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公司 > 正文

“嘻哈文化第一股”普普文化再闖納斯達克 流量與盈利能力不匹配尷尬待解

 “作為嘻哈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說唱已經沒有靈魂了。‘嘻哈文化資本化’讓少數說唱歌手穿金戴銀,卻扼殺了絕大多數人的嘻哈夢想。” 從家鄉趕赴北京所參加某說唱綜藝海選的阿然,在跟《投資者網》交流時表達出對資本介入嘻哈文化的不滿:“沒有人關心音樂的品質和內容,能得到機會的都是有炒作噱頭或者自帶資源的選手,嘻哈文化倡導的愛與平等的核心理念早就被資本的銅臭味掩蓋了,我認為,資本和嘻哈文化根本不可能相輔相成。” 

而此時,正致力于用嘻哈文化“換美元”的黃卓勤一定難以認同這樣的觀點:其掌鞭的普普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普普文化”,CPOP)于近日申請赴美登陸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簡稱“納斯達克”)。作為“中國嘻哈文化第一股”的普普文化,對資本與嘻哈的結合樂此不疲。

從韋、廖的“小打小鬧”到黃卓勤入主后的“五四三”

2021年3月,23歲的阿然頂著家鄉春雪后的寒風,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動車,此行是為了參加某說唱綜藝節目的海選。由于節目組采取“先到先唱”的安排方式,阿然帶著距離夢想一步之遙的激動,凌晨五點便奔赴海選現場。

但是阿然到了現場才發現,在他與舞臺之間,還有過百名早已在門口排隊的其他說唱歌手們,“原以為自己是來的最早的,沒想到好多人都在前一天晚飯后就開始排隊了。” 

來此之前,阿然已經在某個音樂平臺上獲得了一張黃金唱片(即播放量大于500萬),并在四年間27次進入官方榜單。盡管如此,缺少曝光度與收入來源的他,依然需要和無數甚至還沒有一首作品的說唱歌手們一爭高下。

而對于普普文化來說,為了“一朝上市天下知”,又等了何止一夜。

2007年3月廈門,韋莉亞與廖惠蓮二人合計出資3萬元,以嘻哈文化為公司品牌內核的普普文化正式成立。

僅僅兩年后,韋、廖便不滿足于普普文化“小打小鬧”的的狀態:二人對公司合計增資90萬元,似乎大展拳腳之勢。 

但是到了2011年,二位“元老”卻同時將各自股份轉讓出手,普普文化大股東自此易主為現任董事長黃卓勤。黃卓勤入主后,公司在隨后五年間四次股權轉讓、三次增資并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但黃卓勤第一大股東的地位始終未受動搖,普普文化也再不是四年前那個憑3萬元起家的小公司。

等了足足九年,普普文化終于看到躋身資本市場的路徑。2016年9月22日,普普文化(839170.OC)掛牌新三板,成為“嘻哈文化第一股”。

業務轉型活動流量可觀但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已經追到資本市場列車的普普文化,又怎能放棄買票上車的機會?

2019年3月27日,普普文化宣布“根據公司未來戰略發展規劃的實際需要”,公司股票正式終止在新三板掛牌;2021年3月2日,普普文化正式遞表納斯達克,申請上市。

根據普普文化招股書,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簡稱“2020年財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903.18萬及1568.8萬美元,凈收入則分別為383.18萬及262.58萬美元。 

于2020年財年,在公司營收中“活動主辦”占比達到49%,成為其營收支柱;而“活動策劃和實施”業務及“市場營銷”業務則分別占總營收35%及16%。

不難看出,以嘻哈文化為主題的相關活動成為普普文化的運營重心。 

普普文化統計數據顯示,其在2020年財年舉辦的線下演唱會及相關嘻哈文化活動的到場觀眾超過12.79萬人次;其舉辦的線上嘻哈節目,于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期間點擊量達到2.64億人次。普普文化接近五成的收入便來源于線上、線下活動中的贊助商廣告費及門票費用,而于2020年財年占據營收35%的活動策劃項,則由16位客戶舉辦的49場活動貢獻。

雖然普普文化所舉辦的活動流量可觀,但其盈利能力卻有待提高:于2020年財年,公司毛利率及凈利率分別為約28.87%及16.74%。

實際上,近年公司從替客戶策劃活動,轉型為舉辦屬于自己的原創活動,或許同公司利潤率較低有關。普普文化稱,活動主辦的主要成本來自員工、租賃、舞臺搭建、選手獎金、制作費用等。 

就公司戰略及經營等相關問題,《投資者網》向普普文化發函問詢,并未得到公司回復。

核心業務轉移恐難以帶來業績大改觀

針對業務重心轉型,普普文化曾表示,難以預測其對公司經營、業績等帶來的影響;公司已經經歷、未來也可能繼續承受活動舉辦業務發展帶來的風險、挑戰及不確定性。

盡管如此,普普文化轉型的決心也并未動搖。 

公司招股書稱,擬融資的2689.45萬至3103.45萬美元中,43%的募資將直接用于相關線上及線下節目;同時,公司擬將21%的募集資金用于街舞培訓等。

值得留意的是,普普文化于2020財年主辦的50場活動中,僅街舞比賽就多達29場,比如:一起躍動街舞舞臺劇、CBC街舞冠軍賽、街舞萌主展演、SHD超級街舞夢想營等。而這些活動的主要收入來源為“贊助費”,單價從1.46萬美元至146.3萬美元不等。

普普文化依靠的街舞活動未來發展空間究竟如何?

“作為此類公司營收的主要部分,贊助費的核心在于活動自身的流量及影響力,尤其是對于小眾文化來說,在潛在流量本身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影響力極為重要。”某券商傳媒分析師向《投資者網》表示,“另外需要留意,街舞這種類型的節目在做到聲名遠揚之前,招商競爭力不是特別強。” 

“街舞節目的影響力核心在選手。”從事街舞十余年、已是所在省內最大街舞教學工作室創始人之一阿康向《投資者網》表示,“但我們很少派人去參加街舞節目了,尤其是對已經有自己的工作室及收入來源的街舞選手來說,參加節目意義不大。”

阿康補充道:“對街舞選手來說,參加節目當然是為知名度,知名度轉化成收入的方式便是開辦工作室進行街舞教學。雖然一些節目的關注度非常高,但選手很難把流量帶回家。十幾年來,全國各個城市的街舞市場非常固定,基本各個城市堅持出口碑的就那幾家,而且每個城市一定有當地的‘老炮’品牌。所以對大多數選手來說,上完節目回家還是面對當地市場,基本不會有人異地跑來學街舞的。” 

由此看來,在歷經轉型、轉移核心業務重心后,普普文化的前路依然充滿不確定性,此次公司沖擊納斯達克能否成功,掛牌后能否進一步提升品牌效應及影響力,從而提振業績、得到投資市場的認可,也仍是未知之數,《投資者網》將對此繼續予以關注。

關鍵詞: 嘻哈 文化 文化 納斯達克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