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公司 > 正文

業績預增難擋股價下跌 紅塔證券80億配股獲批可否破局

2月1日晚,據證監會官網稱,紅塔證券的80億配股申請獲批。

此前1月18日,在A股上市券商中,紅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紅塔證券”,601236.SH)披露了2020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20年度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幅為68.36%~78.78%。

然而,其業績預增近八成的公告,卻未能阻擋其股價的下降:開年以來,截至2月19日收盤,紅塔證券股價跌幅逾20%,這一跌幅明顯高于券商總體指數,備受市場關注。

過去的2020年,紅塔證券多次違規被罰,又遭股東“清倉”減持。據2月3日公司發布的公告稱,其配股申請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這可否助其破局?

就上述問題,《投資者網》致電致函紅塔證券詢問,公司方面給予了較為詳細的回復。

業績預增近八成股價年內跌幅超20%

2020年度業績預告顯示,紅塔證券預計2020年度營收20.7億元,歸母凈利潤8.4億元,兩者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均在68.36%~78.78%之間,扣非凈利潤增幅為66.83%~77.15%。

對于業績增幅,紅塔證券解釋稱,“2020年,資本市場改革進一步深化,多措并舉,證券市場持續回暖。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遇,強化全面合規風控管理,全力推動各項業務穩步轉型。除證券投資業務持續保持盈利能力外,投資銀行業務、證券經紀業務、基金管理業務、期貨管理業務也均對利潤增長作出不同程度的貢獻。”

然而,其近八成的業績漲幅,沒能阻擋公司股價的下跌趨勢。

自2021年開年以來,紅塔證券股價一路下跌,截至2月19日收盤價為14.77元/股,較2020年12月31日收盤價18.59元/股,跌幅超20%(見圖1),而Wind數據顯示,這一跌幅在券商總體板塊中排名靠前。

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如此“反常”的表現,與其同期披露的“踩雷”永煤債不無關系。

1月15日,紅塔證券在有關公告中表示,公司持有的“20永煤SCP004”“20永煤CP001”“18豫能化MTN003”“18豫能化MTN004”,因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債券違約,債券評級被下調,公允價值大幅下降。上述四項債券投資成本合計為6億元,截至2021年1月5日,尚有5.25億元本金未到期收回。

上述消息一出,1月15日紅塔證券股價下跌6.28%,紅塔證券告訴《投資者網》,“在‘永煤債券’事件發生后,公司積極與債券發行人溝通,協商并同意了展期協議,現已收到該債券上一存續期的全部利息以及50%的本金,預計后續到期的其他幾個債券也將采取類似的兌付和展期方案。”

就公司方面有無復盤踩雷事件及作出整改措施,紅塔證券表示,“公司制定了《固定收益業務交易對手白名單管理辦法(試行)》、《固定收益自營投資業務投后管理辦法(試行)》、《固定收益業務應急處理預案(試行)》等固定收益類證券自營制度,用于規范證券自營業務的運作。公司還建立了覆蓋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環節的風險管理機制,建立了涵蓋事前風險管理、事中風險管理和事后風險管理的風險控制制度。實現了決策、執行和監督三個環節的相互獨立、相互制衡,有效地控制了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風險。”

對于其近期股價的跌幅,紅塔證券解釋稱,“股價受多種因素影響,市場不一定時刻能反映公司的內在價值,長遠來看,公司市值的增長靠業績及核心競爭能力體現。”

短期股價波動易受消息層面影響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或許“不足為憑”,但其近半年股價大幅下跌,在券商板塊跌幅也排名前幾位。

截至2月19日收盤,報收盤價14.77元/股,較去年7月的高點28.78元/股,股價近“腰斬”,在上證互動平臺上,亦有不少投資者對于紅塔證券的股價走勢頗為關注(見圖2)。

就這一問題,紅塔證券告訴《投資者網》,“公司積極推動業務轉型,堅持用發展和業績為投資者謀求長期回報,持續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主營業績,讓投資者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價值投資。”

多次違規遭知名股東“清倉”減持

據官網介紹,總部位于昆明的紅塔證券成立于2002年,在對云南省3家信托投資公司證券業務重組的基礎上,由紅塔集團等13家國內知名企業共同發起設立。2007年5月,經中國證券業協會評審,成為西南地區首家創新試點類證券公司。2019年7月5日于上交所上市,成為A股市場第36家上市券商。

作為老牌券商,紅塔證券在合規方面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自上市至今不足兩年的時間里,已多次觸碰監管紅線而收到警示函、被采取責令整改措施等。

去年9月,因新股發行網下申購違規,紅塔證券自營賬戶被中國證券業協會列入限制名單,限制時長為6個月。同年6月,紅塔證券因開展債券交易業務時存在多項違規行為被監管出具警示函。

最近的一次為去年12月21日,云南證監局公告,因存在廉潔從業內控制度不完善、董事會未制定廉潔從業管理目標、員工離職未對其廉潔情況考察評估等多項違規行為,決定對紅塔證券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

紅塔證券表示,“公司在收到警示函后,已第一時間對所涉問題進行了全面審查,并主動開始內部自檢,全面排查風險隱患,目前已經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整改,組織員工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及自律規則。并于2020年12月29日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廉潔從業管理方案》,后續公司亦將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嚴格約束規范員工執業行為,以保障各項業務穩健發展。”

在內控不完善問題頻發的同時,2020年下半年以來,紅塔證券面臨多次減持,其中,云南白藥的“清倉”減持備受市場關注。

根據公告,紅塔證券原第八大股東云南白藥在2020年7月28日至2020年12月底,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了其持有的所有紅塔證券股份,占股份總數的1.3%。

紅塔證券向《投資者網》解釋稱,“股東云南白藥減持公司股份系其自身資金需求的原因。”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股東減持常常被市場視為看空的信號。”在互動平臺上不少投資者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見前文圖2)。

面對頻頻違規、股東減持、股價“跌跌不休”的紅塔證券,將如何破局?

80億配股獲批能否帶來新契機

2月1日晚,據證監會官網稱,紅塔證券的80億配股申請獲批。

根據紅塔證券此前公布的配股預案,80億元募資額中共有40億元將用于發展FICC業務,主要投向為加大固定收益類投資業務,并開拓利率衍生品、貨幣市場套利、商品及其他類固收產品投資等FICC創新業務。其余40億元募資將分別用于資本中介、投行業務、境外全資子公司、信息技術系統建設投入,以及營運資金安排。

“相較于定增融資,配股融資的實施難度較低,2021年,券商再融資持續火熱,在市場行情助推下,券商發行配股融資的熱潮或將延續。”資深投資人士鄭龍先生告訴《投資者網》。

紅塔證券告訴《投資者網》,“此次配股順利完成后,將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擴充凈資本規模,補充營運資金,擴大業務規模,增強抗風險能力,提升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為股東創造更大的收益。”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主管王靜文先生向《投資者網》分析到,“2021年,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這一主題仍將繼續,受益于注冊制落地和其他政策紅利的逐步釋放,券商業務空間進一步拓寬,盈利能力將持續改善,業績增長值得期待。”

不過,對于自營賬戶限制尚未解除,上市不足兩年違規頻發,又遭知名股東“清倉減持”、年內股價“跌跌不休”的紅塔證券來說,此次80億配股獲批能否助其破局,還待市場進一步檢驗,《投資者網》也將持續關注。

關鍵詞: 業績 股價 下跌 紅塔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