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私募股票策略業績暗淡 成泉資本8只產品出現虧損
最新數據顯示,22018年4月總共有6407只私募股票策略納入排行統計,從整體收益率來看,月度平均收益為虧損2.09%。其中,只有1487只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實現正回報,占總數的23.21%,近八成的產品未實現盈利,仍為虧損狀態,數量多達4834只。
多家私募表示,上半年熱點切換過快,整體缺乏賺錢效應,但下半年市場確定性明顯提升,或是全年取得超額收益的關鍵時段。在深耕行業和精選個股的前提下,醫藥、煤炭。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到2018年4月底,在協會登記的私募機構2.36萬家,備案的私募基金7.25萬只,管理資產規模12.48萬億元。私募基金已經成為公募基金、保險資金之后的第三大機構投資者。
4月私募股票策略業績暗淡 成泉資本8只產品出現虧損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4月總共統計了6407只私募股票策略產品,從整體收益率來看,月度平均收益為虧損2.09%。其中近八成的股票策略私募產品仍為虧損狀態,多達4834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曾因精準押寶雄安新區概念和海南板塊而聲名鵲起的成泉資本,旗下10只產品中竟然有8只出現虧損。
4月近八成產品仍然虧損
近日,2018年4月的私募股票策略業績出爐。據私募排排網統計,2018年4月總共有6407只私募股票策略納入排行統計,從整體收益率來看,月度平均收益為虧損2.09%。其中,只有1487只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實現正回報,占總數的23.21%,近八成的產品未實現盈利,仍為虧損狀態,數量多達4834只。從整體情況看,4月A股市場呈現弱勢下跌的趨勢,其中滬指月度跌幅為2.74%,深成指跌幅5.01%,創業板月度跌幅達4.99%。
從收益率情況看,數據顯示,4月股票策略私募產品中最高收益率為36.94%,為證大資產劉兵執掌的“證大金馬智能2號”,成為4月股票策略對沖基金排行第一名。來自國恩投資旗下的產品國恩笠君1號,月度收益率為36.25%,位列股票策略第二名;大定投資鄧曉軍管理的大定投資穩健1號則以36.23%的月度收益位列第三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大禾投資胡魯濱掌舵的四只股票策略產品都入圍了前10名,分別是大禾投資掘金5號、大禾投資掘金1號、大禾投資掘金6號、大禾投資掘金7號,月度收益率分別為28.58%、28.34%、22.91%、22.57%,分列第4、5、8、9名。
成泉資本8只產品出現虧損
由于今年A股市場經歷大幅震蕩,私募各大策略產品凈值紛紛回撤。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今年4月近八成的私募虧損,就連“最牛私募”北京成泉資本也沒能幸免,其公司產品年內平均收益率為虧損2.989%,這樣的結果讓許多投資者大跌眼鏡。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成泉資本旗下在私募排排網有業績展示的產品合計15只,其中有2只清盤,另外華潤信托-豐遠鑫享1期、尊享二期、華量涌泉1號等三只產品凈值還是為1。在剩下的10只私募產品中,除成泉尊享六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截至5月11日的數據顯示今年的收益率為3.03%,另一只中信信托-成泉風險緩沖1期的凈值公布時間在2月2日,顯示虧損2.89%外,其余8只產品均是最新數據顯示為虧損。
在成泉資本8只顯示虧損的產品中,有3只產品是小幅虧損,其中成泉匯涌一期基金截至5月11日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收益虧損0.92%;成泉匯涌二期基金今年小幅虧損0.07%;中信信托-鑫涌成泉金融投資信托計劃截至5月11日虧損0.6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成泉資本旗下有4只產品今年以來虧損超過了5%,中信信托-成泉風險緩沖2期截至今年4月4日的最新數據顯示,該基金今年收益為虧損7.26%;中信信托-成泉匯涌八期證券信托截至5月11日的數據為虧損7.14%;成泉匯涌三期私募證券基金截至5月11日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虧損6.41%;成泉匯涌六期私募證券基金截至5月11日的最新數據為虧損5.28%。
對此有私募人士指出,盡管成泉資本曾因提前精準潛入雄安新區概念股、海南概念股而賺得盆滿缽滿,卻也因此受到市場質疑。頻頻押寶成功的成泉資本旗下為何還出現如此多的虧損產品?這令投資者百思不得其解。
反彈行情有望持續 公私募緊盯三大板塊
A股市場近期走出一波溫和反彈。記者走訪的多家公募和私募基金普遍表示,隨著外部環境逐漸穩定、A股被納入MSCI等利多因素的積聚,反彈行情有望持續。在深耕行業和精選個股的前提下,醫藥、煤炭、環保三大板塊受到機構普遍關注。
確定性利好逐漸增多
“最悲觀的時段已經過去了。”一位大型基金公司權益投資部負責人告訴記者,進入5月以來,隨著外部環境有所緩和、國內擴大內需,再加上一季度的下跌和3000點附近的反復震蕩,A股階段性底部已經相對確定。下半年市場表現會比上半年樂觀,操作上也可以偏積極一些。
民生加銀基金對近期行情也相對樂觀。民生加銀認為,后市波動依然會很大,但前期市場調整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悲觀預期。6月美聯儲加息預期或對市場反彈空間有一定制約,但利多因素仍將支撐市場維持反彈態勢,業績的確定性、持續性和防御性及與估值的匹配度可能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資金流向數據也顯示近期風險偏好有所修復。從數據看,雖然南下資金近期流出較多,但北上資金一直呈現凈流入,而上周北上資金日均流入31.8億元人民幣,在前一周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兩融余額上周增加45億元。
多家私募表示,上半年熱點切換過快,整體缺乏賺錢效應,但下半年市場確定性明顯提升,或是全年取得超額收益的關鍵時段。
清和泉資本表示,參考全球歷史經驗,A股被納入MSCI對股市短期和中期提振作用均較為明顯。由于A股被納入MSCI的標的股票以藍籌為主,在A股被正式納入MSCI前后,市場對白馬藍籌的風險偏好將提升,當前A股的龍頭公司對于外資仍具有明顯的估值和盈利吸引力。
三大板塊蓄勢待發
公募和私募普遍表示,相比去年的價值投資風格,在當前“成長不差、藍籌不貴”的市況下,從單一的價值藍籌轉向更加均衡的配置或是大勢所趨,而深耕行業和精選個股將是下半年獲取超額收益的唯一途徑。具體選擇上,三大板塊被基金經理反復提及。
醫藥板塊受益于產業政策向好,是今年市場上表現最好的板塊,但機構對其可謂愛恨交織。某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告訴記者,某種程度上來說,上半年是否取得正收益完全取決于組合中醫藥板塊的占比。但是當前多數醫藥股已經不便宜,使得基金經理“加減倉兩難”。不過,其中也不乏一些具有補漲機會的優質品種,例如醫藥流通和部分醫療服務優質個股,仍是下半年重點關注的方向之一。
相比醫藥板塊,煤炭板塊因估值較低,更被普遍看好。和聚投資認為,今年2月以來周期性行業股價普遍出現顯著回調,煤炭行業指數年初以來累計下跌約12%,遠超同期上證綜指的跌幅。從盈利和估值匹配的角度考慮,一季度上市煤企整體利潤平穩增長,供需緊平衡狀態下煤炭價格下跌風險相對較小。煤炭行業當前整體估值約11倍PE,處于歷史底部。隨著市場對經濟預期的逐漸修復,疊加行業旺季來臨及開工需求復蘇預期,周期股將迎來估值向上修復。
環保板塊也被多家機構提及。機構認為,雖然該板塊今年來走勢一般,但環保有望成為優化經濟結構、倒逼供給端淘汰落后產能的核心動力,有望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其中訂單飽和、業績和成長性較好的公司具備重配價值。
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12.48萬億元 已成第三大機構投資者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到2018年4月底,在協會登記的私募機構2.36萬家,備案的私募基金7.25萬只,管理資產規模12.48萬億元。私募基金已經成為公募基金、保險資金之后的第三大機構投資者。
“私募基金深度融入從技術到產品、從產品到企業、從企業到產業的完整創新鏈條,是壯大直接融資、提高資本形成能力的重要載體。”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說,私募基金應當落實專業化經營原則,以市場為導向、提供豐富投資工具,堅持合格投資者制度,更好服務于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他坦言,目前我國私募基金還遠遠沒有充分發揮潛力,融資體系高度依賴銀行的格局尚未改變。發揮私募基金功能作用,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實現從間接融資體系到直接融資體系的轉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洪磊表示,私募基金管理人必須堅守自身定位和發展戰略,落實專業化經營原則,對一級、二級市場投資及大類資產配置等業務不能進行“既要、又要、全都要”的多類兼營。要不斷提升投資能力的專業性,切實防范可能出現的利益輸送和利益沖突,珍惜自身信用,提升內部控制水平。
同時,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供豐富的投資工具。市場機構不要扎堆跟風搶熱點,應堅持差異化戰略。基金管理人必須勤勉盡責為投資者做好服務,充分揭示產品風險收益特征,切實做到“賣者盡責”,用自身信用和專業投資能力獲得投資者認可。
另外,洪磊提出,在發展絕對收益私募基金,為市場提供充足流動性的同時,也必須大力發展追求相對收益的投資產品和堅持專業長期價值投資的機構投資者,建設有利于長期資本形成的多層次有機生態。
在談到如何推動私募基金發展時,洪磊說,要建立完善統一的法律制度體系和監管規則,加快推動私募基金條例的出臺,明確界定私募基金的業務本質和監管規則。此外,還要推動稅收遞延型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落地,構建“基礎資產—投資工具—大類資產配置”三層有機架構。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基因檢測市場擴容 桐樹基因聚焦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擴圈
-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IP 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 從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誼瑞重塑“易睡體驗”
-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將“ETH 2.0”更名為“共識層”
- 南京二手房市場話題不斷 賣家降價來試探市場風向
- 新一代輕量化方艙醫院項目啟動
- 十年醫改路 三明再出發
- 醫療美容機構規范運營指南發布
- 天津開辟送藥綠色通道 送藥到家近3000單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蘋果拒不開放支付渠道 荷蘭反壟斷機構:罰到它遵守規定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 需求遠超國內產量 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料仍將持續數年
- 蔚來斥資5000萬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 未來新能源車險或有變局
- 當心!玩雪引發的婦科危機
- 研究機構警告稱:美聯儲加息將加劇全球債務危機
- 旭輝控股集團公告稱已清償2022年到期的5.5%優先票據
- 普通癥狀還是心梗預警?一眼識破
- 揭穿AI相面騙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偽裝
- 蕪湖釋放創新“N次方”效應 數字賦能驅動產業升級
- 去年快遞服務全程時限水平有較大提升 干線運輸時限縮短