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公司 > 正文

世界熱點評!青海出臺“十嚴禁”后,有干部家屬表示“用可口的家常飯保護領導干部的胃”

“用可口的家常飯保護領導干部的胃,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拴住領導干部的心”,在受到青海省紀委監委機關邀請探討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問題時,30名黨員干部家屬作出了上述表態。

這也是中紀委通報青海6名“廳官”違規吃喝、青海迅速出臺“十嚴禁”并連續兩次集中通報后,該省紀檢系統的又一個嘗試,抓家風建設,讓“干部回家吃飯”。

多地也已有類似行動,河南濮陽縣就在2022年發出了“干部回家吃飯”的倡議。


(相關資料圖)

有專家對九派新聞記者表示,回家吃飯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現在發出倡議,說明有很多原因導致了這是件難事。

違規吃喝問題反彈風險較高

去年底黨校培訓期間,青海省6名廳級干部在宿舍內聚餐飲酒,最后導致一人死亡。此事經中紀委通報后首次進入了公眾視野。

中紀委4月27日通報此事,并透露更多細節。事發于2022年12月11日20時至23時許青海省委黨校學員宿舍內,涉事干部包括時任省政府秘書長師存武、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青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王學文、海北藏族自治州委書記多杰、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洪濤、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陶永利。

組織者是師存武,他利用職權要求省政府機關食堂為其提供并安排公務車輛運送菜肴。李青川提供8瓶白酒。當晚6人共飲用7瓶白酒,次日,師存武因醉酒缺席省有關會議,多杰在學員宿舍被發現死亡。

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對九派新聞分析稱,這些人多是單位“一把手”,主要是因為監督沒有到位、權力沒有得到有效制約,才讓他們敢罔顧“八項規定”,比如有人就能利用職權讓機關食堂為他們運送菜肴。

中紀委通報也稱,師存武等人身為重要崗位“一把手”,在黨的二十大剛剛勝利閉幕,青海省委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舉辦學習培訓班期間,帶頭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聚餐飲酒,造成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是罔顧中央三令五申頂風違紀的典型。

除多杰外,其余5人都受到了相應的處分。

此事涉事干部級別之高令許多人咋舌,但發生在黨校培訓期間的違規吃喝問題并非罕見。

云南省紀委監委曾通報,2023年2月6日至9日,劍川縣部分領導干部在參加州委黨校培訓期間違規違紀聚餐飲酒、接受宴請。而且事發十余天后,云南省紀委監委就于2月23日在官網上播出了警示教育片《問“劍”破局》。

警示片透露,在大理州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學習培訓期間,劍川縣派出的11名參訓學員,以及部分曾經在劍川工作、劍川籍領導干部違規聚會,共計有涉事人員20余人。

其中,在大理州委書記明確要求要嚴格遵守學校培訓紀律的情況下,2月7日開班動員結束后,劍川縣大部分學員仍和企業老板在校外聚餐飲酒。吃完飯后,他們還去了茶室和酒吧。

近些年,各級紀檢系統經常會利用節假日前夕等時間段集中通報此類典型問題。梳理通報發現,更多人是與同事或企業老板在酒店、私房菜館等地方違規聚餐吃喝。

中紀委通報后,青海省紀委監委發布了全省黨員干部違規吃喝“十嚴禁”紀律要求,并很快集中發布了多起典型案例。在這些案例中,多人仍頂風違紀。

比如,青海省交通醫院安監科負責人李興5月12日至16日3次組織同事、老板在酒店、私房菜館等違規聚餐吃喝;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剛察分局副局長伊有峰5月14日至20日在成都培訓期間先后3次與同班學員違規聚餐飲酒。

中紀委官網今年4月發文稱,違規吃喝問題在各類“四風”問題中反彈風險較高。

文章稱,梳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通報案例發現,“四風”問題在一些黨員、干部身上仍然樹倒根存、積習難改,頂風違紀時有發生,隱形變異行為潛滋暗長,由風及腐、風腐一體現象較為突出。

從查處問題類型看,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占比最多,且絕大多數是涉及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等宴請和違規公款吃喝的問題。

有地方倡議干部“回家吃飯”

中紀委通報后,青海迅速行動,在省紀委監委發布的 “十嚴禁”中,對于吃喝名義、對象、地點、時間等都做出了明確規定,還公布了電話、網絡等5種舉報方式。

更引人關注的是,青海省紀委監委接連兩次集中通報了違規吃喝問題。其中第一次通報的都是今年5月以來查辦,共涉及9名干部,青海省紀委稱這些人“依然頂風違紀、不知敬畏,必須嚴查嚴懲、以儆效尤”。第二次通報系倒查,最早倒查到了2018年,共涉及12名干部。

從通報中也能看出,青海這些舉措確實發揮了“威力”。青海省社會福利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張曉燕5月27日中午組織單位同事、項目老板在本單位食堂違規聚餐飲酒,當日“違規吃喝碼上報”平臺就接到了舉報。目前,張曉燕已被停職檢查,正在接受紀檢監察機關立案審查。

除了這些“硬招”,青海還在出“軟招”。

5月的一天,青海30名黨員領導干部的家屬走進了省紀委監委機關,他們聚在一起交流思想、共同學習、共同探討領導干部家風建設主題。

據青海省紀委監委官網報道,他們除表示堅決擁護、全力支持“十嚴禁”外,還表示要建好家庭的溫馨港灣,用可口的家常飯保護領導干部的胃,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拴住領導干部的心,共同達到社會風清氣正、家庭平安幸福的目標。

言外之意就是要讓“干部回家吃飯”。

“干部回家吃飯”多年前就是一個熱議話題。干部不能回家吃飯的原因,一個是會議多、加班多,如一些媒體所稱的“一些黨員干部長期處于加班加點的非正常工作狀態中”。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雖然“八項規定”實施后情況有所好轉,但仍有不少人違規吃喝。

2018年,人民日報一篇題為《黨員干部要以回家吃飯為榮》的文章曾在網上引起關注。文章指出,從近些年中央到地方連續不斷曝光的違反“八項規定”情況看,仍然有人管不住嘴,將吃喝從酒店轉入了私人會所和單位食堂,將吃喝從揮霍公款變為依靠老板,更有的黨員干部因難以忍受嚴禁吃喝的新常態而選擇自掏腰包頻頻組“局”。

2022年初,河南省濮陽縣紀委接連發出了《關于倡導全縣黨員干部“回家吃飯”的通知》《濮陽縣黨員干部“回家吃飯”端正生活作風提醒函》《關于監督黨員干部“回家吃飯”的邀請函》,邀請黨員干部家屬當好“廉潔監督員”,多過問黨員干部在外就餐情況,多關注人際交往圈子,多關心八小時以外生活,常吹廉潔“枕邊風”。

濮陽縣紀委書記宗德超接受大象新聞采訪時表示,“回家吃飯”不是小事,它關系到黨風政風,關系到黨風廉政建設。

如何讓干部回家吃飯?

《中國紀檢監察》雜志在《破除違規吃喝的“局”》一文中分析了在當前高壓態勢下,一些黨員干部仍“吃心不改”的原因。

文章稱,有的認為吃點喝點是人之常情,無酒不成席,大家都是這么做的,法不責眾。某些地方跑項目、要資金還要靠吃飯喝酒,飯局甚至成為衡量干部地位和能力的重要標志,如果沒有飯局,反而會被貼上“不合群”的標簽。還有的認為禮尚往來、社會通行,把飯局當成是一種互惠互利的投資。

此外,權錢交易也是違規吃喝的重要原因。文章稱,從近年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例來看,很多黨員干部貪污受賄,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往往是從和行賄者吃喝玩樂開始的。商人老板請黨員干部吃飯,是以飯局為誘餌來達到“圍獵”目的,使黨員干部為其牟取不法利益服務。而黨員干部則在與行賄者的推杯換盞中,把圍獵者當成朋友,把市場經濟商品交換原則帶進黨內,把權錢交易異化為朋友情誼,一步步放松警惕、失去底線。

如何“破局”?文章建議從“管住吃請的人”“約束請吃的人”“挖出陪吃的人”“嚴打組局的人”等方面入手。

更具體的建議包括,要細化交往規范,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列出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讓領導干部和企業家明明白白把握交往尺度;保持執紀執法力度,對違規違紀參與飯局的陪吃者,發現一個查處一個等。

文章也提出,領導干部違紀違法往往由在外就餐誘發,建議積極倡導領導干部多在家、在食堂就餐,壓減或杜絕外出參加非必要宴請。

“干部回家吃飯”在一些地方更多還停留在“倡議”層面。倡議發出后,如何保證實施?

濮陽縣紀委書記宗德超介紹了三項措施:一是壓實各級黨委(黨組)的主體責任,堅決糾正不必要的開會、不必要的加班,切實為基層減負,讓大家有時間“回家吃飯”;二是搞好家訪,切實發揮干部家屬的監督作用;三是加強監督檢查,堅決整治公款吃飯、不吃公款吃老板、私人會所一桌餐等違規吃喝問題,通過監督教育引導,真正讓“回家吃飯”落地落實。

“倡議”發出已過1年,效果如何尚無公開信息披露。九派新聞記者電話聯系該縣紀委相關領導,截至發稿暫未獲回應。

而據當時媒體報道,這項倡議受到了濮陽縣干部和家屬的歡迎。多名受訪干部表示,在家吃飯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應酬,既可以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也能保證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九派新聞記者 李楊 

【來源:九派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