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公司 > 正文

2020年各房企目標完成率普遍放緩 “踩線”過關房企達1/3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房地產市場可謂遭遇“重創”,面對動蕩的內外部環境,下半場發力的各大房企又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在已披露2020年銷售數據的30家房企中,有26家完成了年度業績目標,另有4家設定目標的房企并未達標,分別為中南建設、融創中國、碧桂園以及富力地產。其中,碧桂園所統計口徑為權益銷售額,按照第三方機構數據,碧桂園的全口徑銷售額鎖定在7888億元左右,仍居于榜首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響,2020年各房企目標完成率情況普遍放緩,在所統計的30家房企中,“踩線”過關的房企達到1/3。

記者制圖

一月過半,各大房企紛紛公布了2020年全年銷售數據。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在已披露2020年銷售數據的30家房企中,有26家完成了年度業績目標,時代中國、金地集團等屬于業績目標完成的優等生。另有4家設定目標的房企尚未達標,分別是中南建設、融創中國、碧桂園以及富力地產。

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TOP 4房企有兩家未達成年度目標。融創中國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其實現合同銷售額5752.6億元,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4102.1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14020元/平方米,歸屬于融創中國的權益合同銷售額為3889.2億元。去年初,融創中國定下全年銷售目標6000億元,這意味著其2020年目標完成率約為95.88%。

同樣業績未達標的,還有常年高居榜首的碧桂園。自2018年開始,碧桂園對外僅公布權益銷售數據,不再公布全口徑銷售額。

公開報道顯示,2020年初,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在談到業績目標時稱,“對外不宣布,但對內有集團的內控目標”。但根據2020年集團去化67%的目標推算,碧桂園2020年全年預計權益銷售金額約6074.22億元。而實際上,碧桂園2020年的權益銷售金額為5706.6億元。從權益銷售的角度來看,碧桂園僅完成了預期目標的93.95%。

但據第三方機構統計,碧桂園2020年全口徑銷售額鎖定在7888億元左右,仍穩坐地產榜單頭把交椅。

與融創中國和碧桂園相比,恒大2020年實現了7232.5億元的銷售額,目標完成率為111.27%;而萬科并未設置全年業績目標,但與2019年同期相比,萬科的銷售業績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恒大的“發力”始于金九銀十,其在去年的9-10月共實現1819.7億元的銷售額,提前一個月完成了全年業績目標;而萬科則在去年的最后一個月,實現了合同銷售額超千億,同比增長77.18%,創下月度歷史新高。

第三方機構的數據顯示,房企TOP 3門檻已提升至7000億元,但記者注意到,業績門檻提升的背后,是“以價換量”的犧牲。以恒大為例,其2019年的銷售單價保持在1萬元/平方米之上,但2020年其銷售單價已下降至8945元/平方米。碧桂園、萬科以及融創中國等頭部房企的銷售單價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下調的業績與踩線過關的現實

受疫情影響,各房企在去年初均選擇了“保守”態度,2020年業績目標設定普遍謹慎。例如,遠洋集團2020年業績銷售目標設定為1300億元,這與2019年的1400億元相比,下調了7%左右;新城控股2020年業績銷售目標為2500億元,較2019年2700億元同樣下調約7%。

記者此前也做過統計,在35家公布業績目標的房企中,業績增速的平均值約為15%,整體表現趨緩。

但即便如此,各大房企的業績目標完成情況也并不盡如人意。在此次記者統計的30家房企中,目標完成率超過110%的房企僅有7家,此外有10家房企屬于“踩線”完成業績目標。

2020年全年,金科集團、正榮地產、遠洋集團、中國奧園、保利發展、中梁控股、旭輝集團、新城控股、合景泰富、世茂集團的銷售額分別為2233億元、1419億元、1310.4億元、1330億元、5028.48億元、1688億元、2310億元、2509.63億元、1036.08億元、3003.1億元。而它們的目標完成率超出部分多為小數值,例如遠洋集團2020年目標完成率為100.8%、中國奧園為100.61%、新城控股為100.39%等。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稱,疫情的影響只是一方面,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到“低流量”時代。無論是外部市場環境,還是房企自身的體量規模,業績增速放緩未來將成為常態化。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各家房企已經開始由“量”轉“質”,尤其是頭部房企表現更為強烈,中小房企的規模追求也越來越不平坦,未來它們的業績增幅也不會過于“高企”。

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末百強房企中有超八成房企累計業績超去年同期,其中超四成企業的同比業績增速在20%以上。盡管2020年房企業績在一定程度受到疫情沖擊,但是整體規模持續放緩趨勢已定。預計2021年市場考驗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銷售態勢不容樂觀,或有越來越多的房企面臨負增長困境。尤其是“三道紅線”全面實施,降負債、穩流動擺在行業發展首要位置,迫使房企放慢周轉速度。

雖有波折,2020年對于房地產市場仍是豐收的一年。

克而瑞數據顯示,從全口徑銷售額來看,2020年千億房企數量達到43家,較2019年增加9家,其中包括龍光集團、新力控股、時代中國等。千億房企“上新”,再次證明市場的活力仍在。

2020年,百強房企各梯隊銷售金額入榜門檻同比持續提升。其中,TOP 10和TOP 30房企操盤金額門檻分別提升18.5%和16.8%至2404.2億元和1120億元。TOP 50房企競爭格局加劇,操盤金額門檻670.1億元,同比增幅最高達26.8%。

“雖然市場層面向好,但關乎房企生存的命脈正在被收緊。”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表示,融資“三道紅線”疊加近期的房地產信貸集中度管理制度,中小房企的規模增長已經從源頭受到限制,未來的資源配置也只會向頭部集中,房地產市場分化會持續加劇。

據悉,2020年12月31日,銀保監會、央行發布《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分檔設立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余額占比和個人按揭貸款余額占比兩個上限,對超過上限的機構設置過渡期,并建立區域差別化調節機制。各地結合所在地區經濟金融發展水平、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具體情況和系統性金融風險特點,以公布的集中度為基準,適當調整,合理確定所適用的管理要求;并對超出管理要求的給予2-4年的過渡期。

彼時有分析認為,上述政策會進一步收緊房企融資端,而個人按揭貸款限制也會影響到房企銷售端,疊加“三道紅線”,這將是未來房地產市場的深度調整。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2019年兩年房企償債規模成倍增長,2020年償債規模約9154億,同比增長28.7%,2021年到期債務規模(不含2021年將發行的超短期債券)預計將達12448億元,同比增長36%,歷史性突破萬億大關,直達1.2萬億元規模,房企償債壓力繼續攀升。

債務壓力逼近,“借新還舊”仍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記者注意到,新年開年眾房企密集發債,而發債的用途也多用于現有債務再融資。

另一方面,房企融資持續分化,龍頭房企的融資優勢凸顯,這之中有碧桂園2.7%的利率,也有上坤地產12.75%的利率。1月15日,上坤地產發布公告稱,將發行一筆1.85億美元1年期優先票據,票面利率高達12.75%。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指出,融資收緊是所有房企的“必答題”,何去何從仍預留騰挪空間。從市場來看,短時間的債務壓縮是不現實的,但對于資本面較好的房企而言,機遇要大于挑戰,這無異于是一個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此消彼長,未來的市場分化會進一步加劇。

北京商報記者盧揚王寅浩

關鍵詞: 房企目標 踩線過關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