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洞察 > 正文

海南僑鄉萬寧拓展熱帶特色農業新賽道

近年來,海南僑鄉萬寧不斷拓展熱帶特色農業新賽道,積極培育面包果、可可、斑蘭葉等產業發展潛力較大的熱帶經濟作物,農民增收多了新選擇。

眼下,正值萬寧市面包果成熟上市季節。記者近日在萬寧市南橋鎮小管村看到,面包果樹上結了不少綠色圓形果實,其外表像小菠蘿蜜,切開是白色果肉。

“面包果肉可以用油煎著吃,也可以熬湯用。一個兩三斤的果,市場價能賣到299元一個。”村民陳瓊霞說,今年小管村的面包果樹開始結果,“面包果在萬寧特色餐飲店很受歡迎。”

圖為面包果成熟后經過烤炸制作成的美食。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

據小管村黨支部書記王家輝介紹,面包果樹苗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下稱中國熱科院香飲所)培育,種下后三年結果。面包果既可當水果吃,也可當糧食吃,目前小管村共種植800棵面包果樹,預計還要擴大種植,形成特色產業。

“海南的面包果最早由萬寧興隆歸僑引種,歸僑普遍喜歡用面包果煮咖喱食用,此外還有蒸煮烤炸等多種做法。”中國熱科院香飲所熱帶木本糧食研究中心主任吳剛介紹,面包果因其口感風味似面包得名,是熱帶特色木本糧果兩用作物,被譽為“樹上糧倉”。

吳剛表示,面包果經濟價值高,有望為海南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和農村發展增加一種新興作物種類。目前,該中心已選育出早結豐產優質面包果品系,先后在萬寧南橋鎮、三沙永興島等地進行生產性試種,均已開花結果,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地處海南島東部沿海的萬寧,氣候溫和,日照時間長,降雨量多,尤為適合推廣種植熱帶經濟作物。

7月31日,小朋友在萬寧興隆熱帶植物園體驗制作可可巧克力。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

中國熱科院香飲所可可研究中心研究員李付鵬介紹,自20世紀50年代起,不少萬寧興隆歸僑陸續引進熱帶經濟作物并試種成功。近年來,萬寧市政府因地制宜鼓勵農民發展新熱帶特色農業產業,諸如可可、斑蘭葉、諾麗果等產業開始嶄露頭角。

在萬寧興隆熱帶植物園,五顏六色的可可果讓游客連連稱奇。該景區還開辟與游客互動項目,邀游客體驗制作可可巧克力。李付鵬介紹,可可是熱帶地區的標志性樹種,極具觀賞價值。可可果肉酸甜可口,可直接食用,是制作巧克力、功能飲料、糖果、糕點等的重要原料。目前,海南已推廣種植約7000畝可可果。

7月31日,中國熱科院香飲所可可研究中心研究員李付鵬介紹萬寧興隆熱帶植物園里的可可果。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

李付鵬說,多年來,該所不斷篩選培育可可品種,我國首個具有知識產權的豐產抗寒可可品種“熱引4號”在該所誕生。今年,該所選育的“香可1號”“香可16號”2個可可新品種獲授植物新品種保護權,其中“香可16號”不但生產性能表現優良,還兼顧到鮮食的特點,果肉含量可達15%至20%,更適合鮮果售賣,單個售價為15元至20元不等。目前,該品種已在海南多地推廣種植。

記者了解到,因發展熱帶特色產業效益可觀,萬寧農民種植積極性很高。近年來,萬寧市不少村莊和中國熱科院香飲所合作,開展多種熱帶經濟作物示范推廣種植,農民初嘗甜頭。

以萬寧市南橋鎮橋北村為例,該村種植斑蘭葉面積共2200畝,是萬寧市種植斑蘭葉面積最大的村莊。當地斑蘭種植戶王有光說,斑蘭葉作為一種特色香料作物,可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化妝品、醫藥等行業,經濟價值高,畝產年純收益為5000元至10000元,當地大部分村民均有種植。

萬寧市南橋鎮黨委書記蔡子勁告訴記者,過去南橋鎮的傳統產業為檳榔、橡膠等,如今,多個村莊已開始探索發展面包果樹、斑蘭葉等新興產業,其廣闊的市場前景,讓農民增收致富有了新渠道。(完)

關鍵詞: 海南僑鄉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