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潤同比大降約77% 阿迪達斯將重點關注大中華區和直營業務
雖然去年凈利潤同比大降約77%,但阿迪達斯卻顯得信心滿懷。據悉,在甩掉了“包袱”銳步后,阿迪達斯將輕裝上陣,重點關注大中華區和直營業務。
近日,阿迪達斯發布了去年財報和未來5年計劃。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一年里,該公司凈利潤僅為4.32億歐元,而2019年的凈利潤為19.7億歐元,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約77%。同時,其銷售額為198億歐元,下降了16%。
但另一方面,阿迪達斯的電商業務表現良好,報告期內銷售額猛增53%。該公司對今年的業績做出預測——凈利潤為12.5億-14.5億歐元。
而最受業內關注的莫過于阿迪達斯對于銳步的處理方案以及新五年計劃。據悉,阿迪達斯已啟動正式程序出售銳步,其新的五年計劃中排除了銳步。
銳步創立于1895年。2006年,阿迪達斯宣布以3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銳步,意在強強聯合與耐克爭奪市場。但自從被收購后,銳步的表現一直不佳。卡斯珀·羅斯特德也曾坦言:“收購銳步是公司發展歷程當中最昂貴的錯誤之一。”
銳步去年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9.4%。雖然該品牌和一系列IP進行了聯名合作,但市場表現依舊不盡如人意。
在新的五年計劃中,大中華區成為阿迪達斯反復提及的市場。該公司表示,未來幾年內,大中華區市場將成為全球范圍內增速最快的運動品市場,公司將分別管理該地區和亞洲其他地區。與此同時,阿迪達斯準備加大對大中華區的投入,以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據了解,目前大中華區、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和北美并列為阿迪達斯三大戰略市場。其中,北京和上海是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的兩大重點城市。
去年11月,阿迪達斯集團亞太區原董事總經理高嘉禮突然離職。而接任者相當低調,在國內公開的資料中,中國商報記者暫時未找到其相關信息。大中華區的管理層目前情況如何?是否將做出調整?中國商報記者試圖聯系阿迪達斯,但截至記者發稿,對方尚未回復。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直營業務將成為阿迪達斯發力的重點。該公司表示,到2025年直營業務預計將為公司貢獻銷售額的一半左右。為此阿迪達斯將推動會員計劃的發展,目標是在2025年會員數量達到約5億。
目前各大運動品牌對于直營業務都相當重視。例如,去年8月,安踏集團宣布未來5年集團線上業務占比將超過40%,直營業務占比將達到70%。未來,集團目標會員數量將提升20%,會員貢獻率達到50%。
耐克的直營業務為業績增色不少。據其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耐克直營收入為43億美元,同比增長32%,所有市場均實現雙位數增長。耐克方面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集團未來將會繼續依托直面消費者的戰略,專注于更加快速、可持續以及長期的增長。
從目前來看,各品牌都在搭建各自的品牌私域流量中心,提升品牌黏性和消費者體驗,新的市場爭奪戰正在打響。(記者 頡宇星 文/圖)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廣東銀行業保持平穩運行態勢 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深入推進
- 港龍中國獲評“2021年中國房企超級產品力TOP100”等多項榮譽大獎
- 廣東保險業新聞通氣會舉行 去年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08%
- 民營醫院概念股名單一覽,哪些是民營醫院概念股?
- 高頻變壓器原理
- OLED屏和TFT的區別
- 電導率儀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 人體感應開關原理
- linux教程,一學就會哦~~~
- 電磁學及其應用
- 2021年夜間用藥年度觀察報告發布 超4000萬人在深夜買到藥
- 光耀集團即將進行17項破產財產公開拍賣 起拍總價近5.5億元
- 開網店需要準備什么資料?開網店有哪些注意事項?
- 保險從業人員能否買賣股票?屬于違法行為嗎?
- 張鈞:2021年業之峰逆勢大幅增長,2022年是“高質量發展年”
- 貸款買車必須購買盜竊保險嗎?車輛保險怎么買比較合適?
- 安徽蚌埠GDP增速0%,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
- 信用卡邊刷邊還會提高額度嗎?使用信用卡有哪些注意事項?
- 五糧液集團是國有企業嗎?五糧液集團的最大股東是誰?
- 白金卡和金卡有哪些不同?白金卡和金卡誰的等級更高?
- 支付寶生肖卡如何激活?怎樣獲取生肖卡?
- 平安車險能否異地理賠?平安車險異地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 第三代社保卡都有什么功能?社保卡必須要更新至第三代嗎?
- 傳雷諾日產三菱擬投資逾200億歐元 共同開發超30款電動車
- 哪些銀行可以將港幣兌換為人民幣?100港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去年近4成白領拿到年終獎 平均金額10227元
- 當立邦助力改造大魚媽媽農場時,背后“刷新”的是什么?
- 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規模和集聚效應大幅提升 改革創新取得積...
- 2021年銀行間一二級市場共成交1729萬億元,同比增長5.5%
- 加速采礦業務脫碳 全球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FMG擬收購電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