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資訊丨周杰倫巡演被歌迷投訴,演唱會品控誰來管
周杰倫為慶祝出道20周年策劃的“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時隔近三年行程重啟,日前舉辦的首場演出更是吸引了大批歌迷到場。有歌迷因期待已久而淚灑現場,但也有負面聲音表示,明明是來看周杰倫的,但是不僅在演出中穿插了大量助唱嘉賓和魔術表演,音響音量還起伏不定,“男主角”周杰倫的存在感一度被拉低,此外應援熒光棒還字跡模糊、無法發光,高期待和實際的落差引發歌迷熱議,帶動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閱讀量超4.5億次。不久前,周杰倫的線上“歌友會”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1129萬,總點贊數超10.5億,新專輯《最偉大的作品》發售后也同樣高熱,但始終伴隨著劃水的討論。隨著演出市場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實力唱將,歌迷對內容質量也有了更高的期待,演唱會的品控究竟由誰來把關?
投訴話題閱讀量超4.5億次
暌違舞臺近三年的周杰倫于日前回歸,并于新加坡舉辦了“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首站演出。演出當晚,場館內座無虛席,周杰倫也為歌迷們帶來了經典歌曲《晴天》《稻香》《青花瓷》《愛在西元前》等,還演唱了《祝我生日快樂》《連名帶姓》《說愛你》《粉色海洋》的歌曲串燒。不僅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帶起大批歌迷的“回憶殺”,還推動近10首周杰倫歌曲登上多個音樂平臺飆升榜單前排。
【資料圖】
但在一片“爺青回”的討論聲中,也有負面聲音傳出。“想看的是周杰倫個人演唱會不是群星演唱會。”歌迷趙女士談到,買了門票和機票到現場,就是為了周杰倫而不是其他藝人,喜歡周杰倫很多年了,但這次的演唱會確實感覺不如從前,現場送出應援的熒光棒甚至沒電無法發光。部分到場歌迷曬出現場視頻并談到,演出過程中穿插了太多其他藝人的助唱環節和魔術表演,開場音響聲音大到吵人,到周杰倫演唱了又忽大忽小。
12月19日,微博話題“周杰倫演唱會遭觀眾吐槽”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前10位,話題閱讀量超4.5億次。但也有歌迷對演出效果表示理解,歌迷李莉認為,這些年為了追周杰倫的演唱會全國各地跑過許多地方,這次為了追首場還來到海外,就是為了能夠看到偶像在舞臺上營業演唱,只要演唱會的氛圍到位了,還能在現場和其他歌迷面對面交流,回味青春,其他的都無所謂,依舊期待這組巡回演出接下來的表現。
并非個例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6年,周杰倫演唱會就曾因音響問題,被1700余人聯名要求退錢。此外,北京商報記者也注意到,因演唱會現場表現不佳引發熱議的藝人,周杰倫也并非個例。此前,女子組合火箭少女曾因團體舞蹈動作不一致、劃水,成員為此發文道歉;而男子組合TFBOYS也曾在組合六周年的演唱會上出現破音、走音、舞蹈動作不到位等問題,歌手楊宗緯也曾因演唱會遲到忘詞引來歌迷不滿。
不久前,周杰倫舉辦線上“歌友會”,不僅通過直播演唱多首經典歌曲,還同“老搭檔”方文山連麥互動,公開資料顯示,最終直播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1129萬,總點贊數超10.5億;而醞釀多年的新專輯《最偉大的作品》于2022年中發售,數字專輯截至目前已售出超700萬份,總銷售額超2億元,位列多家音樂平臺數字專輯暢銷榜榜首。公開資料顯示,此前的直播活動周杰倫曾因嗓音沙啞和高音問題引發觀眾吐槽,而《最偉大的作品》豆瓣開分僅7分,遠低于此前專輯均分9.5分的表現。
某票務平臺工作人員談到,巡回演唱會的首場表現往往影響著后續的活動宣發,進而影響演唱會門票的銷售情況。而票價的設定需要從藝人影響力、制作團隊成本、前期活動效果等多方面考慮,首場演出的口碑對于整個巡回演唱會活動至關重要。
制作團隊需精心打磨
“就像《彩虹》里演唱得那樣:‘你要離開,我知道很簡單’,粉絲的去和留也很簡單,就靠作品決定。”粉絲趙女士談到,身邊太多歌迷已經轉向了只聽老歌不花錢的佛系追星階段,希望偶像能越來越好,拿出品質作品來說服市場,而不是一味地尋求多棲發展消耗情懷。
資深演出運營商趙女士表示,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和娛樂方式的增多,觀眾對于內容質量也有了更高的期待,演唱會是藝人展現個人魅力和業務能力的重要窗口,需要制作團隊精心打磨,而不是快餐式打包制作。與此同時,如何跳出粉絲濾鏡,找到新的共鳴點也需要藝人與團隊繼續探索。
明白音樂娛樂創始人王毅認為,一場演唱會的舉辦需要經過藝人團隊、演出商等大小部門進行全流程的規劃、演練、操作才能成型,登臺演出只是其最后階段,而流程化的產品,都存在“熟能生巧”的規律,受疫情因素影響,制作方和藝人團隊近三年來活動頻率低于從前,難免業務出現漏洞;而藝人方面,歌手的演出狀態與個人年齡、體力密切相關,以多年前的業務標準去評定歌手現在的狀態并不客觀。
“此外,近年來大型演唱會少有舉辦,歌迷對參與這類演出活動存在較高期待,因此對演出效果更敏感,也會放大活動的缺點。”王毅進一步談到,多年積累下的樂壇影響力和粉絲基礎依然穩定,因此,此番爭議對周杰倫及其團隊的影響只是暫時的。巡回演出剛剛重啟,團隊也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過程,去推動業務表現回到最佳狀態。
北京商報記者鄭蕊韓昕媛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遼寧擴大緩繳社保費政策實施范圍 補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增額終身壽險成銀保市場上的黑馬 中途退保恐會損失保費
保險公司紛紛探索轉型之路 聚焦細分業務、推出新產品
排行
最近更新
- 天天快資訊丨周杰倫巡演被歌迷投訴,演唱會品控誰來管
- 父母開始蠻不講理,是老頑童,還是“老人變壞”?
- 全球熱點!阿根廷捧杯,這些公司成功押寶
- 天天微速訊:月內拉升2000多基點,2023年人民幣匯率穩定仍是重點
- 天天報道:北京6個藥品臨時納入醫保
- 每日速遞:跨年資金需求增加,央行重啟14天期逆回購
- 天天速訊:轉陰15天后才能產生抗體?專家回應!
- “共富金融服務員”的助富經
- 環球消息!日本計劃加強陸基養殖業發展
- 狂歡過后:場館何去何從
- 今日最新!后疫情時代線上健身被催熱,線下門店靜候消費回暖
- 隆鼻重做取出來可以馬上做嗎
- 世界今日訊!Pantera Capital:10月以來,Coinbase等合規交...
- 焦點熱議: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取得積極進展
- 精選!吃大蒜、鹽水漱口等能預防新冠?18個涉疫謠言,別信!
- 世界頭條:武安市醫保局強化指導 加強組織領導
- 環球最新:做完隆鼻多久可以取出來好
- 個人養老金信息平臺管理辦法征求意見
- 隆鼻取出后還能恢復原樣嗎
- 世界視訊!武安市醫保局強化宣傳 營造濃厚氛圍
- 世界即時:截止11月韓國進口狹鱈數量同比增加39%
- 天天訊息:武安市醫保局強化服務,增設參保渠道
- 世界快資訊丨重慶長壽警方破獲特大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涉...
- @東北老鄉:大到暴雪要來了! | 預警
- 【環球快播報】特殊時期請注意!服用這些藥物后別開車
- 資訊:中學教師居然被一個“路由器”騙了50萬!
- 中海企業發展30億元公司債券票面利率為2.7%
- 每日播報!剛買的活螃蟹怎么存放
- 天天快訊:空調自己停下來是什么原因
- 冬至一陽生,亞歲待春來(解碼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