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洞察 > 正文

抖音上線首部反網暴微短劇,反映了什么社會期待?

隨著互聯網深度影響人們的生活,語言暴力也由線下來到了線上,也來到了短視頻平臺。8月23日,抖音上線了首部反網暴微短劇《回旋鏢》,并啟動2024反網暴宣傳周。該劇由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指導、中國法院網聯合出品,呼吁大家抵制網絡暴力,不做“無意識”的網暴者。

 

微短劇《回旋鏢》主人公“老布”見義勇為把小偷趕出了排隊的隊伍,但“插隊”這一幕卻被不知內情的路人沈思婕拍下。視頻上傳至網絡后,引發網友對于老布“插隊俠”的道德聲討,其中就有熱衷于評論熱點事件的網友鄭義。隨著網暴升級,有網友“開盒”老布,擊垮了他最后的心理防線。最終,老布選擇了自殺。

擁有上帝視角的觀眾自然能看到“老布之死”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但劇中人物卻很難得知?!痘匦S》借由“穿越”,讓網暴鏈條上的沈思婕和鄭義先后穿越到老布身上,返回到了老布自殺前的時間,擁有老布視角的二人也看到了這場悲劇的真相,于是二人聯手找出了“開盒”的網友,將之繩之以法,老布也重獲新生。

劇情到了這里,其實也揭示出了網絡暴力的復雜生態:網絡暴力往往充滿了網友對真實情況的設想,簡單的道德框架構造出的一種假象的社會共識,往往掩蓋了真實生活的復雜性。而這其中,處于輿論暴風眼中的當事人往往是最為脆弱的,受害者往往要憑一己之力承受來自互聯網不計其數的、連篇的道德譴責。

劇中,網友只看到了老布插隊,而后便一味地對身高力壯卻“欺負”女孩的老布進行道德譴責,在“插隊沒有公德”這一簡單的道德標準下,網友早已立場先行,急于對當事人進行道德審判,以至于最后演變為規模化的群體性網絡暴力。

這其實也點出了參與網絡暴力的、網友們的肖像:網絡暴力總是以自詡正義的面貌出現,不少散布謠言的人自以為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主持公道,這樣的自信,反而讓他們成為隱私的侵犯者和網暴的實施者。

《回旋鏢》向觀眾強調的還是“感同身受”和“換位思考”,而這些,在網友一窩蜂的道德審判中往往是最為稀缺的。

需要看到的是,智能手機、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在內的虛擬環境已經成為社會信息傳播的主流渠道,而近年來,信息傳播中的暴力因素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公共健康。

社會熱點中網暴風險頻發,不同立場、觀點對立,常常引發大量網友對當事人的社交賬戶進行搜索打卡,進而也引申出一個基本的命題:媒介服務的提供者,是否也能夠做好媒介秩序的管理者?

過去,每每在社會熱點發生后,即使平臺事后處罰參與網暴的用戶,依然不能保護處于輿論暴風眼中的用戶。相比于事后處罰,提前預防和識別傷害行為,并對用戶進行預先保護更為重要。

為了保護用戶,今年抖音全量上線了“沒有關注我的人不可以搜索我”功能,累計40.7萬賬戶開啟了該功能,日均6141個,有效阻斷熱點事件當事人被搜索打卡的風險。

不僅如此,當用戶在感受不適、被打擾、被網暴時,可以開啟防護狀態外顯,讓旁觀者感知到自己的狀態和情緒。在使用防打擾的保護工具時,用戶也可以實現“陌生人不可以評論我”“陌生人不可以私信我”,并在評論區及私信對話框分別對應展示出“用戶已開啟防打擾保護工具”。

當用戶啟用該功能,即是一種自我保護,也是在明確告訴他人“我非常不適,請停止網暴”,這當然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切實為保護用戶的利益而設置的功能。

可以看到,提前預防的效果是明顯的。隨著一系列舉措的落地,抖音網暴舉報量呈現下降趨勢。對比一年前,選擇“我被網暴”理由發起評論舉報的數量日均下降20%。

抖音作為互聯網平臺有著明顯的治理意識,切實地為用戶提供支持和社會幫助,并且規避有害內容的再次傳播。

過去一年,抖音共對131.3萬個賬戶發出理性的發言提醒,對干預后的“累犯”賬戶實施“梯度處罰”。平臺共處罰施暴者賬號36.3萬個,同期還為378名用戶提供了免費的網暴相關法律咨詢服務。

在保護用戶免受網絡暴力之苦上,抖音目前已取得有效成果,但仍需看到僅靠某一家平臺治理網絡暴力仍力有不逮。網絡暴力已然成為一個社會各界都需要共同重視社會問題,消除網絡暴力還是需要全社會的重視和互聯網全行業的共同努力。畢竟,網絡惡語的回旋鏢不知何時就會正中自己,保護他人,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文/張江)

關鍵詞: 反網暴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