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洞察 > 正文

醫療反腐波及港股!榮昌生物盤中大跌16% 醫藥板塊情緒低迷

醫療領域反腐舉措頻出,滲透至醫藥生產、供應、銷售、使用、報銷等全產業鏈環節,持續沖擊市場情緒。


(資料圖)

8月2日,港股開盤后持續表現不振,醫藥板塊跌幅居前。午后,生物技術板塊繼續下跌,榮昌生物(09995)跌超13%,盤中一度跌超16%;云頂新耀-B(01952)跌超7%,和鉑醫藥(02142)跌超7%。

藥品股也持續走弱,中生聯合(03332)跌超13%,信達生物(01801.HK)、先聲藥業(02096)跌超6%,京東健康(06618)跌超4%,石藥集團(01093.HK)、中國生物制藥(01177)等跟跌。

消息面上,紀檢監察機關7月28日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的視頻會議,對市場的影響仍在延續,近期證券交易所對醫藥企業IPO核查標準亦有所收緊。

《證券時報》于8月2日報道,由于購銷環節存在大量的財務操縱和腐敗的利益空間,交易所要求中介機構嚴查醫藥IPO企業的銷售費用,上交所就圍繞“醫療企業開展銷售推廣活動”向中介機構提出四大關注要點。更多內容請看《醫藥反腐力度空前,多只個股應聲下跌!》

藥企IPO四大核查要點

據《證券時報》此前的報道,近期,上交所內部向保薦機構下發最新一期《上交所發行上市審核動態》,其中針對已實現商業化的藥品及醫療器械公司,要在其開展銷售推廣活動中給予四大方面的關注,要求對銷售推廣活動開展的合法合規性、費用支出真實性、內控有效性、關聯關系以及交易公允性等進行核查。

“商業賄賂風險”一直是醫療企業在IPO審核中被監管重點問詢的問題。有受訪的券商投行人士向《證券時報》表示,無論從上市成功案例還是失敗案例來看,若企業推廣費占比較高,基本上被監管列入關注事項,“監管主要關注醫藥企業推廣費用是否具有合理性,與行業可比情況如何;在支付中是否有商業賄賂風險;推廣商是否與發行人存在關聯關系等”。

北交所也在最新下發的發行上市審核動態中提出四大審核關注重點,具體包括內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異常推廣商相關業務發生是否真實合理,是否通過資金流水核查有效排除異常資金往來情形,是否充分獲取相關外部證據等。

同時北交所披露兩則近期因推廣費撤回案例,從其中一則案例來看,發行人T公司主要采用學術推廣的銷售模式,學術推廣過程中,受委托的第三方推廣機構通過介紹公司藥品的藥理藥性、適應癥、使用方法、安全性等,促進藥品銷售。T公司報告期內各期市場推廣費占營業收入的比率分別為54.25%、59.57%、62.09%及67.04%。

北交所表示,監管部門在審核中發現,中介機構在盡職調查工作底稿中無支持性證據,而且在異常推廣商的核查不充分,例如推廣活動缺乏學術推廣會議申請表、簽到表、現場照片、會議資料、調研報告等;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與關鍵推廣商存在個人資金往來情況,保薦機構未說明相關資金往來的合理性。

就在剛剛過去的7月,滬深兩市共有兩家醫藥制造領域的IPO企業撤回上市材料,具體終止原因尚不清晰,不過這兩家藥企均存在推廣費占比較高的問題。

以其中一家公司為例,7月31日,福建省閩東力捷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終止IPO,該公司原計劃登陸創業板。招股書顯示,力捷迅2020年至2022年的年度推廣服務費金額分別為1.62億元、1.82億元、1.95億元,占銷售費用比例分別為93.27%、91.22%、91.09%。

2023年集中整治醫療醫藥腐敗

今年以來醫療醫藥反腐工作以迅猛之勢推進,中紀委、衛健委、醫保局、市場監管總局等監管部門紛紛出手。

往前追溯,今年4月1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開展2023年反不當競爭“守護”專項執法行動,在第二個重點里提到,以規范民生領域營銷行為為重點,加強對新型商業營銷行為監管,嚴打醫藥購銷等重點行業商業賄賂違法行為。

5月10日,多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印發2023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明確指出,整治行業管理、行業組織以及醫藥產品銷售采購中的不正之風問題。“糾風”成員單位也從9個增至14個。

7月15日,國家醫保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2023年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工作的通知》,針對定點醫療機構,主要檢查內控管理、財務管理、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執行情況、醫保基金使用過程中涉及的醫療服務行為和收費行為等。

7月21日,國家衛健委也發文稱,近日,國家衛健委會同教育部、公安部、審計署、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召開視頻會議,部署開展為期1年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

7月25日中紀委官網發布消息,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該草案在行賄罪規定中增加一款規定,加大了對行賄犯罪懲治力度,提出在食品藥品、教育醫療等領域行賄需從重處罰。

財信證券分析師鄒建軍表示,此前醫藥行業信息不對稱性突出,部分生物醫藥公司銷售費用畸高,存在商業賄賂情形,尋租交易造成劣幣驅逐良幣,侵害社會公眾利益。通過醫藥領域反腐,一方面可有效降低醫藥公司的畸高銷售費用,增厚醫藥公司利潤;另一方面,也可讓醫藥行業回歸正常競爭環境中,中長期將利好具備真正創新能力的醫藥公司。

交銀國際也指出,短期內本輪反腐將打擊、清退部分運營不合規的企業,但對合規較嚴格的龍頭藥企和械企來說影響有限;長期來看,這將進一步扭轉醫藥行業重銷售、輕學術的現狀,減少不合理競爭,促使真正具有創新性的產品脫穎而出,利好創新藥和創新器械行業的健康發展。

(來源:e公司)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