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豬企再度打響成本戰,明年豬類養殖行業怎么發展?
2020年,“二師兄”的身價一天比一天高,生豬養殖行業的上市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忙著擴大產能,撐大“錢袋子”。近期,隨著生豬產能恢復,前期擴張的上市豬企再度打響了成本戰。同時,生豬養殖行業盼望的生豬期貨終于來了,不少業內人士分析上市豬企有望跳出暴漲暴跌的“豬周期”。明年豬類養殖行業還能怎么發展?
漲價:上市豬企忙著擴產數錢
今年,生豬價格持續走高,生豬供給緊張和產能缺口成為行業關注焦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全國生豬出欄量為5.44億頭,較往年減少了20.93%。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今年2月,生豬價格達到最高點,突破38元/公斤的水平線后回落;今年7月,生豬價格再度逼近38元/公斤。
一路飛漲的生豬價格也令上市豬企賺得一天更比一天多。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平均每天凈賺7661萬元;天邦股份、正邦科技凈利潤增幅均超百倍,大北農、溫氏股份、新希望等上市豬企均賺得盆滿缽滿。同時,上市豬企也紛紛試圖通過擴張產能將更多的紅利收入囊中。中國商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金新農、大北農共出欄約3123.4萬頭生豬。
上市豬企間的產能比拼還在繼續。財報顯示,牧原股份今年出欄目標為1750萬-2000萬頭。溫氏股份也預計,今年的生豬出欄量將超過去年的1850萬頭。新希望的相關負責人曾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其今年已投入運營的生豬養殖項目產能達1800萬頭,明年力爭實現2500萬-3000萬頭的產能,2022年爭取實現4000萬頭的產能。
產能擴張增加了生豬供給,但也導致了生豬價格的下滑。唐人神董事長陶一山近日公開表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大養豬企業已發布的在建或將建的養豬項目規模將達20億頭,而中國豬肉消費僅6.5億頭,未來生豬行業會出現產能過剩,豬肉價格也將跌至4-5元/斤。
降溫:“成本戰”即將打響
今年下半年,生豬價格開始回落,生豬養殖行業關注的焦點放在了“產能過剩和成本控制”上。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10月份能繁母豬存欄3950萬頭,連續13個月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32%,母豬存欄已恢復至正常年份的88%左右。截至11月末,全國生豬產能已恢復至常年水平的90%以上。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公開表示:“預計明年上半年生豬產能就可完全恢復正常,按照六個月的育肥周期,明年下半年,生豬出欄有可能達到正常年份的水平。”
成本控制或將成為明年上市豬企盈利的關鍵。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像自繁自養仔豬的養殖戶,平均成本在15元/公斤左右。有些新建廠的固定成本攤銷和母豬購買成本、人工成本比較高,其成本可能達到17-18元/公斤左右。當前全國生豬均價在29-30元/公斤左右,即便是成本在18元/公斤左右,還有每公斤10塊錢的盈利。如果說飼養一頭120公斤的生豬,其盈利水平也在1200元以上,高于比2016年的盈利水平。”
前期忙著擴張產能的上市豬企紛紛發布了成本控制計劃。牧原股份、新希望、大北農等上市豬企為了降低養殖成本各出奇招。牧原股份在公告中指出,明年公司要通過智能化升級將成本降低至11.5-11.8元/公斤;正邦科技將制定嚴格的考核方案和相應的獎懲措施,力爭明年年底將成本降至16元/公斤;新希望則把成本控制的目標定在11-12元/公斤,并在公告中表示理論上的極致成本可以控制在9-10元/公斤。
展望:跳出“豬周期”
跳出“豬周期”,實現穩定盈利是生豬養殖行業一直在期盼的事。隨著生豬期貨的上市,明年上市豬企或有希望跳出豬周期。上海大陸期貨農產品研究員余樂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可以幫助這些養殖企業規避“豬周期”的價格波動的風險,還有一些下游的深加工集團也可以通過期貨建立虛擬庫存,減少資金的占用。
上市豬企也開始針對生豬期貨布局業務。牧原股份于近日公開表示已組建團隊籌備生豬期貨相關工作,新希望等頭部豬企也在期貨市場有所動作。余樂告訴記者,像牧原股份和溫氏股份等頭部豬企,其養殖規模和技術都比較成熟,對接期貨市場也比較得心應手。期貨對于他們來說是多了一個銷售渠道和一個價值管理工具。
在供給增加、價格回落后,生豬養殖行業還能怎么發展?規?;a或將成為未來生豬養殖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公開表示,當前畜牧業在加快升級,生豬養殖規模化率超過一半,達到了53%。
今年,上市豬企也在不斷推進規?;B殖。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去年,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等大型龍頭豬企,通過“公司+農戶”“公司+家庭農場”、托管租賃、入股加盟等方式,幫助帶動中小養殖場戶4萬多戶。
實現全產業鏈發展或許也是上市豬企跳出“豬周期”的途徑。“生豬養殖產業鏈上游的飼料和下游的屠宰加工企業開始進入養殖環節,養殖企業也探索進入屠宰加工領域,向全產業鏈發展,如牧原、溫氏。未來縱向整合的企業數量會增加。”朱增勇說。(記者 馬嘉)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保險從業人員能否買賣股票?屬于違法行為嗎?
- 張鈞:2021年業之峰逆勢大幅增長,2022年是“高質量發展年”
- 貸款買車必須購買盜竊保險嗎?車輛保險怎么買比較合適?
- 安徽蚌埠GDP增速0%,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
- 信用卡邊刷邊還會提高額度嗎?使用信用卡有哪些注意事項?
- 五糧液集團是國有企業嗎?五糧液集團的最大股東是誰?
- 白金卡和金卡有哪些不同?白金卡和金卡誰的等級更高?
- 支付寶生肖卡如何激活?怎樣獲取生肖卡?
- 平安車險能否異地理賠?平安車險異地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 第三代社??ǘ加惺裁垂δ??社??ū仨氁轮恋谌鷨??
- 傳雷諾日產三菱擬投資逾200億歐元 共同開發超30款電動車
- 哪些銀行可以將港幣兌換為人民幣?100港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去年近4成白領拿到年終獎 平均金額10227元
- 當立邦助力改造大魚媽媽農場時,背后“刷新”的是什么?
- 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規模和集聚效應大幅提升 改革創新取得積...
- 2021年銀行間一二級市場共成交1729萬億元,同比增長5.5%
- 加速采礦業務脫碳 全球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FMG擬收購電池企業
- 瑞科生物再遞表港交所:2021年前九個月凈虧損5.2億 君聯資本...
- 有色鎳漲停創歷史新高 5年內產能有望迎來大規模釋放
- 宋都股份“雷”不斷又因股份回購及業績預告等事宜收上交所問詢函
- 小紅書被警告并罰款30萬元:存在未成年人性暗示內容
- 投資虧損百億?正心谷稱僅是短期波動,被指避重就輕
- 69歲老婦加杠桿炒股獲授信6600萬元,倒欠中信建投1026萬
- 冬奧會助力示范推廣 氫能源產業鏈加速完善
- 黑龍江:大力發展綠色農業,開展綠色技術研究、示范
- 上海將多增加5萬個就業崗位引人關注,該如何落實?
- CARDE分體集成灶凈煙功能的4大創新,太讓人驚嘆了
- 王老吉黑涼茶跨界聯名消防樂隊,虎年春節強勢出圈
- “長三角征信鏈”制度標準建設成效顯著 金融機構征信查詢量...
- 匠心之作C6節日大禮盒是過年送禮佳品
今日要聞
- 張鈞:2021年業之峰逆勢大幅增長,2022年是“高質量發展年”
- 傳雷諾日產三菱擬投資逾200億歐元 共同開發超30款電動車
- 當立邦助力改造大魚媽媽農場時,背后“刷新”的是什么?
- 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規模和集聚效應大幅提升 改革創新取得積極進展
- 2021年銀行間一二級市場共成交1729萬億元,同比增長5.5%
- 加速采礦業務脫碳 全球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FMG擬收購電池企業
- 瑞科生物再遞表港交所:2021年前九個月凈虧損5.2億 君聯資本持股10.66%
- 有色鎳漲停創歷史新高 5年內產能有望迎來大規模釋放
- 宋都股份“雷”不斷又因股份回購及業績預告等事宜收上交所問詢函
- 小紅書被警告并罰款30萬元:存在未成年人性暗示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