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公司 > 正文

二季度私募市場仍低位運行

轉眼2023年已悄然過半。面對募資端、投資端、退出端的壓力,股權投資市場對于風險可控和收益穩定的投資機會的偏好更為明顯。

根據華興數據團隊對2023年第二季度私募股權市場的調研,其發現目前二季度私募股權市場總體仍在低位運行,行業普遍愈發務實,退出成為機構關注的主線話題。

01 募資


(資料圖片)

國資主導基金的比例持續提升,地方政府下場直投比例持續升高。與此同時,行業加速出清,各機構探尋募資差異化方向。

一方面,市場化GP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尤其與非一線城市展開合作。例如,清控銀杏與武漢創新投合作成立規模20億的創投基金,投向科技、先進制造、生物醫藥方向。另一方面,加速募集小規模“專項基金”。

根據公開數據統計,小基金(募集金額小于5000萬元人民幣)的數量呈現逐年增加態勢,到2023年Q2,該金額區間的基金數量已經超過一半達到53%;5000萬至1億人民幣募資金額區間的基金數量占比相對較為穩定;1億至5億人民幣及5億人民幣募資金額區間的基金數量占比則逐年減少。

單項目基金增多是資金趨于謹慎、募資形式越發嚴峻的真實寫照。

02 投資

整體下跌明顯,投資規模下降、項目數量下降。

泛科技賽道(硬科技、先進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依舊吸金,占近六成市場份額;企服賽道略有回升,主要依靠該賽道大項目支撐(大語言模型Minimax的A輪融資、紅杉高瓴投資的極兔速遞D輪融資、開源中國的B輪融資、已在港股遞表的云知聲D++輪融資);消費賽道創六個季度最低融資額,1億美元融資額及以上項目只有1個,為廣汽領投的如祺出行的B輪融資;醫療健康賽道依舊維持上季度態勢,小幅下滑,并未出現明顯回暖跡象。

從階段上看,市場依然持續往早期項目加注。

而大項目數量維持低位,超六成集中在泛科技賽道。市場化機構主導地位也在逐漸讓位于國資機構。根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按照出手次數排序,出手次數最多Top5為:毅達資本、深創投、深圳高新投、紅杉、國家電投。(紅杉位列第四,2021為第一,第二)。

注:GP名稱標記紅色視為國資系,包括國央企、地方政府、產業背景/科研院所國有投資機構/基金、國資背景的金融機構,標記黃色視為市場化機構,綠色視為互聯網產業方,藍色視為非互聯網產業方。

數據來源:華興投資數據研究團隊整理、IT桔子、企名片、公開市場數據

03 退出

退出(“退出”指,歷史被投企業通過IPO、并購、股轉、回購及清算方式,使投資人實現退出)成為各機構關注主線,通過不同渠道(上市、股轉、并購、回購或清算)退出的公司數量升高(尤其通過股轉和回購清算方式退出的數量升高)。

A股IPO恢復正常,依舊為VC/PE機構最重要退出渠道。

根據華興數據研究團隊整理,第二季度通過IPO退出企業數量97家,境內IPO占比提升至86%。A股依舊為中國企業退出提供最通暢的融資渠道,2023年第二季度科創板、創業板的上市獲批已恢復過往正常發行節奏。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