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洞察 > 正文

【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吉林延吉丹英社區:共繪民族團結幸福畫卷

圖為吉林省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區。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中國網延吉8月27日訊 走進吉林省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區,朝鮮族、漢族、蒙古族、藏族等9個民族居民在這里齊聚,盡管文化不同、習俗不同,但各民族居民互幫互助,相親相愛,共敘民族團結情誼。

丹英社區位于延吉市區東北部,轄區面積0.8平方公里,居民總戶數3018戶,總人口7897人,有漢族、朝鮮族、回族、滿族、藏族、瑤族、錫伯族、景頗族、蒙古族等9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62%。


【資料圖】

多年來,丹英社區通過“黨建+民族團結”模式,推動城市社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社區依托民族團結工作促進創業就業、矛盾調解、普法宣傳、為老服務等各項社區重點工作,不斷提升各族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

針對失業人員、殘疾人以及部分朝鮮族漢語溝通能力差等就業困難人員,丹英社區依托社區自建的“貧困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基地”,牽線搭橋、找項目、找場所、找資金、送技術,截至目前,已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28人,其中少數民族60余人。此外,丹英社區先后與7支軍(警)單位結成共駐共建單位,累計為各民族70名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牽線“代理親人”,深化軍警民魚水深情,增大了各民族互幫互助的親和力。

目前,丹英社區有在籍黨員285人,包含漢族、朝鮮族、回族、滿族等4個民族,少數民族黨員占了黨員總數的52%。社區少數民族黨員充分地發揮一面旗幟的作用,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充滿責任感,擁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

如今,丹英社區轄區內的各民族早已形成嵌入式居住,形成了“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的局面。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繪就了民族團結“互嵌式”社區的幸福畫卷。

丹英社區有漢族、朝鮮族、回族、滿族、藏族、瑤族、錫伯族、景頗族、蒙古族等9個民族,圖為在丹英社區墻上,繪有社區內各民族的介紹。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在丹英社區,朝鮮族、漢族、蒙古族、藏族等9個民族居民在這里齊聚,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丹英社區各民族居民在參加文藝排練后合影。盡管文化不同、習俗不同,但各民族居民互幫互助,相親相愛,共敘民族團結情誼。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圖為丹英社區活動記錄。多年來,丹英社區依托民族團結工作促進創業就業、矛盾調解、普法宣傳、為老服務等各項社區重點工作,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丹英社區依托民族團結工作促進創業就業、矛盾調解、普法宣傳、為老服務等各項社區重點工作,不斷提升各族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圖為丹英社區內的議事協商亭。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如今,丹英社區轄區內的各民族早已形成嵌入式居住,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記者倫曉璇)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