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公司 > 正文

焦點速遞!防范金融欺詐等,微信公眾號叫停四類金融營銷宣傳

北京商報訊(記者廖蒙)對于使用微信平臺進行的各種營銷推廣活動,微信方面正在持續進行規范化約束。7月13日,微信公眾平臺運營中心發布《關于金融類違規營銷內容的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就金融類業務營銷明確提出“四個禁止”。


(資料圖)

具體來看,“四個禁止”內容分別是禁止進行金融類欺詐營銷宣傳、禁止進行金融類不實營銷宣傳、禁止進行金融類誤導營銷宣傳以及禁止進行金融類無資質營銷宣傳。

對于“四個禁止”的內容,《規范》也做出了細化說明。其中,在金融類欺詐營銷中,禁止微信公眾賬號發布高收益理財欺詐內容,如推廣不正常的高回報理財產品或導流欺詐項目。而“導流欺詐項目”通常表現為未明確日化或年化收益,但通過可疑的引導性內容,誘導用戶添加個人微信或外鏈推廣高收益理財產品。

同時,微信公眾賬號發布的內容中,禁止有償薦股類欺詐,即以有償薦股為名,從事欺騙用戶跟隨掮客購買股票的行為。禁止以其他新型概念進行欺詐,例如以共享經濟、物聯網、虛擬幣等名義來宣傳可以致富、內容夸大描述,易導致用戶損失的。

在金融類不實、誤導營銷宣傳方面,《規范》提到,微信公眾賬號發布的內容中,不允許出現夸大/不實的金融類營銷宣傳,不允許利用金融監管部門做背書誤導消費者。包括內容明示或者暗示金融產品或服務未來效果、收益或對相關情況做出保證性承諾,例如明示或暗示保本、無風險或保收益(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例如國債)。

此外,在禁止進行金融類無資質營銷宣傳上,《規范》對公眾賬號名稱設置做出要求。若申請主體填寫的名稱含有金融類相關業務含有(包括但不限于)銀行、保險、基金、證券、借貸、公募等金融業務或服務相關關鍵詞,主體應具備適當的金融宣傳資質,提供能夠證明合法經營資質的材料。例如經營許可證、備案文件、行業自律組織資格等與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相關的身份資質,否則不得注冊該等名稱。

“近年來,金融營銷相關的規范作為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重要構成備受重視,金融機構、助貸機構、互聯網平臺等各參與主體先后加入。”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解釋道。

蘇筱芮認為,微信公眾號此次行為是平臺型機構響應監管精神、履行平臺監督責任的具體表現,這一舉措將有利于從源頭遏制欺詐營銷、不實宣傳等可能造成消費者權益侵害的不良信息內容,對市場尤其是公眾號運營方形成有效約束。

針對“四個禁止”提出的新要求,7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就其背后原因、后續的監控治理手段等問題,向微信方面進行了解,對方僅回復稱,具體以通知內容為準。

而在《規范》中,微信公眾平臺運營中心同樣提到,為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防范和控制金融營銷活動的法律風險,根據央行相關規定、《關于進一步規范金融營銷宣傳行為的通知》等相關規定,制定金融類違規營銷內容治理規則。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對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規范性約束,微信方面此前已有多種要求。就在2022年6月,微信公眾平臺行為規范進行更新,明確提出數字藏品類業務與虛擬貨幣屬于同一類違規經營行為,公眾號提供數字藏品二級交易服務或將被封號。

蘇筱芮指出,建議其他平臺型機構跟進,通過發布規范的制定與審查流程的完善,切實履行保障消費者權益的責任與義務。同時,建議相關平臺設立便捷、高效的舉報機制,快速收集各類違法違規線索。

關鍵詞: 微信公眾號 金融營銷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