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洞察 > 正文

居家養老需提防哪些服務風險

重陽節將至。安享晚年關乎每個老人及其家庭的福祉,在我國居家養老是絕大多數老人的現實選擇。近年來,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越來越多,但由于養老需求日益多元化、機構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因素,這類行業仍存在風險和痛點,困擾著不少老人和家庭。那么,居家養老有哪些法律風險需提防呢?

服務人員行為失當須擔責

選擇居家養老的部分老年人因失能或半失能,在飲食、起居等方面需予以著重照顧,對服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及耐心程度要求較高。但有些服務人員在護理過程中缺乏耐心和關愛,粗暴對待老人,以辱罵、推搡、拍打甚至采取侮辱等方式迫使他們服從看護要求,嚴重損害老年人合法權益。

在一起刑事案件中,被告人梁某在擔任保姆看護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劉老太期間,多次毆打、辱罵老人,致其身體多處軟組織損傷,最終被法院認定構成虐待被看護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另一起刑事案件中,趙先生請了護理員程某到家中照顧母親薛某,他發現程某平時存在急躁、辱罵母親的情況,于是安裝了監控,進一步發現程某為發泄不滿情緒,多次采用推搡、擊打頭面部、扇耳光、薅頭發等方式對薛某進行虐待,致老人左、右顳部皮膚挫傷,最終程某被法院認定構成虐待被看護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的規定,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是指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實施虐待。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第一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或其子女基于合同關系,或者以口頭約定、志愿性服務的形式,與住家保姆確定了看護關系,保姆有義務在職業要求及道德范圍內盡到看管、照料、保護等職責。如果違反上述規定,可能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還有一種情況屬于居家服務人員在照護老人的過程中存在失職現象,未能充分關注老人的身體情況,協助其及時就醫,最終釀成慘劇。在一起案件中,小麗由家政公司選派來到雇主家里照護老人,一次陪同外出散步時,老人不慎踩到樹坑摔倒,但小麗距離老人較遠,未能及時攙扶,后老人因搶救無效去世,老人家屬以小麗和家政公司存在過錯為由,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最終,法院根據《死亡記錄》中記載的老人死亡原因,判定小麗對老人摔傷具有過錯,小麗被判決承擔15%的賠償責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條規定,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組織,該組織分立、合并的,承繼權利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費用,但是侵權人已經支付該費用的除外。根據上述規定,若老人近親屬發現居家護理人員存在過錯造成老人人身、財產損害,有權要求服務機構及護理人員承擔侵權責任?!?strong> 服務中介管理“失位”須賠償

上門家政服務是居家養老主要模式之一。家政服務中介機構在服務人員和老人及其家屬之間起著介紹和促成交易的重要作用,但部分家政服務中介機構在合同內容和人員管理方面有諸多漏洞,作為協議一方的老人及其家屬因欠缺法律專業知識未能意識到潛在風險,財產及人身權益容易遭受侵害。

在合同內容方面,部分家政中介在擬制格式合同前,未能對雇主的疾病史、自理或半自理情況、特殊偏好及需求等進行深度了解,致使合同文本脫離雇主實際,欠缺針對性和規范性,糾紛發生后責任難以認定。例如在一些案件中,護理人員以“陪同外出”不是合同約定的服務內容為由進行抗辯,主張其對老人的死亡或者意外不負有相應責任。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條規定,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對方注意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等與對方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的,對方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根據相關規定,在簽訂家政服務等合同時,養老服務機構應當對其提供的合同中的服務內容、違約責任、免責條款等關鍵內容作出提示和說明,老人及其家屬應對這些內容進行重點關注,避免出現重大誤解、顯失公平、合同欺詐等情形,從而為合同履行留下本可避免的潛在風險。

還有一些中介在家政服務人員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招錄時未設置準入門檻,對服務人員從事家政服務所需的健康證、從業資格證、醫療護理類證件等疏于審查,崗前培訓、追蹤考核等制度形同虛設。在一起家政服務合同糾紛案件中,家政服務中心認為存在過錯的服務人員馬某并非其職工,因此推卸對老人死亡承擔賠償責任。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家政服務中心介紹保姆馬某為老人提供家政服務,根據其經營性質,其對保姆有進行家政培訓的義務。最終,該家政服務中心被判承擔15%的賠償責任。

冒充智慧養老詐騙須賠償

近年來,很多老人對新一代居家養老產品需求增加,因此眾多經營主體瞄準相關市場,推出了一些養老監護類、輔助器具類、健康管理類養老服務產品,但這些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部分商家生產過程中還存在以次充好、粗制濫造的現象,甚至生產“三無”產品,其宣稱的各項功能無法得到保障,使用過程中極易引發人身損害。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一千二百零三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根據相關規定,若老人在使用養老服務產品的過程中,發現因產品存在質量缺陷而造成損害的,可以要求生產者或銷售者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此外,一些不良商家還利用老人辨識能力不強、渴望健康的特點,通過上門推介、線下傳單、舉辦培訓等形式虛假宣傳“高科技”居家養老產品,通過半強制、誘導等手段促使其購入山寨產品。如在一起詐騙案件中,被告人王某等自稱居家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將老人騙到指定地點,使用“腦數據掃描儀”為他們檢查后,聲稱老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或腦萎縮需用藥治療,進而推銷各類藥物產品。最終,法院判處王某等人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至十三年不等,并處以罰金,退賠違法所得,發還被害人。

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有待提升

通常,高齡老人是養老服務的重中之重,尤其是80歲以上的老人,最需要的就是就餐、就醫、床前照護等服務。不少社區已接入養老助餐、上門助浴、康養娛樂、老年學堂、集中照護等功能,解決老人的多樣化需求,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實際運行過程中潛藏各類風險,集中表現在服務質量和權責劃分兩個方面。

《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基本規范》已于2023年10月正式發布,對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內容進行了規范。但實踐中,部分社區提供居家養老服務質量參差不齊,難以滿足老人需要,甚至對老人權益產生損害。以養老助餐服務為例,部分社區老年餐廳存在采購食材質量不合格、食品儲存條件不符合要求、食品加工過程不規范等問題,且統一配餐方式難以滿足部分老年群體對于膳食營養的個性化需求,服務質量有待提升。

我國食品安全法第四條明確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于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經營者追償。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1000元的,為1000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根據相關規定,社區養老機構提供助餐服務時應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排查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提高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和服務水平。若老人在接受餐飲服務過程中,因食用了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而受到損害,可以要求經營者、生產者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此外,社區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因涉及多重主體,法律關系相互交織易導致權責劃分不清。如在一起侵權糾紛中,社區聘請的服務人員前往老人家中提供按摩服務時,因手法不當致使老人腿部骨折,最終護理人員及其所在服務中心均被判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敬老、養老、助老是我國傳統美德。子女或老人近親屬在選擇居家養老服務人員時,應注意審查提供護理服務機構及其人員的資質情況,關注服務合同文本,根據老年人的自理、半自理情況盡可能細化約定服務內容,提高證據留存意識,以便在發生意外時更好維護合法權益。同時,親情陪伴不可替代,子女們不僅要在物質供養上盡到贍養義務,也要為老人提供情感關愛和精神陪伴。老人所在社區也應深化為老服務,完善養老服務設施,鼓勵營造鄰里互助氛圍,滿足老人的多元化需求,共同提升老人生活品質。(作者單位: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

來源:北京日報

關鍵詞: 居家養老 天鳥是什么動物 照相丑是不上鏡還是真丑 王欣茹這個名字怎么樣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