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公司 > 正文

三只松鼠業績增速三連降 股東忙減持市值縮水近半

“互聯網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只松鼠”300783.SZ)近期處于輿論風口。

2月21日,有消費者在線上平臺上發布視頻稱,其購買到生產日期為2021年12月30日的三只松鼠紫薯花生產品。三只松鼠紫薯花生的生產日期超前事件在網上發酵,三只松鼠官方客服回應“該產品并非其官方產品。”

作為在消費者中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休閑食品品牌,在供應鏈非自有的經營模式下,三只松鼠的產品相關問題頻發。此外,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三只松鼠毛利率低于同行,深陷“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7月13日三只松鼠上市滿一年,公司第二、三大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限售股解禁后,連續大額減持,合計減持已超2000萬股。而在這期間,三只松鼠的股價持續下跌,七個月時間內市值蒸發近半,超150億元。

代加工模式下質量管控備受考驗

2月21日,有消費者在線上視頻平臺表示,其購買到生產日期為2021年12月30日的三只松鼠紫薯花生產品。該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關于消費者購買到“早產”產品,三只松鼠官方客服回應,此產品為假冒偽劣噴碼產品。三只松鼠品牌的正規防衛噴碼含生產日期、批次代碼、相關追溯代碼等等,噴碼為19位及15位。而該消費者所購買的產品生產日期噴碼只有8位數字,并非三只松鼠生產。目前,三只松鼠一方已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雖然投訴風波只是一場烏龍,但不可否認的是,三只松鼠也發生過一些質量問題。三只松鼠的產品主要是委托合作聯盟工廠進行加工的方式(亦稱“貼牌代工模式”)進行生產,根據年報披露,對于堅果、果干等需要進行炒制、凍干等中間加工工藝的產品,由合作聯盟工廠收購標準化原材料,按公司要求進行中間工藝的生產加工,最后交由公司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產品篩選及分裝。

在供應鏈非自有的經營模式下,三只松鼠的產品質量管控就成了備受考驗的環節。根據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1年1月8日發布的關于6批次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1號),在重慶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成都分店抽取了1批次標稱由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開口松子(規格型號:160g/袋;生產日期:2020-05-23)。經檢驗,“過氧化值(以脂肪計)”項目不合格。此外,在黑貓投訴投訴平臺上,消費者關于三只松鼠的投訴量高達817條,多數涉及三只松鼠產品質量問題。

“針對代加工領域,公司格外謹慎,首先體現在供應商準入嚴苛。供應商除須具備合法資質證照等基本要求外,我司基于GFSI認可的IFS、BRC等標準建立了松鼠自有的供應商審核標準,協同專業的三方審核機構做高標準嚴要求的實地驗廠,確定供應商生產過程能力滿足松鼠質量要求,并對其進行系統培訓。”三只松鼠對《投資者網》表示,“若出現質量問題,可通過產品批次號快速找到問題產品發生的環節點,根據《松鼠伙伴質量投訴管理辦法》,聯動供應商對投訴內容進行整理、分析、倒逼整改。”

扣非歸母凈利潤增速連續下降

三只松鼠成立于2012年,2019年登陸深交所。年報顯示,三只松鼠以“制造型自有品牌多業態零售商”為定位,是中國休閑食品領域最快實現從創業到突破百億營收的企業。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累計賣出超350億元零食。

在業績方面,三只松鼠已經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0.01億元、101.73億元、72.3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6.05%、45.30%、7.70%,但營收增速明顯放緩。

在凈利潤方面,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04億元、2.39億元、2.64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56億元、2.05億元、2.18億元,分別同比下降了7.96%、19.98%、23.60%,扣非歸母凈利潤增速近三年連續下降。

關鍵詞: 松鼠 業績 增速 三連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