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總體年報:整體業績延續增長,營收、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截至2021年4月30日,科創板全部268家公司通過年度報告、上市公告書等形式披露了2020年度主要經營業績信息。總體看,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科創板公司直面挑戰,迎難而上,整體業績延續高增長態勢,實現了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同時,科創板公司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深耕科技創新,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創新成果競相涌現。以科技勢能激活發展動能,展現了我國科技創新企業的巨大潛能和活力。
一、整體業績穩定增長,盈利質量穩步提升
2020年,科創板上市公司總體經營穩健,業績持續向好。全年共計實現營業收入4,084.38億元,同比增長15.51%;實現歸母凈利潤500.86億元,同比增長59.13%;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385.39億元,同比增長42.70%。營業收入方面,近八成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增長,12家公司實現營收翻番,三成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億。凈利潤方面,近七成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增長,31家公司增幅在100%以上,最高達6527.90%。
作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科創板公司整體維持了較強的盈利質量,現金流良好。2020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合計625.14億元,同比增長38.76%。在當前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下,維持良好的現金流回款抗風險能力,也是科創板公司“硬實力”的體現。
二、產業集聚逐步形成,細分領域多點開花
2020年,科創板六大行業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生物醫藥行業以營業收入44%、歸母凈利潤256%的增速位列第一;以集成電路和數字“新基建”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持續高增長,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增幅分別達到27%和68%;新能源行業產能擴張疊加需求旺盛,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增長25%和80%;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也總體延續了穩定增長,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7%、13%、8%。
科創板產業集聚和品牌效應逐步顯現。在多個面向科技前沿的“硬科技”領域,科創板已匯聚了一批涉及各產業鏈環節、多應用場景的創新企業,在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中更進一步。瀾起科技、滬硅產業等29家集成電路公司涵蓋了上游芯片設計、中游晶圓代工及下游封裝測試全產業鏈,同時兼備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等支撐環節;金山辦公、奇安信等32家軟件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數字產業;君實生物、微芯生物等22家生物制藥公司重點介入癌癥、艾滋病、乙肝、丙肝等治療領域。此外,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光伏產業鏈、動力電池產業鏈等也均已初顯規模。
三、龍頭公司穩健增長,市場“中堅”力量凸顯
科創板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對科技龍頭企業的吸引力不斷提高,中芯國際、中國通號、華潤微等行業標桿型企業先后登陸科創板。2020年科創板收入排名前10的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占板塊整體營收的48%;實現的歸母凈利潤占板塊整體凈利潤的39%,其營收、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3%、86%。這些公司深耕主業,扎實經營,全年業績普遍取得較大提升,在抗風險穩增長上表現突出。
從指數成分股來看,科創50指數成分公司2020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054.59億元,歸母凈利潤209.93億元,占板塊整體營業收入的50%,整體凈利潤的42%,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9%、51%。納入滬港通標的的12家公司和富時羅素A股指數的11家公司業績穩健,7家公司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雙增長,科創板影響力和國際化程度持續提升。
四、特殊類型企業發展良好,制度包容助力創新發展
科創板多樣化和包容性的上市條件,適應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差異化融資需求。截至目前,已有20家特殊類型的企業成功上市,包括18家未盈利企業、2家特殊股權結構企業、3家紅籌企業。這些企業在上市后收入整體實現增長,虧損有所收窄,發展勢頭總體良好。
2020年,18家上市時未盈利的企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62.33億元,同比增長25.60%;歸母凈利潤-8.24億元,較上年大幅減虧36.17億元。其中,中芯國際、仕佳光子、九號公司3家公司扭虧為盈,實現證券簡稱“摘U”。在資本助力下,未盈利企業堅守研發初心、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0年研發投入合計122.79億元,同比增長19.64%,科研突破和成果轉化不斷加快。例如,康希諾與軍科院聯合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在墨西哥等國家獲得緊急使用授權,并簽署重大訂單;君實生物等多家公司的核心產品通過國家醫保談判,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五、研發投入持續加碼,創新成果競相涌現
2020年,科創板公司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研成果轉化,全年合計投入研發金額384.18億元,同比增長22.61%。剔除采用第五套指標上市的公司后,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12.03%,比去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中芯國際、君實生物、中國通號等15家公司研發投入超過5億元;寒武紀、金山辦公等8家公司連續兩年研發投入占比超過30%。同時,科創板已匯聚了一支超過7.5萬人的科研隊伍,平均每家公司超過280人,平均每家公司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接近三成,穩定的科技人才隊伍為科創板公司持續推進科研攻關奠定了堅實基礎。
得益于持續穩定的高研發投入,2020年科創板公司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新突破。新增專利方面,全年合計新增知識產權16300項,其中發明專利達到4500項。科技成果方面,2020年,中芯國際完成先進制程1萬5千片FinFET安裝產能目標;君實生物特瑞普利單抗作為首個國產PD-1產品,新增鼻咽癌、尿路上皮癌適應癥;中國通號完成自主化CTCS-3級列控系統成套裝備在京港高鐵(合安段)的工程應用;天合光能推出210大尺寸硅片、電池及組件,引領行業正式邁入光伏600W新時代。
六、科技、產業與資本良性循環,市場資源向科創領域有序集聚
科創板自成立以來,堅守板塊定位,持續推進關鍵制度創新,加快創新資本的形成和有效循環。一方面,資本賦能,助推科技產業化。據統計,近三成科創板公司實控人為高校教師或科研人員背景,24家科創板公司為海歸人才創業,還有中國電研等6家公司系科研機構轉制而來。科研人才興辦實業,有效帶動了科研成果的轉化運用。同時,超過三成的科創板公司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項目。例如,瀾起科技通過融合清華大學相關技術,成功開發“津逮”系列國產CPU。作為連接實驗室與資本市場的交點,科創板為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架橋鋪路,促進前沿科技孵化落地。
另一方面,創新制度,不斷加速資本循環。開市后,科創板創新的交易機制安排和非公開詢價轉讓制度,引導PE、VC等創投資本有序退出,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長期投資者持續加倉。2020年,科創板推出詢價轉讓制度后,受到市場廣泛關注和部分上市公司的積極實踐。截至目前,已有6家科創板公司共7批股東試水股份詢價轉讓業務,較好滿足了創新資本退出需求,同時引入增量資金和有建倉需求的公募基金等專業投資者,形成了更加市場化的減持安排,實現長期投資者與風險投資人的有序“接力”。
七、改革“試驗田”功能有效發揮,創新制度運行良好
發揮制度改革“試驗田”功能,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是設立科創板的目標之一。開市至今,科創板貫徹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監管理念,從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信息披露等多個方面推進制度創新,建立符合科技創新型企業特征的持續監管制度體系。目前看,多項新制度和新機制運行穩定,效果良好。例如,2020年報披露期間,有10家科創板公司嘗鮮“小額快速”再融資簡易程序制度,合計擬募集資金29億元。科創板再融資制度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助推公司持續加大科技創新領域投資力度。2020年以來已有20家科創板公司先后發布再融資方案,合計擬募資419億元。
再以股權激勵制度為例,截至目前,已有109家公司推出124份股權激勵計劃,約占科創板公司總數的41%。絕大多數公司選擇第二類限制性股票作為激勵方式,激勵對象涉及核心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及其他骨干員工超過2萬余人,占公司全體員工數量的比例平均為23%,激勵范圍廣、力度強,有利于促進公司核心人才隊伍建設和穩定,為科研人才潛心研究注入“強心劑”。從行業分布看,已披露股權激勵方案的公司中,半導體、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卡脖子”行業的公司數量占比超過四成。
八、深入扶貧抗疫一線,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2020年,全部科創板公司均在年報中披露了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其中23家公司單獨披露了社會責任報告。脫貧攻堅方面,69家科創板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產業扶貧、對口支援等多種方式幫扶困難地區和貧困群眾,合計捐贈超過3億元,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程中貢獻了“科創力量”。其中,中國通號出資5000萬元入股央企產業投資扶貧基金,組織開展40多個扶貧項目,選派扶貧干部13名,幫助國家級貧困縣社旗縣在2020年2月成功脫貧。除資金支持外,部分科創板公司還主動參與貧困地區社會建設。例如,九號公司設立“九號助學”專項基金,累計資助292名西部地區貧困學子;海爾生物在延津縣和五峰縣等國家級貧困縣建立疫苗智慧門診,促進貧困地區醫療公平。
抗擊疫情方面,268家科創板公司克服疫情挑戰,穩步復工復產,全年新增就業崗位3萬余個,為疫情期間穩就業、促民生提供有力保障。同時,部分公司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和技術優勢,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圣湘生物、碩世生物、之江生物等公司快速推出新冠檢測試劑,用于全球抗疫工作;君實生物及其合作伙伴禮來制藥的在研抗體藥物獲得FDA緊急使用授權,用于治療COVID-19;奇安信在疫情期間構建多個數據分析模型,處理了幾十億條數據,繪制出疫情態勢圖,為公安機關提供精準決策支撐,被全國工商聯評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民營企業”。
九、多措并舉強化交流,投資者關系管理邁上新臺階
2020年年報披露期間,科創板上市公司多措并舉強化與投資者的良性溝通。其一是全面召開業績說明會,今年全部科創板公司均將召開年報業績說明會,由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主要負責人,通過網絡直播、文字互動等方式,直面投資者進行深度交流。其二是創新年報呈現方式,30余家科創板公司采用自制“短視頻”的形式,對公司本年度業務技術、行業發展、業績表現等進行多媒體解讀,更加生動直觀地展現公司經營和科技創新情況,增強了年報的可讀性和可理解性。其三是自愿披露增量信息,部分公司在年度報告中自愿披露了管理層視角下的非企業會計準則業績指標,例如中微公司披露剔除股份支付費用影響后的扣非后凈利潤數據,中芯國際披露近3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數據,為投資者提供會計信息以外的增量信息。
進入2021年,隨著國內經濟全面復蘇,科創板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同比大幅增長。一季度共計實現營業收入981.55億元,同比增長70.88%;實現歸母凈利潤119.91億元,同比增長216.40%。同時,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繼續保持高位,一季度合計研發投入為84.34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的平均值為18.90%。科創板將繼續發揮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的功能,深入推進各環節關鍵制度創新,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并持續推動上市公司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為酒業賦能,“家鄉人講家鄉酒”首屆短視頻大賽刷屏出圈
- 公告!首批2021年度家裝行業企業標準“領跑者”名單正式發布
- “學而酒”金獎梅開二度,孔府家再獲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
- 閃開來電2021線上總結大會暨優秀運營商頒獎典禮圓滿落幕
- 廣東銀行業保持平穩運行態勢 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深入推進
- 港龍中國獲評“2021年中國房企超級產品力TOP100”等多項榮譽大獎
- 廣東保險業新聞通氣會舉行 去年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08%
- 民營醫院概念股名單一覽,哪些是民營醫院概念股?
- 高頻變壓器原理
- OLED屏和TFT的區別
- 電導率儀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 人體感應開關原理
- linux教程,一學就會哦~~~
- 電磁學及其應用
- 2021年夜間用藥年度觀察報告發布 超4000萬人在深夜買到藥
- 光耀集團即將進行17項破產財產公開拍賣 起拍總價近5.5億元
- 開網店需要準備什么資料?開網店有哪些注意事項?
- 保險從業人員能否買賣股票?屬于違法行為嗎?
- 張鈞:2021年業之峰逆勢大幅增長,2022年是“高質量發展年”
- 貸款買車必須購買盜竊保險嗎?車輛保險怎么買比較合適?
- 安徽蚌埠GDP增速0%,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
- 信用卡邊刷邊還會提高額度嗎?使用信用卡有哪些注意事項?
- 五糧液集團是國有企業嗎?五糧液集團的最大股東是誰?
- 白金卡和金卡有哪些不同?白金卡和金卡誰的等級更高?
- 支付寶生肖卡如何激活?怎樣獲取生肖卡?
- 平安車險能否異地理賠?平安車險異地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 第三代社保卡都有什么功能?社保卡必須要更新至第三代嗎?
- 傳雷諾日產三菱擬投資逾200億歐元 共同開發超30款電動車
- 哪些銀行可以將港幣兌換為人民幣?100港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去年近4成白領拿到年終獎 平均金額1022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