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公司 > 正文

餓了么惡意投訴商家可獲優惠券 商家權益誰來保護

長期以來,普通消費者被視為市場經濟中的弱勢群體,其消費權益問題往往能夠得到較多關注,而商家作為市場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他們的正當權益卻容易被忽視。

近日,有豆瓣網友發帖稱自己在閑魚上購買的餓了么無門檻優惠券,竟來源于用戶惡意投訴商家,引發業內熱議。記者搜索發現,目前在閑魚等平臺上仍存在此類情況,表明這類損害商家權益的案例并非少數。

多位餓了么商家向記者坦言,若遇到此類問題,商家無法在平臺上進行申訴。餓了么人工客服也對記者表示,目前平臺尚未建立商家申訴通道,今后將陸續開放。

對此,多位律師指出,餓了么等平臺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應承擔起維護商戶合法權益的責任;建議平臺進一步完善商家的投訴機制,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精準識別投訴的真實性,如果查實用戶存在違規交易情況的,也可以對用戶進行處罰。

惡意投訴商家可獲優惠券,而餓了么尚未建立商家申訴通道

“原來在閑魚上花4.5元買的餓了么10元無門檻優惠券,是賣家直接登錄我的賬號投訴商家得來的。”近日,一位豆瓣網友發帖稱,自己所購買的優惠券并非自己以為的兌換碼。

上述豆瓣網友對記者表示,其在拍下訂單后收到餓了么的咨詢短信,才發現是賣家登錄自己的賬號去惡意投訴。“后來,我和餓了么客服溝通取消該投訴,不想投訴商家,餓了么只回復會幫我備注,后續也沒有人再找我。”

記者搜索發現,目前在閑魚等平臺上仍存在此類情況。在閑魚輸入“餓了么”后,多位賣家在銷售5-20元的全國通用券,價格在5元左右;用戶拍下后需提供手機號和驗證碼,紅包金額為系統隨機派發。

一位購買過該優惠券的網友對餓了么平臺的審核機制提出質疑,“當時賣家是拿我的賬號向餓了么投訴,說同一家餐廳我的賬號比別人的運費貴,平臺也給了優惠券。后來我比對發現運費其實是一樣的,對于這種明顯失實的惡意投訴,也不知道平臺是怎么審核的。”

對于用戶惡意投訴對商家造成的影響,有多年運營外賣店經驗的商家林先生告訴記者,“如果遇到惡意投訴,實際上肯定會影響店鋪的自然曝光量,流量少了就會導致用戶進店下單的轉化率降低,從而影響訂單數量,同時還會增加店鋪的競價成本。”

多位餓了么商家向記者坦言,如果遇到上述問題,商家無法在平臺上進行申訴。餓了么人工客服也對記者表示,目前平臺尚未建立商家申訴通道,今后將陸續開放。

“表面上看,這是閑魚賣家不合規售賣商品,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餓了么不健全的審核投訴機制,才導致不法賣家有空可鉆。”分析人士指出,平臺的這一疏漏,顯然是把商家和用戶放到了對立面。

該人士認為,用戶的評價輕而易舉地決定了商家的“生死存亡”,但商家卻沒有任何申訴的機會,長此以往,會激化二者之間的矛盾,不利于平臺發展。

律師:餓了么應完善投訴及審核機制,商家有權申訴或舉報

一直以來,餓了么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都蘊藏著灰色地帶和各類亂象,平臺屢禁不止。此前,餓了么曾公布黑灰產業打擊情況,一年打擊黑灰產案件超50起,查處120余人,涉案總額上億元。

如此大規模的黑灰產業,自然容易滋生多重問題,上述惡意投訴所帶來的無門檻優惠券便是其中一種。分析人士認為,這對于商戶的商譽、財產都可能造成一定損害,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

針對平臺的投訴及審核機制,餓了么相關人士表示,用戶投訴均為人工處理,平臺會根據用戶提供的舉證及歷史溝通記錄作出判責,建議商戶對用戶投訴的內容及時作出調整。但對于記者提出的平臺投訴機制和發放優惠券規則是否存在問題,以及平臺針對用戶的不正當行為是否有相關懲處規定,餓了么方面則未予回復。

“平臺為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很難對現有的機制進行大范圍調整。這就讓不法分子找到漏洞,不斷攻擊外賣商家。另一方面,外賣平臺的處理機制往往是以系統自動識別+人工受理的方式篩選,靈活性稍有欠缺。”分析人士說道。

馬永華律師認為,作為“一手托兩家“的外賣平臺方,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應承擔起維護商戶合法權益的責任。建議餓了么平臺進一步完善商家的投訴機制、暢通投訴渠道,綜合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來精準識別投訴的真實性,同時從評分機制上弱化好評率對于搜索和營銷活動的影響,更好地維護商家的合法權益。

而在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旻看來,針對餓了么平臺申訴通道問題,該功能系平臺自定義功能,是否有必要向商家提供,需要看平臺與商家之間的協議約定。如果餓了么查實存在違規交易情況的,也可以對用戶進行處罰。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則指出,在用戶不正當行為依然存在的情況下,平臺可以考慮構建一系列彈性規則,既保護平臺的信用評價制度,又抑制惡意行為。

“首先,平臺應完善審核機制,幫助商家在遭遇惡意差評時能有效地進行申訴和舉報;其次,平臺要利用大數據,重點監控某些不正常的差評,提升精準識別度,把惡意差評擋在正式發布之前。”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也指出。

鄭寧建議,當商家遇到此類情況,要積極主動地通過微信、客服聊天記錄等方式搜集、保存相關證據,通過平臺渠道或者法律途徑,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關鍵詞: 惡意 投訴 商家 優惠券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