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公司 > 正文

環球熱點!去美元化貿易圈愈發成熟 俄羅斯鉆石巨頭出口水平大幅恢復


(資料圖)

財聯社8月23日訊(編輯史正丞)就在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頂著歐美國家的制裁越賣越好的同時,該國的另一項原材料特產——鉆石,也開始悄悄地重新奪回國際市場的地位。

作為背景,俄羅斯阿羅莎集團(Alrosa)供應了全球約三分之一的鉆石原石,市場份額與英美資源集團旗下戴比爾斯 (De Beers)并駕齊驅。由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施加的金融制裁,鉆石企業的加工和貿易企業一度陷入混亂,造成鉆石價格上漲,特別是阿羅莎擅長的低價鉆石市場影響尤甚。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最初制裁造成混亂幾個月后,阿羅莎目前每個月的出口貨值已經達到2.5億美元,比起沖突前大約只低了5000萬-1億美元。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印度銀行開始習慣于使用非美貨幣支付國際貿易。

目前大多數的俄羅斯原石都被運往印度的加工中心,那里有數百家家族企業將原石打磨至能鑲嵌在耳環和結婚鉆戒上的成品。

據悉,即便以充滿秘密的鉆石交易慣例來判斷,阿羅莎目前的交易也算相當神秘,公司已經停止公布與銷售或財務有關的數據。

資源貿易生生不息

對于俄羅斯原石重回市場,全球產業鏈上的生產和交易者多少能夠松一口氣,即便是在經濟前景不佳已經影響成品鉆石價格的背景下。這也使得俄羅斯原石,成為自原油、天然氣、煤炭和鋁材之后,又一個突破限制的原材料商品。

但與“不燒天然氣就沒電用”不同,鉆石的奢侈品屬性也使整個行業面臨不確定性。鑒于鉆石交易本身就很難追蹤原石的產地,許多西方國家的消費者可能會因為想避免俄羅斯鉆石,而放棄購買整個行業的產品。

據悉,美國的珠寶商蒂芙尼和Signet都曾公開表示“停止購買產于俄羅斯的新鉆石”,一些媒體也報道稱美國政府試圖將俄羅斯的鉆石“爭議鉆石”。然而美國的想法壓根沒得到太多呼應,印度、比利時和中東國家的買家和珠寶零售商仍青睞俄羅斯的鉆石,即便在制裁大棒制造的氛圍中,大多數企業仍在努力繼續與俄羅斯做生意。

對于鉆石行業來說,相較于原產地,利潤率的回落可能是更值得思索的問題。知情人士表示,過去幾個月里,許多貿易商從戴比爾斯拿貨后,能夠以10%的利潤轉手給供應吃緊的制造商。但在過去一個月里,交易商和制造商圈子的貿易價格出現大幅下降,這部分利潤也不復存在。

關鍵詞: 去美元化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