11月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中國進出口總值3.5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9%。其中,出口2.07萬億元,同比增長7%;進口1.48萬億元,同比增長6.8%。貿易順差5868.1億元,擴大7.6%。

進出口總值也將對外儲規模形成支撐。溫彬指出,10月我國貨物貿易實現順差851億美元,持續保持高位,經常賬戶和直接投資等國際收支基礎性順差繼續在跨境資金流動中發揮穩定性作用,有利于支持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

對于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后續走勢,多位分析人士指出,經濟基本面將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管濤表示,未來全球金融市場走向依然存在很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但我國外匯儲備積極經營管理能夠有效抵消市場因素在估值方面的負面影響。

國家外匯管理局同樣強調,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將繼續支持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

關鍵詞: 外匯儲備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