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洞察 > 正文

民政部:積極推進構建基本養老服務保障“一張網”

在天津市武清區楊村街道的智慧助老指揮中心,緊急警報突然響起,助老團隊工作人員迅速趕到老人家門口,幫助摔倒在地的老人檢查身體、聯系家人,并撥打120陪同就醫;

在重慶南岸區,智慧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線上巡檢時發現,一戶老人家的門磁感應出現異常,遂第一時間與老人取得聯系……

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一幕幕智慧養老畫面,托起幸福的“夕陽紅”。


(相關資料圖)

推進智慧養老,是構筑美好數字生活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方面。按照“雙十百千”工程部署要求,民政部依托全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地方自建養老信息系統或養老服務綜合平臺統一標準、共享數據、整合資源、加強協同、賦能基層,會同有關部門共同推動“養老服務+監管+資源調度”“醫、養、康、護”等業務一體化,探索實現養老服務供需精準對接和養老服務行為全流程智慧監管,支撐基層探索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滿足老年人就近就便養老服務需求。

同時,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全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等,各地推進基本養老綜合服務信息化建設,深化涉老數據跨部門、跨地區共享,并以此推動養老服務供需精準對接,助力老年人和養老服務機構精準推介、精準匹配,構建完善養老服務保障“一張網”。

據民政部養老服務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養老服務相關工作充分落實從“人找服務”向“服務找人”轉變——

首先是統一標準和數據安全管理。制訂全國統一的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部省數據共享交換規范,以及統一事項和平臺功能等基礎標準。

“圍繞這一標準,養老服務司指導有條件的省份或城市,按照標準建設養老服務綜合平臺,并與全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對接聯通,實現服務清單數字化、數據賦能便利化、供需對接精準化、服務監管智慧化。推動地方民政部門落實數據安全主體責任,加強養老服務相關數據采集、分析、共享和利用等流程中的安全管理。”負責人表示。

其次,民政部門依托全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地方自建養老信息系統或養老服務綜合平臺,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養老服務機構管理、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老年人福利補貼發放等養老服務工作。

“依托民政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拓展養老服務訪問渠道。加強與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健康等部門業務協同,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推動老年人相關信息在養老服務領域共享利用。”負責人介紹。

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進一步提升,社會救助和養老服務服務能力逐步提高,養老服務機構監管手段更加豐富。

聽民意,解民憂。有效推進政務服務更加“好辦、易辦”,民政部門著力推進促進養老服務資源供需對接,將百姓愁心事變成放心事。

養老地圖“一鍵查找”、“關懷版”頁面設計方便老人查看……今年6月,北京養老服務網正式上線,匯集了全北京574家備案養老機構、1469家養老服務驛站以及1476家養老助餐點的信息,實現了養老服務的“一網通查”。

通過這一數字化平臺,老年人可以更便捷地找服務、找機構,市場主體可以更加高效地找資源、找人才,實現養老服務供需雙方的精準對接。

據了解,民政部門構建了參與提供養老服務的服務機構、服務人員基本數據集,探索推出“養老服務地圖”等社會化應用,促進養老服務資源供需精準對接。運用數字化、智能化等手段,重點對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探訪關愛、上門服務和社區日間照料等養老服務。推動養老產業運用新技術創新養老服務應用,注重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數字鴻溝”問題。

不僅如此,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條件,民政部門加強養老服務機構信息聯動機制,匯聚養老服務機構登記、備案、抽查檢查、行政處罰、獎懲情況等信息,形成養老服務主體登記和行政監管基本數據集,并按照經營性質在線公示。推進監管數據共享,探索開展大數據監管,減少對監管對象的擾動,并圍繞養老詐騙等行為開展風險預警、聯合監管等。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