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萬買寶馬電車被割韭菜?一準車主:車還沒提就虧了8萬
“買寶馬i3不到一個月,現在車還沒提,終端就大幅度降價。在我等車期間,該4S店另一名銷售竟然打電話告知現在車子落地價到了26萬,到店還能談。”近日,寶馬i3準車主柳捷告訴時代財經,自己10月30日在廣州全款預定了i3,當時落地價格是34.1萬。換言之,相當于虧了8萬元。
“當時4S店銷售也一再保證這是最低價,殊不知定車不到一個月車價一跌再跌,已經超出了正常的市場波動了。”
(相關資料圖)
令柳捷氣憤的是,針對自己提出退差價的訴求,4S店的補償方案是要求盡早提車并補償500元油卡。“這簡直是忽悠。”柳捷說。12月14日,時代財經亦致電該4S店,詢問降價及補償方案等事宜,4S店工作人員表示:“暫時不太清楚。”
有此遭遇的不僅柳捷。莫循3月31日就定了一輛寶馬i3,6月下旬提車。“提車時價格33.3萬元。現在4S店報價平均在25萬左右。”莫循說。此外,亦有多名消費者向時代財經表示,自己此前購買寶馬i3,如今該車終端價格大幅下降。在車質網,從12月9日起,便有用戶針對寶馬i3大幅度降價進行投訴,要求給出合理的賠償方案或者補償差價。
12月14日,時代財經就寶馬i3降價原因,針對車主訴求會否采取補償措施等問題采訪寶馬廠商方面。其表示,BMW嚴格遵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廠商建議零售價為參考價格,部分經銷商對消費者的價格,由其根據自身經營和市場情況自行決定終端交易價格,是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
買電車補償油卡?
還沒提車就遇價格“狂降”,柳捷的訴求很明確,補償差價,或者九折退車。“4S店給我的方案卻是補償500元油卡,這簡直毫無誠意。”柳捷表示,“如果沒有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我會尋求法律途徑維權。”
對此,寶馬方面告訴時代財經,“部分經銷商對消費者的價格,由其根據自身經營和市場情況自行決定終端交易價格。”
大幅度的降價讓柳捷感到不可思議。“寶馬官方客服表示這是正常市場波動。但在我看來,這次降價已經超出了正常的市場波動范疇。”關于降價原因,柳捷認為,接近年底,經銷商和廠家都有沖量的需求。“據我了解,從11月開始,為了沖量,廠家配車給4s店突然增加了很多輛。此外,還有一批換過電池的寶馬i3庫存車,終端價格能夠做到24萬以內。”
關于是否有一批換過電池寶馬i3能夠24萬落地,寶馬方面表示“沒有收到這樣的信息。”對于降價沖量,寶馬方面也予以否認。寶馬方面告訴時代財經,首先并沒有以價換量的策略。由于受到疫情、生產調整等諸多因素的影響,i3的生產供應和終端銷售之間的協調面臨壓力。隨著BMW與經銷商之間一如既往的共同努力和協作,健康有序的供需關系依然將是常態。
廣東大同律師事務所主任朱永平告訴時代財經,經銷商的降價行為是否侵害了現有車主的權益,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先是《民法典》第151條關于顯失公平的規定,如果車主在購車過程中,車商利用了車主對汽車價格缺乏判斷力的不利因素,導致汽車成交價虛高,車主可以以顯失公平為由要求撤銷汽車購買合同。
朱永平進一步稱,其次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其中規定消費者有權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如果車商未在合理期限內告知消費者已經作出的或可以預見作出的降價決策,可能會構成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情形,被侵權的車主可以向法院主張要求車商賠償。”
“要具體分析車主與車商簽訂的合同,一些車商為促銷可能會承諾保價,即汽車在一定期間能不會降價,若降價則需給現有車主補差價。如果消費者的購車合同中有相應的規定且在該期限內車商降價的,消費者也可以要求車商按保價條款履行義務。”朱永平說道。
終端降價能否提振銷量?
據時代財經梳理發現,近兩個月來,寶馬電動產品在終端市場均有可觀的終端優惠。10月14日,有寶馬銷售告訴時代財經,寶馬iX3領先型和創領型都可以給到12個點的優惠,領先型可以優惠4.8萬。i3方面,在34.99萬元的廠商價格基礎上可以優惠2萬-3萬元。
11月17日,另有寶馬銷售表示,寶馬iX3領先型可以給到7萬元左右的優惠,價格約32萬元,還能進店談優惠。
從11月中下旬開始,上述銷售透露,i3、iX3終端價格很好。其銷售話術為“i3現車打骨折;iX3冰點價格;i3、iX3沖量,還價就賣。
終端大幅降價之后,寶馬i3、iX3在11月銷量有所起色。根據懂車帝數據,i3銷量從10月的1471輛上漲到11月的3394輛,寶馬iX3銷量從10月的2592輛上漲到3233輛。
不過,寶馬方面否認了以價換量的降價策略,至于降價后的銷量表現如何,寶馬方面并未回復。
寶馬i3終端價格降低后,其已經進入20萬級別市場,與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漢等車型價格接近。但降價策略對銷量提振情況如何,還有待觀察。
今年來,寶馬一直加速中國市場的電動化布局。寶馬iX3于2020年11月上市;全新寶馬i3于今年3月上市,6月開始交付。上市后,兩款純電產品均表現平平。寶馬iX3今年來的每月銷量在2000輛左右徘徊。全新寶馬i3自6月交付以來,每月銷量分別為586、1116、311、260、1471、3394輛。今年11月,寶馬i7正式在國內上市。據悉,2023年,寶馬將繼續擴大產品陣營,在華的純電動產品將達11款。
值得關注的是,寶馬旗下電動產品此前曾官降過。早在去年1月,寶馬iX3官降7萬元,寶馬iX3的指導價區間由46.99萬-50.99萬元調整為39.99萬-43.99萬元,整體下探幅度明顯。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官降,寶馬官方還制定了一整套銷售策略調整方案。包括對經銷商庫存進行補貼,對此前已開票的客戶根據發票金額和最新的官價給予現金補償等。
“此前寶馬在ix3降價時的態度讓我們信任寶馬,因此買了i3,現在我感到失望。”莫循說。
在業界看來,電動車市場越來越卷,豪華品牌也要放下身段。
一方面,特斯拉的鲇魚效應明顯,其今年來多次官宣降價,10月下旬,特斯拉直接下調Model Y與Model 3部分車型售價,最高降幅達3.7萬元。另一方面,國內造車新勢力新車型密集投放,瞄準燃油BBA市場蛋糕。今年以來,小鵬G9、理想L9、蔚來ET5、問界M7、高合HiPhi Z等一批定位高端的智能電動車紛紛上市。
而在市場銷量和市場份額上,BBA燃油車銷量份額也正被電動車蠶食。今年11月高端SUV排行榜中,特斯拉Model Y銷量為52424輛,而寶馬X3、奧迪Q5、奔馳GLC銷量分別為12632輛、11162輛、10642輛,三者之和不敵Model Y單一車型。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終端價格的變化實際上很正常,但價格變化太快的話,對品牌力等方面來說有不利影響。總體來說,穩定價格、穩定經銷商的盈利是更穩健的發展方向。
(柳捷、莫循均為化名)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遼寧擴大緩繳社保費政策實施范圍 補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增額終身壽險成銀保市場上的黑馬 中途退保恐會損失保費
保險公司紛紛探索轉型之路 聚焦細分業務、推出新產品
排行
最近更新
- 34萬買寶馬電車被割韭菜?一準車主:車還沒提就虧了8萬
- 今年跨年你準備怎么過?不如在家試試熱紅酒吧!
- 涮火鍋涮出腸胃炎
- 環球聚焦:交易所債券收盤:地產債漲跌互現 “21碧地02”跌超21%
- 青島城投金控10億元公司債將兌付及摘牌 票面利率5.50%
- 環球最新:日本央行的國債持有比例首超50% 創歷史新高
- 西安曲江文化產投7.51億元ABS債券狀態更新為“已反饋”
- 快報:央行重啟14天期逆回購 市場凈投放量大幅增加 本周資...
- 【世界快播報】“新四化”帶來汽?存儲?變?, 西部數據與...
- 斕伶科普 | 淺述重組III型人源化膠原蛋白抗衰功效
- 好物業有溫度,中鐵建物業讓“嚴寒”變“暖冬”
- 熱文:隆胸老了以后怎么辦
- 世界最新:推特前員工將于下月推出使用區塊鏈技術的社交媒體...
- 世界快資訊丨隆胸真實恢復期是多久
- 【環球新視野】南海新區“15分鐘醫療圈”讓百姓有“醫靠”
- 隆胸可以保持多少年
- 最新快訊!一個特等獎,二個一等獎!淄博市中心醫院在全市新冠...
- 熱訊:羅森再因銷售不合格口罩被罰,加盟模式下經營管控能力堪憂
- 環球關注:涼茶火爆熱銷,原因究竟為何?
- 校企協同創新 轉化賦能灣區!第五屆“高創杯”廣東高校科技...
- 劈波斬浪!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入列3周年
- 12月15日巴南區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警情通報
- 深圳南山將再發2億元消費券,推出近百場線上線下促消費活動
- 環球觀熱點:光波爐和電磁爐哪個好?光波爐和電磁爐怎么選擇?
- 當前快看:yy上市了沒有?歡聚時代的市值是多少?
- 【環球新要聞】國債期貨仿真交易的含義是什么?國債期貨仿真...
- 熱資訊!如何做模擬股指期貨?做模擬股指期貨的五大技巧是什么?
- 【天天快播報】新興產業龍頭股有哪些?新興產業龍頭股一覽?
- 當前快報:新股申購額度為0是什么意思?新股申購額度為0是怎么...
- 環球百事通!社保繳費上浮是什么意思?社保繳費上浮對個人有...
今日要聞
- 34萬買寶馬電車被割韭菜?一準車主:車還沒提就虧了8萬
- 【世界快播報】“新四化”帶來汽?存儲?變?, 西部數據與時俱進推進智駕未來
- 環球最新:日本央行的國債持有比例首超50% 創歷史新高
- 青島城投金控10億元公司債將兌付及摘牌 票面利率5.50%
- 快報:央行重啟14天期逆回購 市場凈投放量大幅增加 本周資金利率或將維持寬松
- 環球聚焦:交易所債券收盤:地產債漲跌互現 “21碧地02”跌超21%
- 西安曲江文化產投7.51億元ABS債券狀態更新為“已反饋”
- 好物業有溫度,中鐵建物業讓“嚴寒”變“暖冬”
- 校企協同創新 轉化賦能灣區!第五屆“高創杯”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路演大賽成功舉辦
- 熱訊:羅森再因銷售不合格口罩被罰,加盟模式下經營管控能力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