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行業接力漲價 概念股紛紛異動
踏入5月,A股市場又出現一波行業漲價接力賽:化工、造紙、水泥、啤酒在內的多個行業掀起了此起彼伏的漲價潮。有機構分析,在上游傳導、供給收縮、需求推動等因素影響下,加入漲價潮的行業名單正越拉越長。受此影響,近期一些相關概念股紛紛異動,例如昨日化工板塊就有橫河模具、興業股份、洪匯新材漲停,而今年第一牛股建新股份股價繼續創出歷史新高;造紙行業在5月7日集體爆發,宜賓紙業強勢漲停,太陽紙業、博匯紙業也大漲超5%。可見,目前以業績為導向的A股市場上,漲價概念或多或少對股價有一定程度的推動作用。
化工行業成牛股集中營
從去年以來,化工行業的漲價潮可謂轟轟烈烈,受益于供給端收縮原材料價格上漲,今年化工產品漲價的勢頭仍在延續。數據顯示,4月份以來,包括聚合MDI、煤焦油、甲苯、異丙醇等化工品種,再度出現上行趨勢,其中國內輕質純堿的報價過去一個月的漲幅高達17.9%。
在特朗普宣布撤出伊核協議后, 5月9日美國原油6月合約價格升至70.60美元/桶,受近期原油價格攀升影響,業界預計化工品價格仍將上行。昨日化工板塊表現搶眼,橫河模具、興業股份、洪匯新材、青松股份等6只個股漲停,陽谷華泰、龍星化工、樂凱新材等漲幅超過5%。
毫無疑問,受益于行業產品漲價的上市公司業績也會有所表現。根據東北證券的數據,由于化工產品漲價明顯,17個子行業今年收入全部實現增長,其中,純堿,氮肥、炭黑、聚氨酯等子行業凈利潤同比增長靠前。其表示,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化,部分子行業的供需格局實質性好轉,如滌綸、聚氨酯、氯堿行業,2018年景氣度有望得到延續。
受此影響,無論今年漲幅還是5月漲幅,化工板塊都是牛股集中營。同花順統計顯示,5月漲幅超過20%的33只個股中,化工股就占了9只,建新股份、興業股份、世名科技5月漲幅均超過30%;從年度漲幅來看,今年以來漲幅超過50%的化工股有6只,包括建新股份、藍曉科技、新安股份、宏大爆破等。如果不計2017年以來上市的次新股,建新股份以161.98%漲幅成為今年A股市場第一大牛股,該股昨日盤中股價創出14.75元的歷史新高。由于主要產品ODB2、間氨基苯酚量價齊升,建新股份一季度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長,尤其是凈利暴增22倍。
多個行業接力漲價
除化工行業外,包括造紙、水泥等在內的多個行業也掀起漲價潮。
進入5月份,廢紙和原紙價格提前開啟漲價潮。包括玖龍、理文、聯盛等龍頭紙企在內的多數原紙廠,紛紛上調了廢紙收購價格50-150元/噸,同時有20家紙廠、25家紙板廠上調了原紙、紙板、紙箱的價格。中銀國際表示,雖然仍處于包裝用紙需求淡季,但是對于旺季漲價和原材料短缺的預期導致提前囤貨行為,漲價提前開啟。5月7日,造紙板塊成為領漲A股的行業板塊,宜賓紙業漲停,太陽紙業、博匯紙業、晨鳴紙業、岳陽林紙等漲逾4%。
水泥方面,繼華東、西南地區掀起漲價高潮之后,日前廣東水泥漲價且限量供應,據悉有廣東地區多家水泥企業集體通知下游客戶上調水泥出廠價格,調價通知稱,根據當前的市場行情和公司產銷形勢,因當前庫存偏低,故決定上調水泥價格。今年以來,萬年青、四川雙馬和海螺水泥漲幅均超過20%,5月以來則是福建水泥、萬年青、華新水泥等漲幅居板塊前列。(證券時報記者 鐘恬)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基因檢測市場擴容 桐樹基因聚焦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擴圈
-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IP 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 從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誼瑞重塑“易睡體驗”
-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將“ETH 2.0”更名為“共識層”
- 南京二手房市場話題不斷 賣家降價來試探市場風向
- 新一代輕量化方艙醫院項目啟動
- 十年醫改路 三明再出發
- 醫療美容機構規范運營指南發布
- 天津開辟送藥綠色通道 送藥到家近3000單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蘋果拒不開放支付渠道 荷蘭反壟斷機構:罰到它遵守規定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 需求遠超國內產量 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料仍將持續數年
- 蔚來斥資5000萬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 未來新能源車險或有變局
- 當心!玩雪引發的婦科危機
- 研究機構警告稱:美聯儲加息將加劇全球債務危機
- 旭輝控股集團公告稱已清償2022年到期的5.5%優先票據
- 普通癥狀還是心梗預警?一眼識破
- 揭穿AI相面騙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偽裝
- 蕪湖釋放創新“N次方”效應 數字賦能驅動產業升級
- 去年快遞服務全程時限水平有較大提升 干線運輸時限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