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金融 > 正文

利好加持 醫藥生物板塊表現“搶眼”

上周五,在震蕩的市場格局中,醫藥生物板塊繼續走強,表現“搶眼”,再次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兩市的浮躁情緒短時間內仍難消散。從交易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操作難度加大、熱點方面仍顯散漫,無論是藍籌股還是成長股短期均較難出現持續性機會。在此背景下,板塊確定性較高的醫藥生物板塊顯然已成為不少資金的現實選擇。分析人士表示,當前,市場氣氛依然趨于謹慎,風險偏好降低,防御性需求提升,但后市“可攻可守”的醫藥生物板塊依舊具有不錯的交易機會。

板塊持續走強

當前市場的持續震蕩以及頻繁的熱點切換其實都一致指向對后市的投資主線缺乏清晰把握。在缺少領漲板塊的震蕩行情中,雖然投資者有無從下手的直觀感受,不過,市場中也仍不乏投資機會。

上周在板塊、熱點切換令人應接不暇的市場環境下,醫藥生物板塊周漲幅達到3.66%,走勢相當堅韌。分析人士表示,近期醫藥生物板塊走勢的堅韌實則是多利好共振的結果。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18年1-3月份,醫藥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252億元,同比增長16.1%,高于去年同期5.1個百分點;利潤總額774億元,同比增長22.5%,高于去年同期9.1個百分點。

從基本面來看,中金公司指出,近年來,我國城鎮化比率不斷提升,城鎮化人口比重從1996年的32%上升到2014年的54%。伴隨城鎮化進展的是經濟結構的持續進化,我國第三產業占GDP比重由1996年的34%上升到2017年的52%。經濟結構升級與城鎮化拉動居民收入提升,并轉而增加對醫療服務的需求。而相對于需求端飛速的增長,醫療服務供給端的增長則略顯緩慢。2006年-2016年全國衛生費用支出增長率始終維持在13%以上,顯著高于醫療供給7%左右的增長率。而經濟結構升級與城鎮化的推進促進了醫療服務需求的擴容。

政策面而言,前有對仿制藥和創新藥的大力推行,后有互聯網醫療的相關意見,今年醫藥行業利好頻出。而良好的政策環境對行業而言無疑是重要催化。

此外,醫藥股本身具有一定的防御屬性。從走勢上看,自2月中旬走強以來,板塊上漲動能來自兩方面。其一,2016年-2017年醫藥板塊連續兩年大幅跑輸滬深300指數,調整充分,估值端具備優勢;其二,2017年行業增速已經明顯觸底回升,且新變革不斷出現,賦予了醫藥股更為充足、更為樂觀的成長預期。當前板塊受到看好也正是來自于技術面和基本面的雙重支撐。

板塊確定性強

在市場整體的震蕩中,從博弈角度來看,由于操作難度加大、熱點方面散漫,無論是藍籌股還是成長股均較難出現持續性機會,不容易吸引增量資金的介入。這一背景下,防御屬性較強且前景更為市場看好的醫藥生物板塊則被不少機構所看好。

中信證券表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部基金中醫藥股持倉占比約11.11%,同比及環比分別上升了1.19和2.49個百分點,持倉水平回升明顯;扣除醫藥基金后市場整體的醫藥股持倉約8.26%,同比及環比分別上升了1.05和1.98個百分點。整體來看,2018年第一季度醫藥板塊在行業基本平穩、外部支付環境良好、機構改革落地等一系列催化后迎來全面走強,機構明顯加倉,但相對于歷史高點倉位14%-16%,目前仍然有較大空間。

招商證券認為,在近期市場波動下,醫藥板塊特別是龍頭企業,防御性特征明顯,在市場調整中更具配置價值。

業內人士也指出,當前醫藥行業的增速保持在10%-15%,且具備較強的持續性,上市公司尤其龍頭企業的業績整體好于行業,估值也處于合理水平,除個別優質龍頭股估值有所溢價外,大部分個股的估值對應2018年業績市盈率水平在20-30倍左右,橫向對比依然具備一定估值優勢。此外,隨著醫藥行業逐步從醫保紅利的整體驅動轉向創新品種市場驅動,“藥品創新”也正成為醫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后市看好基于基本面持續向好下醫藥生物板塊的長期行情。

關鍵詞: 上周五 板塊 格局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