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公司 > 正文

北汽藍谷業績下滑 集中調配數名高管空降押寶高端品牌

近日,1月新車上險數據公布,車市整體實現“開門紅”,上險數量達到235.6萬臺,同比增長22.3%。其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與特斯拉數據破萬,新車上險量分別突破2萬和1.6萬,其中比亞迪純電動車上險量為1.41萬,PHEV上險量為5943。與此同時造車新勢力三強車企——蔚來、理想、小鵬上險數據也分別達到7194、4972和5569。

曾經的新能源領軍車企北汽新能源在1月份的上險數據中遭遇滑鐵盧,相對暢銷的北汽EC5上險量為450。據北汽藍谷發布的公告顯示,1月北汽新能源銷量為1072輛,同比去年1月份的2006輛下滑46.56%。

成也時機,敗也時機

北汽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和發力在國內車企中是最早的,早在2009年,北汽集團就成立了專門生產制造純電動汽車的北汽新能源,該公司集合了幾大創新——產品動力創新,運營模式獨立、獲得新能源生產資質、試點員工持股等。

在國家為普及新能源汽車,以財政手段向新能源制造企業提供高額補貼時,北汽新能源以提前布局的多樣產品,快速推向市場,迅速成為國內新能源企業的領軍者,北汽藍谷也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在北汽新能源成立初期,北汽新能源持續高歌猛進,補貼高、價格低的產品迅速占領市場,連續多年成為國內純電動車銷量冠軍。這是北汽提前布局,加上新能源政策窗口打開的時機使然。

但是近年,當其他車企重金投入研發開發高品質、高檔次新能源產品時,北汽新能源卻在競賽中掉隊了。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方面此前北汽新能源產品集中在低價位產品,錯過了新能源用戶升級的新窗口;另一方面,北汽新能源過去銷量過于依賴出行企業等大客戶采購,C端口碑及銷量未能持續。

在產品端,北汽新能源早已發覺自己的不足,因此在2016年埋下了一顆高端品牌的種子——ARCFOX,只是內部決策緩慢,生生錯過了高端品牌樹立的最佳時機,讓造車新勢力搶了先。

失去時機就是失去市場、失去份額,惡果已經顯現,北汽新能源銷量的下滑導致了母公司北汽藍谷的虧損。據北汽藍谷此前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北汽藍谷預計2020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億元到-65億元;預計2020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62億元到-67億元。

品牌煥新,高管換血

北汽新能源需要一場“刮骨療傷”。首先改變的是北汽新能源的品牌形象,2019年,北汽集團主導了北汽紳寶和北汽新能源的合并重組,誕生了“BEIJING”品牌,啟用新品牌后,北汽新能源推出的新產品也煥然一些。

更激烈的改革在外界看不到的地方,北汽藍谷的管理團隊有了換血般的變化。

2020年7月,劉宇出任北汽藍谷總經理,這位曾經在北京現代擔任中方一把手的少帥,肩負著將北汽新能源拉出谷底的重任。劉宇上任后,梳理北汽新能源的現狀與困局,提出北汽新能源未來幾年的競爭策略是,短期內不再追求規模領先,但在技術、產品、用戶運營等核心能力上對標領先。

除劉宇外,大量高管人才空降北汽藍谷——2020年7月,汽車開發及質量方面的外籍專家,原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華燮加盟北汽藍谷,出任質量副總經理,督戰ARCFOX極狐的產品質量;原騰訊汽車總經理王秋鳳于同年10月受邀加盟,出任ARCFOX極狐汽車副總裁兼營銷公司總經理,為極狐品牌的營銷提供更多的互聯網風格。另外,近期北京奔馳負責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的副總裁穆穩也進入北汽藍谷,負責極狐品牌的供應鏈體系。

半年內,北汽藍谷已經為ARCFOX極狐品牌組建了一直強勢戰隊,那么這一新品牌的市場表現何時能夠值回北汽這一番布局的代價呢?

關鍵詞: 北汽 業績 下滑 集中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